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重强度高的箱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205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重强度高的箱梁结构,所述箱梁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和翼缘板,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上方的载荷层和下方的支撑层,载荷层内部还设置有承力机构,所述承力机构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中空棱台支撑结构,支撑层内部设置有缓冲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载荷层内设置的中空棱台结构在相互倾斜的同时,构成较为稳定的棱台结构,提高了结构强度,可以更好的分散承担上方路面的载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还包括有支撑层,支撑层内部设置有缓冲支撑板,从而在桥墩柱与上方的载荷层之间提供一个支撑和缓冲的部分,让载荷的承力经过分散后再传递给桥墩柱,避免局部压强过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重强度高的箱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承重强度高的箱梁结构。
技术介绍
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分单箱、多箱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箱梁是工程中常采用的结构形式,为研究横隔板间距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简支钢箱梁畸变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数量横隔板的简支钢箱梁,比较其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畸变效应和刚性扭转效应,得到最大畸变效应随横隔板数量的变化曲线在箱梁腹板顶端施加集中荷载,按畸变、刚性扭转、对称弯曲和偏心荷载四种工况采用荷载分解的方法进行计算。目前的箱梁结构中,因其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在承重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尤其是部分中部空心区域较大的箱梁内部,对于正中心区域的载荷分散度不够,导致中部的顶板受力过大,容易出现损坏;另外,箱梁结构中主要通过侧板将表面重力传递到底板以及更下方的桥墩柱,这使得重力集中在侧板上下两端,连接点压强过大,出现局部破损的可能性变高,也不利于箱梁结构的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重强度高的箱梁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的箱梁结构中承重能力不足、顶板受力过大容易破损、侧板端头压强过大不利于长期使用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承重强度高的箱梁结构,所述箱梁包括顶板、底板和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的顶板、底板和侧板围绕成中空的半封闭式结构,还包括从顶板两端伸出的翼缘板,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上方的载荷层和下方的支撑层,所述载荷层截面形状为长边在上的等腰梯形,所述载荷层内部还设置有承力机构,所述承力机构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中空棱台支撑结构;所述支撑层的截面形状与载荷层相配合,使得其整体构成梯形结构,支撑层的厚度小于载荷层的厚度,支撑层内部设置有缓冲支撑板,所述缓冲支撑板紧密填充支撑层内的全部空间。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棱台支撑结构为中空三棱台,所述中空三棱台的底面为等腰三角形,且对应底面的一侧设置载荷层的端面上,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中空三棱台之间均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支撑板为开口朝上竖直设置的蜂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引风板,所述引风板为中空轻质结构,引风板的中间凸起,上下两侧分别从内向外呈凹面弧形延伸至侧板的上下两端。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阻挡头,所述阻挡头朝向正下方并紧贴底部桥墩柱的外侧面,使得两侧的两个阻挡头夹设在桥墩柱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箱梁内部的中空结构划分为上下设置的载荷层和支撑层,其中载荷层内设置有中空棱台结构,从而在不过多增加重量的条件下在载荷层内部添加了大量的支撑性结构,同时这些支撑性结构的支撑面在相互倾斜的同时,构成较为稳定的棱台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结构强度,可以更好的分散承担上方路面的载荷;2、本技术中还包括有支撑层,支撑层内部设置有缓冲支撑板,从而在桥墩柱与上方的载荷层之间提供一个支撑和缓冲的部分,让载荷的承力经过分散后再传递给桥墩柱,避免局部压强过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端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载荷层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缓冲支撑板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顶板;2、底板;3、侧板;4、分隔板;5、载荷层;6、支撑层;21、阻挡头;31、引风板;51、中空三棱台;61、缓冲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承重强度高的箱梁结构,所述箱梁包括顶板1、底板2和设置在顶板1与底板2之间的侧板3,所述的顶板1、底板2和侧板3围绕成中空的半封闭式结构,还包括从顶板1两端伸出的翼缘板。其中底板2用于和桥墩柱连接,顶板1上设置桥面结构,整个箱梁起到将桥面的载荷传递给桥墩柱的作用。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顶板1与底板2之间还设置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将顶板1与底板2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上方的载荷层5和下方的支撑层6,所述载荷层5截面形状为长边在上的等腰梯形,所述载荷层5内部还设置有承力机构,所述承力机构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中空棱台支撑结构。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中空棱台支撑结构为中空三棱台51,所述中空三棱台51的底面为等腰三角形,且对应底面的一侧设置载荷层5的端面上,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中空三棱台51之间均对称设置,因本实施例中一个箱梁内部仅设置了两个中空三棱台51,故该两个中空三棱台51的底面顶角相对设置。通过中空三棱台51组合形成的支撑结构可以在不过多增加重量的条件下在载荷层5内部添加大量的支撑性效果,三棱台的侧面作为支撑面,因倾斜设置,可以将上方载荷分别传递给底板2上的不同区域,从而扩大底板2的受力面;另外三棱台为稳固式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箱梁内部的结构强度,可以更好的分散承担上方路面的载荷。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方案中,支撑层6的截面形状与载荷层5相配合,使得其整体构成梯形结构,支撑层6的厚度小于载荷层5的厚度,支撑层6内部设置有缓冲支撑板61,所述缓冲支撑板61紧密填充支撑层6内的全部空间。优选的,所述缓冲支撑板61为开口朝上竖直设置的蜂巢结构,通过蜂巢结构的缓冲支撑板61可以在增重较少的前提下极大的分散底部桥墩与上方桥面之间的压强,同时起到一定的纵向缓冲效果。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侧板3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引风板31,所述引风板31为中空轻质结构,引风板31的中间凸起,上下两侧分别从内向外呈凹面弧形延伸至侧板3的上下两端;通过引风板31可以将侧向的风力引导至桥面和箱梁的上方或下方,从而减少侧面的风压。进一步的,所述底板2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阻挡头21,所述阻挡头21朝向正下方并紧贴底部桥墩柱的外侧面,使得两侧的两个阻挡头21夹设在桥墩柱上;阻挡头21可以增强箱梁与桥墩柱在侧面方向的抗扭力程度,减少倾倒的可能性。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重强度高的箱梁结构,所述箱梁包括顶板、底板和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的顶板、底板和侧板围绕成中空的半封闭式结构,还包括从顶板两端伸出的翼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上方的载荷层和下方的支撑层,所述载荷层截面形状为长边在上的等腰梯形,所述载荷层内部还设置有承力机构,所述承力机构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中空棱台支撑结构;/n所述支撑层的截面形状与载荷层相配合,使得其整体构成梯形结构,支撑层的厚度小于载荷层的厚度,支撑层内部设置有缓冲支撑板,所述缓冲支撑板紧密填充支撑层内的全部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重强度高的箱梁结构,所述箱梁包括顶板、底板和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的顶板、底板和侧板围绕成中空的半封闭式结构,还包括从顶板两端伸出的翼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上方的载荷层和下方的支撑层,所述载荷层截面形状为长边在上的等腰梯形,所述载荷层内部还设置有承力机构,所述承力机构包括若干个并列设置的中空棱台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层的截面形状与载荷层相配合,使得其整体构成梯形结构,支撑层的厚度小于载荷层的厚度,支撑层内部设置有缓冲支撑板,所述缓冲支撑板紧密填充支撑层内的全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重强度高的箱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棱台支撑结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虎全张友强张本进阎志何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强进金属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