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装饰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37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墙装饰作业平台,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移动作业平台,所述移动作业平台通过走行装置沿设在移动作业平台两侧的轨道上下移动,所述轨道为截面呈工字形的钢结构件,一侧表面固定在外墙上,另一侧表面固定设有齿条,所述走行装置与两侧轨道对应设置,其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制动电机、齿轮和导行轮,解决了作业平台易晃动导致作业不安全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安全作业保障,并防止移动作业平台碰撞到外墙装饰,可广泛应用于外墙装饰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装饰作业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外墙装饰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工程外墙装饰施工时,一般在建筑主体及外墙完成后,采用吊栏作业平台,一般是将吊栏通过钢丝绳悬挂在楼顶天梁的前端,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支撑杆的顶端和天梁的后端与配重连接施工作业时,由于作业平台易晃动等原因,作业时操作不便,在晃动过程中作业平台还可能会破环建筑外墙装饰,而且作业人员还有可能坠落摔下,造成坠落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外墙装饰作业平台,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作业平台易晃动导致作业不安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外墙装饰作业平台,包括移动作业平台,所述移动作业平台通过走行装置沿设在移动作业平台两侧的轨道上下移动;所述轨道为截面呈工字形的钢结构件,一侧表面固定在外墙上,另一侧表面固定设有齿条;所述走行装置与两侧轨道对应设置,其包括制动电机、齿轮和导行轮,所述制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移动作业平台内,所述制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以驱动移动作业平台上下移动,所述移动作业平台两侧分别还固定设有两根沿齿轮对称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分别安装所述导行轮,所述导行轮分别卡入轨道工字形左右槽内并和齿轮相配合以使移动作业平台沿轨道上下滑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移动作业平台配合钢丝绳和设置在墙面顶部的配重一起实用。具体地,通过在外墙上设置截面呈工字形的轨道,并在轨道上设置齿条,通过制动电机在齿轮和导行轮的配合下将移动作业平台在轨道上下移动,避免了传统作业平台的晃动等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安全作业保障,并防止移动作业平台碰撞到外墙装饰。优选地,所述轨道固定在外墙一侧的表面固设有轨道固定钩,外墙上设有与轨道固定钩相配合的墙体固定钩。优选地,所述轨道通过固定杆件与外墙固定。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件为固定螺栓。优选地,所述移动作业平台为条形吊篮,并在边缘外侧设有栏杆。优选地,所述移动作业平台底部设有缓冲装置。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为弹簧缓冲器。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移动作业平台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轨道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轨道与墙体安装连接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移动作业平台1、栏杆11、缓冲装置12、走行装置2、制动电机21、齿轮22、导行轮23、转轴24、轨道3、齿条31、轨道固定钩32、墙体固定钩33、固定杆件34、缓冲筒121、套筒122、缓冲杆123、承载平台124、第一弹簧125、第二弹簧126、第一磁铁127、第二磁铁12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外墙装饰作业平台,包括移动作业平台1,移动作业平台1可以为常用的条形吊篮,最好在边缘外侧设有栏杆11以防护作业人员坠落,移动作业平台1通过走行装置2沿设在移动作业平台1两侧的轨道3上下移动,通过固定在外墙的方式可以避免传统用钢丝绳吊装时产生的晃动,这样稳定性更好。如图3所示,轨道3为截面呈工字形的钢结构件,一侧表面固定在外墙上,另一侧表面固定设有齿条31,齿条31沿轨道3设置,优选与轨道3一体成型制成,这样让移动作业平台1附着在外墙上,同时又让移动作业平台1在轨道3上下移动,走行装置2与两侧轨道3对应设置,这样成左右对称设置,驱动移动作业平台1在轨道3上同步上下移动,走行装置2包括制动电机21、齿轮22和导行轮23,所述制动电机21固定安装在移动作业平台1内,所述制动电机21的输出端安装所述齿轮22,所述齿轮22与齿条31啮合以驱动移动作业平台1上下移动,制动电机21提供驱动动力,启动制动电机21后驱动齿轮22转动,并沿齿条31走行,所述移动作业平台1两侧分别还固定设有两根沿齿轮22对称的转轴24,所述转轴24上分别安装所述导行轮23,所述导行轮23分别卡入轨道3工字形左右槽内并和齿轮22相配合以使移动作业平台1沿轨道3上下滑动,以让导行轮23嵌入并夹住轨道3,增强稳定性并起到导向限位作用,并能有效的减小滑动摩擦,让移动作业平台1上下移动。移动作业平台1上还固接有钢丝绳(图中未示出),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墙体顶部设置的配重配合(图中未示出),通过钢丝绳和配重结构提高移动作业平台1使用时的安全性,钢丝绳和配重结构均属于本领域常用的结构,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为了让轨道3与外墙固定更加稳固,轨道3固定在外墙一侧的表面固设有多个轨道固定钩32,外墙上设有与轨道固定钩32相配合的墙体固定钩33,轨道固定钩32与墙体固定钩33相互配合安装,这样使轨道3确保更加稳固,为了进一步稳固轨道3,轨道3还可以通过多个固定杆件34与外墙固定,比如固定螺栓、膨胀螺栓等固定杆件。为了缓冲移动作业平台1下降冲击力,避免移动作业平台1触地时产生顿挫感,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移动作业平台1底部设有缓冲装置12,缓冲装置可以采用弹簧缓冲器,安装简便。如图5所示,所述缓冲装置12包括缓冲筒121、套筒122、缓冲杆123、承载平台124、第一弹簧125、第二弹簧126、第一磁铁127、第二磁铁128,缓冲杆123一端固设承载平台124,缓冲杆123套设有第一弹簧125,第一弹簧125两端分别抵接承载平台124底部和套筒122端部,缓冲杆123另一端连接第二弹簧126并伸入套筒122内,以使第二弹簧126两端分别与缓冲杆123另一端和套筒122内底部连接,套筒122一端开口供缓冲杆123伸入另一端封闭,套筒122封闭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127并伸入到缓冲筒121内,缓冲筒121内设有第二磁铁128,第一磁铁127与第二磁铁128同轴相对设置且极性相斥。这样通过多级弹簧及相斥的磁铁产生的斥力能有效的消除冲压力,提供良好的缓冲作用。本技术通过在外墙上设置轨道,轨道上设置齿条,并通过制动电机,在齿轮和导行轮的配合下将移动作业平台在轨道上下移动,启动制动电机即可实现上下移动,避免了传统作业平台的晃动等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安全作业保障,并防止移动作业平台碰撞到外墙装饰,通过设置轨道固定钩、墙体固定钩等让轨道固定更加稳固,通过在移动作业平台底部设置缓冲装置可以避免作业人员下平台时发生安全事故。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装饰作业平台,包括移动作业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作业平台(1)通过走行装置(2)沿设在移动作业平台(1)两侧的轨道(3)上下移动;所述轨道(3)为截面呈工字形的钢结构件,一侧表面固定在外墙上,另一侧表面固定设有齿条(31);所述走行装置(2)与两侧轨道(3)对应设置,其包括制动电机(21)、齿轮(22)和导行轮(23),所述制动电机(21)固定安装在移动作业平台(1)内,所述制动电机(21)的输出端安装所述齿轮(22),所述齿轮(22)与齿条(31)啮合以驱动移动作业平台(1)上下移动,所述移动作业平台(1)两侧分别还固定设有两根沿齿轮(22)对称的转轴(24),所述转轴(24)上分别安装所述导行轮(23),所述导行轮(23)分别卡入轨道(3)工字形左右槽内并和齿轮(22)相配合以使移动作业平台(1)沿轨道(3)上下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装饰作业平台,包括移动作业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作业平台(1)通过走行装置(2)沿设在移动作业平台(1)两侧的轨道(3)上下移动;所述轨道(3)为截面呈工字形的钢结构件,一侧表面固定在外墙上,另一侧表面固定设有齿条(31);所述走行装置(2)与两侧轨道(3)对应设置,其包括制动电机(21)、齿轮(22)和导行轮(23),所述制动电机(21)固定安装在移动作业平台(1)内,所述制动电机(21)的输出端安装所述齿轮(22),所述齿轮(22)与齿条(31)啮合以驱动移动作业平台(1)上下移动,所述移动作业平台(1)两侧分别还固定设有两根沿齿轮(22)对称的转轴(24),所述转轴(24)上分别安装所述导行轮(23),所述导行轮(23)分别卡入轨道(3)工字形左右槽内并和齿轮(22)相配合以使移动作业平台(1)沿轨道(3)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李任西玲刘委王清江杨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