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远玉专利>正文

动盘式区时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61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盘式区时手表,包括表体和外表壳,所述表体包括圆形表壳、机芯、表后盖和表盘,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圆形表壳外缘沿周向均匀分布有12个挂钉,作为与外表壳相连的挂榫,所述外表壳的边缘也平分成12等份,在每一份的位置上设有一角状凹形槽,所述挂榫与凹形槽配合连接;在所述外表壳的中心钻一阶梯状孔,螺钉与表体相连接并作为表体的转动轴,在所述外表壳上标有12点钟标记,在所述的表盘上对应于钟点位置刻有两圈代表世界各时区的城市名称。满足身处于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时间的需要;还可以作为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世界时区的划分和区时换算的原理。(*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盘式区时手表扶术领城本技术是显示时间的一种装置,是人们便于携带和査看的手表。用这种手表,人们 既可以从表盘上读山本地使用的时间,又可以方便地在同一 表盘上读出世界各主要大城市的 区时,这种手表还可以作为中小学地理课教学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世界时区的划分和区时 的计算的教学内容。
技术介绍
普通机械表和石英表的表盘上读出的时间只是某地当地使用的时间,不能从同一表盘上 读出世界其他城市的时间,因而不能满足流动或旅游于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时间的需要,也 不能作为区时的计算方面的教学用具;现有的世界钟可以从同一表盘上读出世界各大城市的 区时,但因为它是以24个城市为一圈,即以24小时构成一围的表盘,内容也较复杂,只能 做成悬挂于宾馆饭店的墒上的大钟,不便于人们认读和随身携带,而且与人们多年来养成的 辨认以12小时为一圈的手表的习惯相悖。本技术利用了普通机械表和石英表的机芯技术,利用了世界时区的划分和区时计算 的原理。由于地球的自转,东边的城市先见太阳,因此东边的城市的时刻较西边城市的时刻 早,世界不同经度的各城市之间就形成了时差。为了解决时间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国际规定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共同使用的区时,每相邻 时区的区时差为1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不能从普通机械表或石英表盘上直接读出世界各主要城市的时间的不足,本实 用新型把地球自转时造成时差的原理、世界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原理与普通机械手表和 石英手表的机芯技术相结合,设计成一种便于査看和携带的动盘式区时手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盘式区时手表,包括表体和外表壳,所述表体包括圆形表壳、 机芯、表后盖和表盘,在所述的圆形表壳外缘沿周向均匀分布有12个挂钉,作为与外表壳 相连的挂榫,所述外表壳的边缘也平分成12等份,在每一份的位置上设有一角状凹形槽, 所述挂榫与凹形槽配合连接;在所述外表壳的中心钻一阶梯状孔,螺钉与表体相连接并作为 表体的转动轴,在所述外表壳上标有12点钟标记,在所述的表盘上对应于钟点位置刻有两 圈代表世界各时区的城市名称。第一种手表是由在表盘上标有代表世界时区的主要城市的名称(写成两圑)的表体与 所增加的标有12点标记的外表壳共同组成(见图4),利用这种手表可査阅北京时间和世界 各主要城市的区时。第二种手表:是在原有整体手表的表面上增加一个标有代表世界时区的主要城市的名 称(写成两圈)的外表蒙,在其底部增加一个标有12点标记的外表壳,通过三部分的转 动来实现区时换算的功能。利用这种手表,既可以从表盘上读出世界各大城市的本地使用 的时间(包括北京时间),又能随时从同一表盘上读出世界各主要城市的区时,以满M 游于世界各地的人们与其家人互通信息时对时间的需要,满足跨国企业或团体的员工之间 互通信息时对时间的需耍还可以利用这种手表作为中小学地理课教学的教具,帮助学生 理解世界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的原理。附困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表盘的俯视图 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表体的俯视图; 图犯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表体的側视图; 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外表壳的俯视图; 图犯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外表壳的侧视图 图3C为图犯的A向局部放大图;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表体与外表壳连接的俯视图;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表体与外表壳连接的侧视图图4C为图4B的局部放大图图4D为图4A的A向局部放火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表盘的俯视图图7A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外表蒙的俯视图;图7B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外表蒙的侧视图图7C为图7B中I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7D为图7B的A向视图7E为图7D中II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8A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俯视图8B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侧视图9A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成表的俯视图:图9B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成表的侧视图;图9C为图卵的局部放大图9D为图9A的A向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两种。其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种I型动盘式区时手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 利用现有手表的后盖、时针、分针和机芯技术(即利用已有的机械底板或石英手表 的底板技术)。2、 如图1所示,改进表盘1设计表面的中心是分针和时针表盘1上原来写小时数 字的12个方位把表盘1圆周分为12格,每一格表示在时间上相差1小时。为了使字迹足够 大并能淸晰辨认,去掉通常标注钟点的一圏阿拉伯数字,而在靠表面的外缘刻城市名称,即 在原来写小时数字的12个方位对应的位置上分别标注代表世界时区的主要城市(或小国家) 的名称。上述城市(或小国家)名称的顺序严格按照世界时区划分的顺序来确定,它包括了 与24个时区相对应的24个主要城市(或小国家)的名称,每相邻城市的时差也为1小时。 城市(或小国家)的名称写成两圈,每个方位写出内外对应的两个城市(或小国家)的名称, 这两个城市(或小国家)的时差一定是12小时。3、 如图2A、 2B所示,改进表壳的设计(1) 、去掉原有表壳上安装表带的部分使其呈圆形(2) 、把这个圆形的表壳12等份,每隔一等份的位置上焊接1个很小的挂钉3 (共12 颗),作为与外表壳6相连的挂榫,在第12等份的位置上是装表把的位置(3) 、后表盖的中心焊接一个装小媒钉的接口 (或有蠊纹的嫘孔16),以便与外表壳6 相连。4、 把改进表壳、机芯、表后盖和改进表盘1及表蒙2等部分利用原有的组装手表的技 术组装成一个整体,即表体5。(见图2)5、 如图3A、 3B、 3C所示,增加外表壳(1) 、在外表壳6挂表带处的中心(即12点的方向)标注红点8或符号以表示12点, 即表示正午12点(太阳上中天)或午夜24点(太阳下中天)(2) 、挂表带17的部分的设计位置应低于表把,以使表把随表体转动时不受阻碍。(3) 、外表壳6的边缘也平分成12等份,在每一份的位置上做一角状凹槽7,使表体的 挂榫可以与外表壳6紧密相连;(4) 、注意外表壳6的厚度应比通常的表壳稍厚一毫米左右。(5) 、外表壳6的中心钻一阶梯状孔,用嫘钉10与表体5相连接并作为表体的转动轴。 (见图4C)6、如图4A、 4B、 4C、 4D所示,完成组装在外表壳6的蠊钉10上装上一个小弹费9 后与表体5固定起来,使表体5能与外表壳6紧密相连并能在外表壳6中转动和升降(升降 幅度1毫米左右)。表体5与外表壳6的相对转动可以显示时区和区时的原理。我们把表体5当作从北极上 空俯瞰的地球,外表壳6上的12点标记8当作正午的太阳(太阳上中天)或午夜12点(太 阳下中天),表体5转动的格数就是所求城市与已知城市的时差,如果所求城市在已知城市 之东(地球自转前进的方向)则加时差,反之,则减时差。而我们转动表体后所读出的钟点数就是蕴含了上述原理的结果,因此,我们只需直接读 出小时数即可。使用方法本装置具有两种用途査阅北京时间和其他大城市的区时。一、 査阅北京时间(如图4A所示),此时北京两字对准外表壳上的12点的标记。按 通常读时间的方法即可。(通常从手表上读出的时间也就是表上时间)二、 査阅世界各大城市的时间和区时第一步先读分针。首先读出并记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盘式区时手表,包括表体和外表壳,所述表体包括圆形表壳、机芯、表后盖和表盘,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圆形表壳外缘沿周向均匀分布有12个挂钉,作为与外表壳相连的挂榫,所述外表壳的边缘也平分成12等份,在每一份的位置上设有一角状凹形槽,所述挂榫与凹形槽配合连接;在所述外表壳的中心钻一阶梯状孔,螺钉与表体相连接并作为表体的转动轴,在所述外表壳上标有12点钟标记,在所述的表盘上对应于钟点位置刻有两圈代表世界各时区的城市名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远玉孙季许炯心
申请(专利权)人:庞远玉孙季许炯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