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19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其包括排水蓄水层和原土层,排水蓄水层和原土层之间设置有防透水膜,排水蓄水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蓄水模块,相邻两个蓄水模块之间设置沥青混凝土模块,蓄水模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路面层、透水混凝土层、过滤层和蓄水池,相邻两个蓄水池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接,邻近市政管网的蓄水池配置有抽水机,抽水机与市政管网连接,透水混凝土层内设置有水泵,水泵通过第二水管与蓄水池相连接,第二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将蓄水池内的水喷到路面的喷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缓解路面积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路面结构设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路面一般为实心混凝土路面,实心混凝土路面铺装简单、成本低且具有较好的强度以承受路面荷载,然而这种路面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一是地下水得不到补充造成城市地表沉降,二是加重城市的“热岛效应”,三是降雨时道路表面容易积水,在冬季时,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会使得路面结冰,从而导致对车辆、行人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在炎热的夏季使用时,由于路面长期经高温暴晒,会使得路面的沥青熔化,不仅会破坏路面的结构完整性,而且会对路面过往的车辆造成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具有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缓解路面积水的优点。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包括排水蓄水层和原土层,所述排水蓄水层和原土层之间设置有防透水膜,所述排水蓄水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蓄水模块,相邻两个所述蓄水模块之间设置沥青混凝土模块,所述蓄水模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路面层、透水混凝土层、过滤层和蓄水池,相邻两个所述蓄水池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接,邻近市政管网的蓄水池配置有抽水机,所述抽水机与市政管网连接,透水混凝土层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第二水管与蓄水池相连接,所述第二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将蓄水池内的水喷到路面的喷水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蓄水层和原土层之间设置有防透水膜,可以防止路面上的水通过蓄水模块渗透到原土层;在相邻两个蓄水模块之间设置沥青混凝土模块,保证了路基应有的刚度和稳定性,路面承载性能好;设置间隔的蓄水模块,能保证路面积水或者雨水通过蓄水模块的路面层、透水混凝土层、过滤层渗入到蓄水模块的蓄水池内,进而通过抽水机的作用,将水抽至市政管网,排水蓄水能力强,环保且效率高,有效的保持路面的干燥度,缓解了路面积水;通过喷水组件的设置,有利于调节城市空间的湿度和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水组件包括竖管,所述竖管和第二水管连通设置,所述竖管位于第二水管的出水端,所述竖管上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路面层上表面,所述出水管沿路面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上设置有喷孔,所述喷孔分布在喷头朝向路面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炎热的夏季,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抽送到出水管,喷头则向路面的方向通过喷孔喷水,有效减少了由于长期经高温暴晒的路面的热量,从而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用于控制抽水机和水泵工作的控制器,邻近市政管网的蓄水池内配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抽水机、液位感应器、水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邻近市政管网的蓄水池的水上升到规定的抽水液位时,液位感应器发送信号到控制器上,如果路面需要浇水降温,控制器控制水泵工作,如果路面不需要浇水降温,控制器驱动抽水机工作,将各个蓄水池内的水抽至市政管网,直至邻近市政管网的蓄水池的水下降到规定的正常液位,充分回收利用蓄水池内的水的同时,又能够避免由于降雨季节导致的蓄水池将水渗透到沥青混凝土模块和原土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青混凝土模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凝稳定混凝土层、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层和沥青再生混合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混凝土模块的设置,保证了路基应有的刚度和稳定性,路面承载性能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模块与沥青混凝土模块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反滤土工布层和聚乙烯土工膜层,反滤土工布层与蓄水模块的侧面连接,聚乙烯土工膜层与沥青混凝土模块的侧面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层包括从上至下顺序设置的透水型无纺布和土工格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透水混凝土层内的水能够较迅速的渗入到蓄水池内,同时也防止沙子等杂物顺势流入各蓄水池而引起蓄水池的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水管两端安装有过滤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沙子等杂物顺势流入各蓄水池而引起蓄水池的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模块4沿路面的长度方向是沥青混凝土模块5沿路面的长度方向的1/6到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沥青混凝土模块相对蓄水模块的比例,保证了路基应有的刚度和稳定性,路面承载性能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设置间隔的蓄水模块,能保证路面积水或者雨水通过蓄水模块的路面层、透水混凝土层、过滤层渗入到蓄水模块的蓄水池内,进而通过抽水机、液位感应器和控制器的作用,将水抽至市政管网,排水蓄水能力强、环保且效率高;2、设置能透水的路面层、透水混凝土层和喷水组件,有利于调节城市空间的湿度和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在相邻两个蓄水模块之间设置沥青混凝土模块,保证了路基应有的刚度和稳定性,路面承载性能好,同时能够综合再生利用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又可减少新石料的开采和消耗,既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又可减少新石料的开采和消耗,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实用性,极大的降低了整体的筑路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水蓄水层;2、原土层;3、防透水膜;4、蓄水模块;41、路面层;42、透水混凝土层;43、过滤层;431、透水型无纺布;432、土工格栅;44、蓄水池;5、沥青混凝土模块;51、水凝稳定混凝土层;52、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层;53、沥青再生混合料层;6、第一水管;7、过滤件;8、反滤土工布层;9、聚乙烯土工膜层;10、水泵;11、第二水管;12、竖管;13、出水管;14、喷头;15、喷孔;16、液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包括排水蓄水层1、原土层2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排水蓄水层1和原土层2之间设置有防透水膜3。排水蓄水层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蓄水模块4,相邻两个蓄水模块4之间设置沥青混凝土模块5,沥青混凝土模块5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凝稳定混凝土层51、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层52和沥青再生混合料层53。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层52为建筑废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和砖瓦。沥青再生混合料层53包括废旧沥青路面再生骨料、新集料和新沥青。蓄水模块4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路面层41、透水混凝土层42、过滤层43和蓄水池44。蓄水模块4沿路面的长度方向是沥青混凝土模块5沿路面的长度方向的1/6到1/3,在本实施例中,蓄水模块4沿路面的长度方向是沥青混凝土模块5沿路面的长度方向的1/4。优选地,路面层41为陶土铺路砖、透水地坪或带有透水孔的水泥砖铺设而成,水泥砖上表面为绿化带(图中未示出)。过滤层43包括从上至下顺序设置的透水型无纺布431和土工格栅432。相邻两个蓄水池44之间通过第一水管6连接,第一水管6两端安装有过滤件7。蓄水模块4与沥青混凝土模块5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反滤土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蓄水层(1)和原土层(2),所述排水蓄水层(1)和原土层(2)之间设置有防透水膜(3),所述排水蓄水层(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蓄水模块(4),相邻两个所述蓄水模块(4)之间设置沥青混凝土模块(5),所述蓄水模块(4)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路面层(41)、透水混凝土层(42)、过滤层(43)和蓄水池(44),相邻两个所述蓄水池(44)之间通过第一水管(6)连接,邻近市政管网的蓄水池(44)配置有抽水机,所述抽水机与市政管网连接,透水混凝土层(42)内设置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通过第二水管(11)与蓄水池(44)相连接,所述第二水管(11)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将蓄水池(44)内的水喷到路面的喷水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蓄水层(1)和原土层(2),所述排水蓄水层(1)和原土层(2)之间设置有防透水膜(3),所述排水蓄水层(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蓄水模块(4),相邻两个所述蓄水模块(4)之间设置沥青混凝土模块(5),所述蓄水模块(4)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路面层(41)、透水混凝土层(42)、过滤层(43)和蓄水池(44),相邻两个所述蓄水池(44)之间通过第一水管(6)连接,邻近市政管网的蓄水池(44)配置有抽水机,所述抽水机与市政管网连接,透水混凝土层(42)内设置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通过第二水管(11)与蓄水池(44)相连接,所述第二水管(11)的出水端连接有用于将蓄水池(44)内的水喷到路面的喷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包括竖管(12),所述竖管(12)和第二水管(11)连通设置,所述竖管(12)位于第二水管(11)的出水端,所述竖管(12)上端连接有出水管(13),所述出水管(13)贯穿路面层(41)上表面,所述出水管(13)沿路面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所述出水管(13)上设置有喷头(14),所述喷头(14)上设置有喷孔(15),所述喷孔(15)分布在喷头(14)朝向路面的一侧。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协笑李陈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九万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