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31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含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所述第一板房朝向第二板房的端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板房朝向第一板房的端面上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插接在定位槽内且外周缘与定位槽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相互接触;且当所述定位杆对应插接在定位槽内时,所述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沿水平方向相互对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可快速将相邻两个板房严格对齐,提高了板房拼接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活动板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
技术介绍
活动板房是一种以彩钢板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全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活动板房屋。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树立了环保节能、快捷高效的建筑理念,使临时房屋进入了一个系列化开发、集成化生产、配套化供应、可库存和可多次周转使用的定型产品领域。公告号CN209145013U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板房,属于板房
组装式板房包括至少一层板房,每层板房包括:两个第一预制模块;每个第一预制模块包括相对设置的房顶和底板、以及三面墙体,且其中两面墙体相对设置,房顶、底板和三面墙体围合形成具有一个侧向开口的第一空间。两个第一预制模块直接或间接拼装以形成封闭结构,封闭结构中的两个第一预制模块的侧向开口连通,至少一个第一预制模块的墙体安装有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组装式板房在进行拼接式,需要将相邻两个板房之间的侧向开口相互对齐,以便于相邻板房之间可以形成连通且封闭的空间;但是上述组装式板房不具有安装定位的结构,难以快速将相邻板房严格对齐,导致拼接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其优点是:可快速将相邻板房严格对齐,提高了板房拼接时的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包含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所述第一板房朝向第二板房的端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板房朝向第一板房的端面上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插接在定位槽内且外周缘与定位槽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相互接触;且当所述定位杆对应插接在定位槽内时,所述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沿水平方向相互对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进行拼接时,工作人员可将第二板房吊起将其朝第一板房方向移动,继而将第二板房上的定位杆对应插接在定位槽内,使得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首先沿水平方向相互对齐,继而缓慢将第二板房放到地面上使其与第一板房等高,完成第一板房与第二板房的拼接对齐操作;定位杆和定位槽的设置具有指示定位的作用,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将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严格对齐,从而提高了板房拼接时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的开口处沿周缘倾斜向内开设有环形导向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对定位杆和定位槽进行插接操作时,导向槽的设置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与导向槽对齐的定位杆可以沿着导向槽的倾斜内壁滑移到定位槽内,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完成定位杆和定位槽的插接,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板房拼接时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板房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定位杆上设有与连接槽相匹配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对应插接在连接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第二板房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将连接杆从连接槽内拔出的方式将定位杆从第二板房上卸下,降低了运输第二板房时的空间占用,节省运输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槽的底部嵌设有磁块,所述连接杆远离定位杆的端面上设有铁片,所述铁片与磁块相互接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铁片会被紧密吸附在磁块上,使得连接杆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连接槽内脱离,从而加强了定位杆与第二板房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板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分别部分延伸出第一板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穿设并转动连接有两端分别部分延伸出第一板房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周缘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部分延伸至第二板房的上方,所述挡板上设有若干固定柱,所述第二板房上开设有若干与固定柱相匹配的固定槽,若干所述固定柱分别对应卡接在若干固定槽内,所述第一板房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驱动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相互拼接之后,可通过驱动件驱动转动杆带动挡板转动,直至挡板上的若干固定柱分别对应插接在若干固定槽内;固定柱插接在定位槽内的设置起到了对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进行限位的作用,使得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偏移错位,从而加强了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含固定套设在转动杆上的从动齿轮和设置在连接板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时会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转动杆会在从动齿轮的带动下转动,从而达到了驱动转动杆转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内部分别设有功能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功能区的设置使得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分别具有特定的功能特性,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的用途进行布置或划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功能区为厨房区、住宿区、洗漱区或会议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将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的功能区设置为厨房区、住宿区、洗漱区或者会议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定位杆和定位槽的设置具有指示定位的作用,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将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严格对齐,从而提高了板房拼接时的效率;2.若干固定柱对应插接在定位槽内的设置使得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偏移错位,从而加强了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之间的连接牢固性;3.功能区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第一板房和第二板房的用途进行布置或划分。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定位槽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磁块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固定槽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功能区的框架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板房;2、第二板房;3、定位槽;4、定位杆;5、导向槽;6、连接槽;7、连接杆;8、磁块;9、铁片;10、连接板;11、转动杆;12、挡板;13、固定柱;14、固定槽;15、驱动件;16、从动齿轮;17、电机;18、主动齿轮;19、功能区;20、厨房区;21、住宿区;22、洗漱区;23、会议区;24、遮雨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含第一板房1和第二板房2,第一板房1朝向第二板房2的端面上分别开设有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定位槽3,定位槽3的纵截面为长方形,第二板房2朝向第一板房1的端面上可拆卸连接有两个与定位槽3相对应的圆柱型定位杆4。如图2所示,定位杆4的长度与定位槽3的深度相一致且直径与定位槽3的宽度相一致,当定位杆4对应插接在定位槽3内时,第一板房1和第二板房2沿水平方向相互对齐;定位槽3的开口处还沿周缘开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包含第一板房(1)和第二板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房(1)朝向第二板房(2)的端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定位槽(3),所述第二板房(2)朝向第一板房(1)的端面上设有定位杆(4),所述定位杆(4)插接在定位槽(3)内且外周缘与定位槽(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相互接触;且当所述定位杆(4)对应插接在定位槽(3)内时,所述第一板房(1)和第二板房(2)沿水平方向相互对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包含第一板房(1)和第二板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房(1)朝向第二板房(2)的端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定位槽(3),所述第二板房(2)朝向第一板房(1)的端面上设有定位杆(4),所述定位杆(4)插接在定位槽(3)内且外周缘与定位槽(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相互接触;且当所述定位杆(4)对应插接在定位槽(3)内时,所述第一板房(1)和第二板房(2)沿水平方向相互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3)的开口处沿周缘倾斜向内开设有环形导向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房(2)上开设有连接槽(6),所述定位杆(4)上设有与连接槽(6)相匹配的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对应插接在连接槽(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6)的底部嵌设有磁块(8),所述连接杆(7)远离定位杆(4)的端面上设有铁片(9),所述铁片(9)与磁块(8)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板房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房(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上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智华袁春明裴爱丽刘文晋王艳燕徐进丁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雷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