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31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有楼板、山墙、找平层、防水层、附加防水层、保温层、防火隔离带、内侧保温层、顺水条、挂瓦条、波形瓦、泛水带;所述楼板上的防水层上铺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在楼板与山墙转角处设有防火隔离带,该防火隔离带为与保温层等厚的岩棉板隔离带;所述山墙上修筑有30mm厚内侧保温层,内侧保温层表面修筑有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所述保温层上均匀铺设固定有顺水条,顺水条采用L型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一端与顺水条固定,另一端贴合楼板采用钢钉固定连接,顺水条上横向垂直固定有挂瓦条,挂瓦条上叠加铺设有波形瓦,最上方一排波形瓦与山墙之间的间隙上方设有通长设置的泛水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波形瓦坡保温层一般直接铺设至坡屋面与山墙连接交界处,该连接交界处在发生火灾时,火势容易从此处蔓延进入保温层,破坏建筑,且现有波形瓦坡屋面顶端与墙体连接交界处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坐实处理,但水泥砂浆容易产生裂缝,发生渗漏水现象,影响建筑使用,因此,需要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在保温层前端设置有500mm宽的防火隔离带,能够有效避免火势从坡屋面顶端与山墙连接交界处蔓延进入保温层,在坡屋面顶端与墙体连接交界处设有泛水带,配合密封胶层以及压条,保证了防水性,避免此处发生渗漏水现象,施工处理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有楼板、山墙、找平层、防水层、附加防水层、保温层、防火隔离带、内侧保温层、顺水条、挂瓦条、波形瓦、泛水带;所述楼板为坡屋面楼板结构,楼板与山墙修筑为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上修筑有水泥砂浆找平层,山墙外侧面上贴合安装有墙体外保温层,墙体外保温层表面修筑有抹灰层;所述找平层上铺设有防水层,防水层沿山墙向上延伸铺设250-300mm,防水层在楼板与山墙转角处设有附加防水层;所述楼板上的防水层上铺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在楼板与山墙转角处设有500mm宽的防火隔离带,该防火隔离带为与保温层等厚的岩棉板隔离带;所述山墙上修筑有30mm厚内侧保温层,内侧保温层表面修筑有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所述保温层上均匀铺设固定有顺水条,顺水条采用L型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一端与顺水条固定,另一端贴合楼板采用钢钉固定连接,顺水条上横向垂直固定有挂瓦条,挂瓦条上叠加铺设有波形瓦,最上方一排波形瓦与山墙之间的间隙上方设有通长设置的泛水带,该泛水带为耐候性自粘柔性防水带,泛水带一端覆盖端部第一排波形瓦,另一端沿水泥砂浆保护层向上延伸采用压条配合膨胀螺栓固定在山墙上且固定处设置有密封胶层密封处理。作为优选,所述附加防水层在转角处两侧至少铺设250-300mm宽且山墙上部分同防水层采用钢钉固定连接同时设置有密封胶层密封处理。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胶层为耐候性防水硅酮密封胶层。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层与防水附加层均为自粘性防水卷材防水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在保温层前端设置有500mm宽的防火隔离带,能够有效避免火势从坡屋面顶端与山墙连接交界处蔓延进入保温层,在坡屋面顶端与墙体连接交界处设有泛水带,配合密封胶层以及压条,保证了防水性,避免此处发生渗漏水现象,施工处理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图1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楼板、2为山墙、3为找平层、4为防水层、5为附加防水层、6为保温层、7为防火隔离带、8为内侧保温层、9为顺水条、10为挂瓦条、11为波形瓦、12为泛水带、13为压条、14为密封胶层、2-1为抹灰层、2-2为墙体外保温层、8-1为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包括有楼板1、山墙2、找平层3、防水层4、附加防水层5、保温层6、防火隔离带7、内侧保温层8、顺水条9、挂瓦条10、波形瓦11、泛水带12;所述楼板1为坡屋面楼板结构,楼板1与山墙2修筑为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上修筑有水泥砂浆找平层3,山墙2外侧面上贴合安装有墙体外保温层2-2,墙体外保温层2-2表面修筑有抹灰层2-1;所述找平层3上铺设有防水层4,防水层4沿山墙2向上延伸铺设250-300mm,防水层4在楼板1与山墙2转角处设有附加防水层5;所述楼板1上的防水层4上铺设有保温层6,保温层6在楼板1与山墙2转角处设有500mm宽的防火隔离带7,该防火隔离带7为与保温层6等厚的岩棉板隔离带;所述山墙2上修筑有30mm厚内侧保温层8,内侧保温层8表面修筑有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8-1;所述保温层6上均匀铺设固定有顺水条9,顺水条9采用L型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一端与顺水条9固定,另一端贴合楼板1采用钢钉固定连接,顺水条9上横向垂直固定有挂瓦条10,挂瓦条10上叠加铺设有波形瓦11,最上方一排波形瓦11与山墙2之间的间隙上方设有通长设置的泛水带12,该泛水带12为耐候性自粘柔性防水带,泛水带12一端覆盖端部第一排波形瓦11,另一端沿水泥砂浆保护层8-1向上延伸采用压条13配合膨胀螺栓固定在山墙2上且固定处设置有密封胶层14密封处理。具体实施时,所述附加防水层5在转角处两侧至少铺设250-300mm宽且山墙2上部分同防水层4采用钢钉固定连接同时设置有密封胶层14密封处理。具体实施时,所述密封胶层14为耐候性防水硅酮密封胶层。具体实施时,所述防水层4与防水附加层5均为自粘性防水卷材防水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楼板、山墙、找平层、防水层、附加防水层、保温层、防火隔离带、内侧保温层、顺水条、挂瓦条、波形瓦、泛水带;所述楼板为坡屋面楼板结构,楼板与山墙修筑为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上修筑有水泥砂浆找平层,山墙外侧面上贴合安装有墙体外保温层,墙体外保温层表面修筑有抹灰层;所述找平层上铺设有防水层,防水层沿山墙向上延伸铺设250-300mm,防水层在楼板与山墙转角处设有附加防水层;所述楼板上的防水层上铺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在楼板与山墙转角处设有500mm宽的防火隔离带,该防火隔离带为与保温层等厚的岩棉板隔离带;所述山墙上修筑有30mm厚内侧保温层,内侧保温层表面修筑有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所述保温层上均匀铺设固定有顺水条,顺水条采用L型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一端与顺水条固定,另一端贴合楼板采用钢钉固定连接,顺水条上横向垂直固定有挂瓦条,挂瓦条上叠加铺设有波形瓦,最上方一排波形瓦与山墙之间的间隙上方设有通长设置的泛水带,该泛水带为耐候性自粘柔性防水带,泛水带一端覆盖端部第一排波形瓦,另一端沿水泥砂浆保护层向上延伸采用压条配合膨胀螺栓固定在山墙上且固定处设置有密封胶层密封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山墙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楼板、山墙、找平层、防水层、附加防水层、保温层、防火隔离带、内侧保温层、顺水条、挂瓦条、波形瓦、泛水带;所述楼板为坡屋面楼板结构,楼板与山墙修筑为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上修筑有水泥砂浆找平层,山墙外侧面上贴合安装有墙体外保温层,墙体外保温层表面修筑有抹灰层;所述找平层上铺设有防水层,防水层沿山墙向上延伸铺设250-300mm,防水层在楼板与山墙转角处设有附加防水层;所述楼板上的防水层上铺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在楼板与山墙转角处设有500mm宽的防火隔离带,该防火隔离带为与保温层等厚的岩棉板隔离带;所述山墙上修筑有30mm厚内侧保温层,内侧保温层表面修筑有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所述保温层上均匀铺设固定有顺水条,顺水条采用L型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一端与顺水条固定,另一端贴合楼板采用钢钉固定连接,顺水条上横向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展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