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井道框架
本技术涉及电梯井道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井道框架。
技术介绍
在市面上,一些井道框架根据用户的需求被设计成一体成型的结构,但是,这种一体成型的结构并不利于框架的转移与安装,对此,有厂家设计出一些组合式的井道框架,这种组合式的井道框架仅采用单一的连接件来将各框架单元组装连接,因此,其框架单元间的连接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组合式井道框架,能够提高框架单元间的连接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式井道框架,包括框架主体、第一拉杆和门框架,所述框架主体具有沿周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安装面,各所述安装面的朝向不同,所述框架主体包括角片和多个框架单元,多个所述框架单元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单元分别记为上框架单元和下框架单元,所述上框架单元和所述下框架单元的连接处设有所述角片,所述角片分别与所述上框架单元和所述下框架单元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拉杆设于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一拉杆倾斜于上下方向,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单元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框架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门框架设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门框架与所述第一拉杆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装面,所述门框架分别与所述上框架单元和所述下框架单元通过第三螺纹紧固件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式井道框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第一拉杆的上端与上框架单元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具有沿周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安装面,各所述安装面的朝向不同,所述框架主体包括角片和多个框架单元,多个所述框架单元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单元分别记为上框架单元和下框架单元,所述上框架单元和所述下框架单元的连接处设有所述角片,所述角片分别与所述上框架单元和所述下框架单元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连接;/n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设于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一拉杆倾斜于上下方向,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单元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框架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n门框架,所述门框架设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门框架与所述第一拉杆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装面,所述门框架分别与所述上框架单元和所述下框架单元通过第三螺纹紧固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具有沿周向依次排列的多个安装面,各所述安装面的朝向不同,所述框架主体包括角片和多个框架单元,多个所述框架单元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单元分别记为上框架单元和下框架单元,所述上框架单元和所述下框架单元的连接处设有所述角片,所述角片分别与所述上框架单元和所述下框架单元通过第一螺纹紧固件连接;
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设于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一拉杆倾斜于上下方向,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单元通过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框架单元通过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
门框架,所述门框架设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门框架与所述第一拉杆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装面,所述门框架分别与所述上框架单元和所述下框架单元通过第三螺纹紧固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单元包括:
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均竖直布置,且多个所述立柱沿所述框架单元的周向排列,所述立柱设有供所述第一螺纹紧固件穿过的通孔;
框架横梁,所述框架横梁设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框架横梁的端部与所述立柱通过第四螺纹紧固件连接;
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倾斜于上下方向,所述第二拉杆设于所述安装面,且所述第二拉杆的端部与所述立柱通过第五螺纹紧固件连接;
所述框架横梁与所述门框架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门框架位于不同的所述安装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单元的所述立柱通过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框架单元的所述立柱通过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井道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框架包括:
上横梁,所述上横梁的端部与所述上框架单元的所述立柱通过所述第三螺纹紧固件连接;
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端部与所述下框架单元的所述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代波,邓荣斌,陈俊龙,胡永生,赵健斌,陈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