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99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部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调节池、反应沉淀池、缺氧厌氧反应池、好氧接触反应池、二级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浓缩池和设备间;调节池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废水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调节池、氧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初级沉淀池、兼氧反应室、缺氧反应室和厌氧反应室、好氧接触反应池和二级沉淀池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泥口,排泥口通过排泥管路与污泥浓缩池相连通。该设备结构简单,制备成本较低,对污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状况也随之严重,迫切需要适合时代发展的污水处理技术并实现再利用,以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情况。污水处理即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污水处理装置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污水的装置,其能够对污水进行多级的分级处理,使得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能够较好的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方法可分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分为将其分为不同的工艺阶段,将污水依次通过各个工艺阶段对应的设备中进行处理操作,整个污水处理过程耗时耗力,且对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差,工艺操作控制复杂,出水水质不太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其结构简单,制备成本较低,对污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调节池、反应沉淀池、缺氧厌氧反应池、好氧接触反应池、二级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浓缩池和设备间;所述调节池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废水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反应沉淀池内部通过两个第一分隔板沿污水流动方向分隔为氧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和初级沉淀池,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上部均开设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氧化反应池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氧化反应池顶部通过加药管路与所述设备间内的药液箱相连通,所述氧化反应池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生物反应池内固定设置有若干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安装若干串生物载体,所述初级沉淀池中部安装有斜管组件,所述氧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和初级沉淀池底部均为倒梯形结构;所述初级沉淀池上部通过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缺氧厌氧反应池下部相连通,所述缺氧厌氧反应池内部通过两个第二分隔板沿污水流动方向分隔为兼氧反应室、缺氧反应室和厌氧反应室,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板上部均开设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缺氧反应室和所述厌氧反应室内靠近于所述第二溢流口处均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缺氧反应室或所述厌氧反应室内顶部,所述折流板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靠近于所述缺氧反应室或所述厌氧反应室内底部处,且所述兼氧反应室、缺氧反应室和厌氧反应室底部均为倒梯形结构;所述缺氧厌氧反应池中部通过第三出水管与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中部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一端延伸至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内,且所述第三出水管位于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内一端设有布水三角锥,所述布水三角锥下方设置有曝气调控系统,所述布水三角锥上方设置有悬浮填料;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通过第四出水管与所述二级沉淀池相连通,所述二级沉淀池通过第五出水管与所述消毒池相连通;所述调节池、氧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初级沉淀池、兼氧反应室、缺氧反应室和厌氧反应室、好氧接触反应池和二级沉淀池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排泥管路与污泥浓缩池相连通。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曝气调控系统包括鼓风机、送气管、纵向曝气管、横向曝气管和曝气分管,所述鼓风机位于所述设备间内,且所述鼓风机通过送气管与位于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内一侧的纵向曝气管相连通,所述纵向曝气管上从上至下垂直连通有多个横向曝气管,所述横向曝气管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内侧壁上,多个所述横向曝气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成对设置的分接口,所述分接口处均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曝气分管,多个所述曝气分管均平行设置,且曝气分管与横向曝气管相垂直,所述曝气分管上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成对设置的曝气孔,成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曝气孔与曝气分管中心轴线形成的夹角为90度。通过对曝气系统进行设置,通过曝气孔在好氧接触反应池内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满足足够的曝气量,进而满足好氧菌的需求,提高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内中上部安装有溶解氧测量仪。通过溶解氧测量仪实时检测好氧接触反应池内的溶氧量,并可通过调控鼓风机工作确保好氧接触反应池内水中的溶解氧大于2mg/L,进一步保证好氧菌的生长繁殖需求,保证了污水处理装置处于较高的污水处理水平。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初级沉淀池内靠近于所述第一溢流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初级沉淀池内顶部,所述挡板另一端设置有45度的转角,所述挡板与位于初级沉淀池和生物反应池之间的第一分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污水流入初级沉淀池的污水通道。通过设置挡板,避免废水进水初级沉淀池时,产生较强的冲力作用,对沉淀过程造成扰动,起到缓冲水流和均匀布水的作用。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挡板底部处于所述第一分隔板上第一溢流口下方20-30cm处。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二级沉淀池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相连通的污泥回流管。通过污泥回流管可将二级沉淀池底部沉积的污泥中的一部分微生物返回至好氧接触反应池,提高了微生物利用率。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消毒池通过消毒液管与位于所述设备间的二氧化氯发生器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调节池对进入的污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预先调节;经调节后的污水进入到氧化反应池,通过药液箱向其中加入聚合氯化铝、酸液、碱液等药液,利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将污水中的污染物氧化分解,经过氧化分解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生物反应池,与反池中的有机物进行充分接触分解,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初级沉淀池内,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行沉降处理,降低了后续设备处理压力;随后污水依次进入到缺氧厌氧反应池内,兼氧反应室的兼性菌、缺氧反应室和厌氧反应室的厌氧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经过厌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到好氧接触反应池做进一步生化氧化,使有机物分解,通过对曝气调控系统进行设置,使得氧气在好氧接触反应池内分布的更加均匀,提高设备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经过好氧处理后的水经过二级沉淀池的再次沉淀作用,进入到消毒池进行消毒后,即可进行重复循环使用或直接外排。本专利技术中设备运行稳定,能耗较低,对污水处理具有比较好的深度效果,出水水质好,能够实现污水资源化,对污水进行综合利用,基建投资少,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污水深度处理设备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反应沉淀池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缺氧厌氧反应池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好氧接触反应池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横向曝气管与曝气分管连接状态下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曝气分管的横截面图;其中,具体附图标记如下:调节池1,第一出水管11,反应沉淀池2,第一分隔板21,第一溢流口22,氧化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调节池、反应沉淀池、缺氧厌氧反应池、好氧接触反应池、二级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浓缩池和设备间;所述调节池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废水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n所述反应沉淀池内部通过两个第一分隔板沿污水流动方向分隔为氧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和初级沉淀池,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上部均开设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氧化反应池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氧化反应池顶部通过加药管路与所述设备间内的药液箱相连通,所述氧化反应池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生物反应池内固定设置有若干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安装若干串生物载体,所述初级沉淀池中部安装有斜管组件,所述氧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和初级沉淀池底部均为倒梯形结构;/n所述初级沉淀池上部通过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缺氧厌氧反应池下部相连通,所述缺氧厌氧反应池内部通过两个第二分隔板沿污水流动方向分隔为兼氧反应室、缺氧反应室和厌氧反应室,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板上部均开设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缺氧反应室和所述厌氧反应室内靠近于所述第二溢流口处均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缺氧反应室或所述厌氧反应室内顶部,所述折流板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靠近于所述缺氧反应室或所述厌氧反应室内底部处,且所述兼氧反应室、缺氧反应室和厌氧反应室底部均为倒梯形结构;/n所述缺氧厌氧反应池中部通过第三出水管与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中部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一端延伸至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内,且所述第三出水管位于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内一端设有布水三角锥,所述布水三角锥下方设置有曝气调控系统,所述布水三角锥上方设置有悬浮填料;/n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通过第四出水管与所述二级沉淀池相连通,所述二级沉淀池通过第五出水管与所述消毒池相连通;/n所述调节池、氧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初级沉淀池、兼氧反应室、缺氧反应室和厌氧反应室、好氧接触反应池和二级沉淀池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排泥管路与污泥浓缩池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有调节池、反应沉淀池、缺氧厌氧反应池、好氧接触反应池、二级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浓缩池和设备间;所述调节池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废水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
所述反应沉淀池内部通过两个第一分隔板沿污水流动方向分隔为氧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和初级沉淀池,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上部均开设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出水管一端与所述氧化反应池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氧化反应池顶部通过加药管路与所述设备间内的药液箱相连通,所述氧化反应池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生物反应池内固定设置有若干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安装若干串生物载体,所述初级沉淀池中部安装有斜管组件,所述氧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和初级沉淀池底部均为倒梯形结构;
所述初级沉淀池上部通过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缺氧厌氧反应池下部相连通,所述缺氧厌氧反应池内部通过两个第二分隔板沿污水流动方向分隔为兼氧反应室、缺氧反应室和厌氧反应室,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板上部均开设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缺氧反应室和所述厌氧反应室内靠近于所述第二溢流口处均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缺氧反应室或所述厌氧反应室内顶部,所述折流板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靠近于所述缺氧反应室或所述厌氧反应室内底部处,且所述兼氧反应室、缺氧反应室和厌氧反应室底部均为倒梯形结构;
所述缺氧厌氧反应池中部通过第三出水管与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中部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水管一端延伸至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内,且所述第三出水管位于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内一端设有布水三角锥,所述布水三角锥下方设置有曝气调控系统,所述布水三角锥上方设置有悬浮填料;
所述好氧接触反应池通过第四出水管与所述二级沉淀池相连通,所述二级沉淀池通过第五出水管与所述消毒池相连通;
所述调节池、氧化反应池、生物反应池、初级沉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友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