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90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8
一种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包括支撑调节单元和设置于所述支撑调节单元上的换膜辊组,所述换膜辊组至少包括一个主换膜辊和一个辅助换膜辊,且所述主换膜辊和所述辅助换膜辊在所述支撑调节单元的驱动下可进行位置的互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备的优化,可实现连续化换膜覆膜的目的,并且换膜的接口长度也得到了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产品品质,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
本技术属于制备过滤材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口罩大多为一次性,起主要过滤作用的是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是采用双向拉伸技术成型的,通过制膜参数可加工不同孔径的薄膜。因此它可截留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如细菌、病毒、粉尘等。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用作口罩的过滤介质,只要控制好孔径,就能对细菌、病毒、气溶胶等实现截留。现有技术中通过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和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复合工艺来制备口罩。但是在复合膜的制备过程中,当膜用尽时往往需要停机更换上料膜辊,工作效率低。申请号为CN201721816653.2的文件公开了一种钢板覆膜自动连续换膜装置。旋转轴水平安装在整体支架总成上,整体支架总成的底部上安装有旋转轴电机,旋转轴电机经蜗轮蜗杆机构与旋转轴连接;两个膜料辊支架的两端之间分别铰接左右膜料辊,左右膜料辊自身均连接有膜料辊电机,两个膜料辊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到旋转轴两端,旋转轴旋转带动膜料辊支架及其上的左右膜料辊绕旋转轴中心转动;每个膜料辊支架两端的靠近端部处均设有随动辊支架,膜料辊支架两端的两个随动辊支架对称布置,两个膜料辊支架两端的随动辊支架之间铰接随动辊。本技术能实现膜料的自动连续换膜,免去人工翻转膜料和切断膜料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但是该装置较为复杂,且不适用于本领域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可实现连续化换膜覆膜的目的,并且换膜的接口长度也得到了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产品品质,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包括支撑调节单元和设置于所述支撑调节单元上的换膜辊组,所述换膜辊组至少包括一个主换膜辊和一个辅助换膜辊,且所述主换膜辊和所述辅助换膜辊在所述支撑调节单元的驱动下可进行位置的互换。在本方案中,主换膜辊与辅助换膜辊配合可实现连续化换膜,具体过程为:当主换膜辊上的膜用尽时,驱动支撑调节单元将主换膜辊的位置转动至下端,辅助换膜辊的位置在上端,此时,将主换膜辊上的膜的尾端与辅助换膜辊上的膜的头端连接送入压合装置,当辅助换膜辊的膜头端进入压合装置后,即可将主换膜辊移出支撑调节单元,即完成了一次连续性换膜,每次换膜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本方案不仅实现了连续化换膜,换膜完成后即可下辊,不干扰覆膜过程,该过程膜接头的长度也较短,且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调节单元包括与所述主换膜辊和辅助换膜辊连接的驱动座、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驱动座的底座,所述驱动座靠近所述底座的侧面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座转动的驱动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驱动件运动轨迹适配的轨道,所述驱动件穿过所述轨道并延伸突出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驱动座的一侧表面,所述驱动件突出于所述驱动座的一侧表面的部分形成把手。在本方案中,轨道的设置使得驱动座与底座上转动时更加稳定不产生晃动,同时把手的设计易于人力操作驱动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驱动座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换膜辊套接的第一固定柱、与所述辅助换膜辊套接的第二固定柱、以及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驱动件形成的把手上设置有外螺纹,固定环通过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螺接于把手处,固定环的设计进一步加固了驱动座与底座的连接,防止换膜辊发生晃动影响复合膜的压合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加固所述驱动件的加固单元,所述加固单元包括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固定块、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上的卡合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卡合块上设置有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上开设的滑动轨道内的滑动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固定块上开设的螺纹通道且端面与所述滑动块抵接的限位螺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卡合块远离所述限位螺柱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在本方案中,加固单元的设置用于对驱动座的转动角度进行了进一步限位,防止换膜辊在工作时的高低发生变化,影响覆膜的压合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主换膜辊和所述辅助换膜辊的规格相同便于更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换膜辊实现换膜,达到连续化覆膜的效果,当一个换膜辊膜快用尽时,将另一个换膜辊上的膜端与该辊上的膜尾连接共同送入至压合装置内即可,该方式接头处的长度与传统停机换膜的情况相比也得到了缩短,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本技术通过一个支撑调节单元不仅实现了换膜的连续性,同时也使得换膜时的操作简化,只需将待换膜辊与换膜辊位置进行交换即可,大大节约了人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支撑调节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加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开合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架、21第一压合辊、22第二压合辊、3电机、4支撑调节单元、41驱动座、411固定件、411a第一固定柱、411b第二固定柱、412驱动件、412a第一驱动柱、412b第二驱动柱、412c外螺纹、4121把手、413转动轴、414固定环、42底座、421轨道、5换膜辊组、51主换膜辊、52辅助换膜辊、6加固单元、61固定块、611滑动轨道、612螺纹通道、613限位螺柱、62卡合块、621滑动块、622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是用于给复合膜压合装置持续上料,如附图1所示,压合装置简单包括支撑架1,安装于支撑架1内呈上下分布的第一压合辊21和第二压合辊22,电机3安装于支撑架1上用于驱动第一压合辊21和第二压合辊22转动。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包括:安装于支撑架1上且位于压合装置上端的一对底座42、转动安装于每个底座42上的驱动座41,驱动座41通过转动轴413转动安装于底座42上,驱动座4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件411。在本实施例中,相对设置的两个驱动座41上的固定件411分别用于固定换膜辊组5中的辊柱。在本实施例中,换膜辊组5由一个主换膜辊51和一个辅助换膜辊52组成,对应地,固定件411由一个用于固定主换膜辊51的第一固定柱411a和一个用于固定辅助换膜辊52的第二固定柱411b组成。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驱动座41的转动,在驱动座41的底面安装有驱动件412,具体为分别与第一固定柱411a、第二固定柱411b一一对应的第一驱动柱412a、第二驱动柱412b,第一驱动柱412a、第二驱动柱412b规格相同,且底座42上开设有与第一驱动柱412a、第二驱动柱412b转动形成的运动轨迹适配的轨道421,第一驱动柱412a、第二驱动柱412b穿过整个底座42后形成凸出于底座42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调节单元(4)和设置于所述支撑调节单元(4)上的换膜辊组(5),所述换膜辊组(5)至少包括一个主换膜辊(51)和一个辅助换膜辊(52),且所述主换膜辊(51)和所述辅助换膜辊(52)在所述支撑调节单元(4)的驱动下可进行位置的互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调节单元(4)和设置于所述支撑调节单元(4)上的换膜辊组(5),所述换膜辊组(5)至少包括一个主换膜辊(51)和一个辅助换膜辊(52),且所述主换膜辊(51)和所述辅助换膜辊(52)在所述支撑调节单元(4)的驱动下可进行位置的互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单元(4)包括与所述主换膜辊(51)和辅助换膜辊(52)连接的驱动座(4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驱动座(41)的底座(42),所述驱动座(41)靠近所述底座(42)的侧面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座(41)转动的驱动件(4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2)上开设有与所述驱动件(412)运动轨迹适配的轨道(421),所述驱动件(412)穿过所述轨道(421)并延伸突出于所述底座(42)远离所述驱动座(41)的一侧表面,所述驱动件(412)突出于所述驱动座(41)的一侧表面的部分形成把手(4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化换膜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41)上设置有与所述主换膜辊(51)套接的第一固定柱(411a)、与所述辅助换膜辊(52)套接的第二固定柱(411b)、以及与所述底座(42)转动连接的转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海胡晓环缑慧康郭煜鑫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禾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