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墩柱加固的抱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22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桥墩柱加固的抱箍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抱箍主体,所述每一个抱箍主体包括箍板、设置在箍板两侧的安装耳和设置在两安装耳之间的支撑头,安装耳远离箍板一端的端面从上往下向内倾斜,支撑头包括水平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的若干加强筋,加强筋的外侧边缘从上往下向内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安装耳和支撑头相互垂直,呈十字结构,具备更全面的支撑效果,从而提升了桥梁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装耳端面远离箍板一端的端面从上往下向内倾斜,加强筋的外侧边缘也是从上往下向内倾斜,从而增强了安装耳和加强筋在竖直方向上的承重能力,提升了桥墩柱整体对承台的支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桥墩柱加固的抱箍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墩柱加固的抱箍结构。
技术介绍
墩柱,即土木工程中用于承载上部结构物的下部承重物,在公路桥、铁路桥、人行道等桥梁、立交桥、匝道桥、天桥等工程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墩柱作为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观设计与质量管理都对桥梁整体的稳定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强桥梁墩柱外观施工质量管理,要从原材料的管理、施工人员的管理以及施工工艺的管理方面出发,并针对麻面、气泡、蜂窝、水印现象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桥梁墩柱的外观达到基本要求。现代桥梁的墩柱结构的截面多为圆形,也有椭圆形、方形、曲线形、抛物线形等异性墩柱,从而配合各种需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桥墩柱的支撑性能或者便于设置其他附属装置,通常会在桥墩柱上安装抱箍,抱箍是用一种材料抱住或箍住另外一种材料的构件,它属于紧固件的一种,是用一种材料抱住另一种材料的构件,通常的抱箍装置由箍板、翼板、拉结筋板、螺栓及内衬垫构成。但是目前的抱箍结构通常只能用于增强垂直于行驶方向的支撑效果,而且抗压性能也不够理想,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进一步对桥墩柱进行加固的抱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桥墩柱加固的抱箍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桥梁抱箍结构无法增强平行于行驶方向的支撑效果,而且抗压性能不够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桥墩柱加固的抱箍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抱箍主体,所述每一个抱箍主体包括箍板、设置在箍板两侧的安装耳和设置在两安装耳之间的支撑头,所述箍板的形状配合所环绕的桥墩柱的形状,从而紧贴在桥墩柱表面,所述安装耳设置在箍板的两端端面上,并与箍板端面的切面相垂直,所述安装耳远离箍板一端的端面从上往下向内倾斜;所述支撑头包括水平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的若干加强筋,所述支撑板其中一端紧贴箍板顶端的外侧面设置,所述加强筋相互之间平行并同时垂直于支撑板,所述加强筋的外侧边缘从上往下向内倾斜。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耳的侧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水平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加固板的外边缘从外向内宽度依次增加,且端面呈内凹的弧面。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耳的端面和加强筋的外侧边缘均为内凹的弧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为矩形,其对应安装耳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凸出的弧形垫板。进一步的,所述箍板靠近桥墩柱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嵌头,所述嵌头侧向截面为直角梯形,嵌头的底边紧贴箍板内侧面设置且尖端朝上。本技术中的抱箍主体包括箍板、设置在箍板两侧的安装耳和设置在两安装耳之间的支撑头,其中箍板是围绕桥墩柱的主要结构部分,安装耳则设置在箍板的两端,两个抱箍主体上的安装耳相互对应后,通过同时贯穿两个安装耳的螺杆和螺母配合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安装耳和支撑头相互垂直,呈十字结构,从而在桥墩柱与桥梁承台连接处的周围四个方向上都能起到支撑作用,相比于之前的安装耳只有支撑头能起到部分的支撑效果,本技术具备更全面的支撑效果,从而提升了桥梁的安全性能,同时也不用固定安装耳的朝向,施工更为便捷;2、本技术的安装耳端面远离箍板一端的端面从上往下向内倾斜,加强筋的外侧边缘也是从上往下向内倾斜,从而增强了安装耳和加强筋在竖直方向上的承重能力,提升了桥墩柱整体对承台的支撑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箍板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中:1、箍板;2、安装耳;3、支撑头;11、嵌头;21、安装孔;22、加固板;31、支撑板;32、加强筋;33、弧形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桥墩柱加固的抱箍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抱箍主体,所述每一个抱箍主体包括箍板1、设置在箍板1两侧的安装耳2和设置在两安装耳2之间的支撑头3,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抱箍主体围绕桥墩柱合拢并固定,从而形成完整的抱箍结构。本实施例中,箍板1的形状配合所环绕的桥墩柱的形状,从而紧贴在桥墩柱表面,本实施例中因桥墩柱截面为正方形,因此箍板1的形状为凹字形。所述安装耳2设置在箍板1的两端端面上,并与箍板1端面的切面相垂直,所述安装耳2远离箍板1一端的端面从上往下向内倾斜;安装耳2的外侧边缘还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安装孔21,两个抱箍主体上的安装孔21对应设置,从而在安装过程中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进行固定。本实施例进一步的方案中,支撑头3包括水平的支撑板31和设置在支撑板31底部的若干加强筋32,所述支撑板31其中一端紧贴箍板1顶端的外侧面设置,所述加强筋32相互之间平行并同时垂直于支撑板31,所述加强筋32的外侧边缘从上往下向内倾斜。优选的,所述支撑板31的形状为矩形,其对应安装耳2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凸出的弧形垫板33,通过弧形垫板33扩大支撑板31的面积,可以减少支撑板31表面的压强,防止损坏。本实施例中,安装耳2和支撑头3相互垂直,呈十字结构,从而在桥墩柱与桥梁承台连接处的周围四个方向上都能起到支撑作用,相比于之前的安装耳2只有支撑头3能起到部分的支撑效果,本技术具备更全面的支撑效果,从而提升了桥梁的安全性能。本技术在安装的过程中,不需要固定设置安装耳2的方向,可以在任意方向上进行安装,十字状的安装耳2和支撑头3都能起到相对全面的支撑效果,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优选的,所述安装耳2的端面和加强筋32的外侧边缘均为内凹的弧面,相比于普通的倾斜结构,可以更好的将竖直方向上的重力传递给桥墩柱,避免安装耳2和加强筋32受力过大发生损坏。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安装耳2的侧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水平的加固板22,所述加固板22从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均匀设置,所述加固板22的外边缘从外向内宽度依次增加,且端面呈内凹的弧面。加固板22可以提升安装耳2在水平方向的抗扭曲能力,避免安装耳2在承重后发生弯折等情况,进一步加强抗压性能。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箍板1靠近桥墩柱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嵌头11,所述嵌头11侧向截面为直角梯形,嵌头11的底边紧贴箍板1内侧面设置且尖端朝上。在桥墩柱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初期,即可将抱箍结构安装上,此时嵌头11可以嵌入混凝土内部,从而进一步提升抱箍结构与桥墩柱之间的连接紧密度,更好的将抱箍结构的承重传递给桥墩柱。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桥墩柱加固的抱箍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抱箍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抱箍主体包括箍板、设置在箍板两侧的安装耳和设置在两安装耳之间的支撑头,所述箍板的形状配合所环绕的桥墩柱的形状,从而紧贴在桥墩柱表面,所述安装耳设置在箍板的两端端面上,并与箍板端面的切面相垂直,所述安装耳远离箍板一端的端面从上往下向内倾斜;/n所述支撑头包括水平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的若干加强筋,所述支撑板其中一端紧贴箍板顶端的外侧面设置,所述加强筋相互之间平行并同时垂直于支撑板,所述加强筋的外侧边缘从上往下向内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墩柱加固的抱箍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称的抱箍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抱箍主体包括箍板、设置在箍板两侧的安装耳和设置在两安装耳之间的支撑头,所述箍板的形状配合所环绕的桥墩柱的形状,从而紧贴在桥墩柱表面,所述安装耳设置在箍板的两端端面上,并与箍板端面的切面相垂直,所述安装耳远离箍板一端的端面从上往下向内倾斜;
所述支撑头包括水平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的若干加强筋,所述支撑板其中一端紧贴箍板顶端的外侧面设置,所述加强筋相互之间平行并同时垂直于支撑板,所述加强筋的外侧边缘从上往下向内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墩柱加固的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的侧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虎全张友强张本进阎志何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强进金属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