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安专利>正文

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386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包括传送带以及门型框架,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伸入到门型框架内,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设置有定距投料机构,所述门型框架内设置有移动控制结构,所述移动控制结构的可移动端上设置有垂向调节结构,所述垂向调节结构的下端上设置有抓取控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车体的货箱移动至门型框架内,并将一侧的货箱挡板打开,控制传送带沿移动间隔距离进行水泥袋的输送,通过抓取控制结构对传送带上的水泥袋进行抓取后,利用垂向调节结构与移动开控制结构的配合作用,将水泥袋放置到货箱内,并沿着设计方向进行堆垛,单条单层的堆放完成后,依次进行上层的码放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生产
,特别是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
技术介绍
水泥生产线是生产水泥的一系列设备组成的水泥设备生产线。主要由破碎及预均化、生料制备均化、预热分解、水泥熟料的烧成、水泥粉磨包装等过程构成,目前,我国袋装水泥的生产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从原料到装袋输出都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自动化能力,但在自动化水泥生产的末端,也就是水泥自动化装车方面,还具有较高的改进空间,部分水泥厂家的装车解决方案是在生产线的传送带末端配置一名装车工人,以将源源不断的袋装水泥粗略的分配到运输车辆的各个角落,这个方案,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装载效率低,料袋容易出现变形和破损,同时袋装粉状物料的对人体危害较大,极易造成人的眼部的损伤,并易使人患尘肺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解决了现有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包括传送带以及门型框架,所述传送带的出料端伸入到门型框架内,所述传送带的进料端设置有定距投料机构,所述门型框架内设置有移动控制结构,所述移动控制结构的可移动端上设置有垂向调节结构,所述垂向调节结构的下端上设置有抓取控制结构;所述移动控制结构包括:纵向移动部以及水平移动部,所述纵向移动部设置于门型框架的横梁下端面上、且沿门型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水平移动部设置于纵向移动部的可移动端上、且沿门型框架的宽度方向布置;所述垂向调节结构包括:垂向调节组件以及定位连接板,所述垂向调节组件设置于水平移动组件的移动端上,所述定位连接板设置于垂向调节组件的活动端上;所述抓取控制结构包括:夹持控制组件以及两个弧形夹板,所述夹持控制组件设置于定位连接板的下端上,两个所述弧形夹板对称设置于夹持控制组件的活动端上。所述纵向移动部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减速器、传动连接组件以及滑动限位组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于门型框架的横梁内,所述减速器的输出入端于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组件的一端与减速器的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门型框架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限位组件设置于传动连接组件的两侧、且与所述传动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组件包括:螺纹杆、移动座以及移动板,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减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门型框架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座螺旋套装于螺纹杆上,所述移动板焊接于移动座的下端上、且所述移动板的两端与滑动限位组件相连接。所述滑动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导柱以及两个活动块,两个所述限位导柱对称设置于螺纹杆的两侧,两个所述活动块分别滑动套装于两个限位导柱上、且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移动部包括:丝杆模组、两个导轨以及连接座,所述丝杆模组设置于移动板的下端面上,两个所述导轨分别对称设置于丝杆模组的两侧位置上,所述连接座焊接于丝杆模组的移动端上、且与两个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垂向调节组件包括:垂向液压缸以及四个伸缩柱,所述垂向液压缸设置于连接座的下端上、且活塞端垂直向下于定位连接板相连接,四个所述伸缩柱对称设置于垂向液压缸的四角位置上,且与定位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夹持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座以及液压夹爪,所述固定座设置于定位连接板的下端上,所述液压夹爪设置于固定座的下端上,两个所述弧形夹板分别对称设置于液压夹爪的夹持端的内侧壁面上。所述定距投料机构包括:放料槽、放料控制结构以及挡料板,所述放料槽设置于传送带的进料端一侧,所述放料控制结构设置于放料槽的下端上,所述挡料板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放料槽下端面上,且与所述放料控制结构相连接。所述放料控制结构包括:安装座、电动推杆以及转动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传送带的进料端位置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转动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转动座设置于挡料板的下端上、且与电动推杆的活塞端转动连接。所述液压夹爪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转动调节。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水泥的装车系统,在现有的生产线传送带末端设置门型框架,传动带伸入到门型框架内,门型框架内设置有移动控制结构,移动控制结构上设置有垂向调节结构,垂向调节结构的下端设置有抓取控制结构,将车体的货箱移动至门型框架内,并将一侧的货箱挡板打开,控制传送带沿移动间隔距离进行水泥袋的输送,通过抓取控制结构对传送带上的水泥袋进行抓取后,利用垂向调节结构与移动开控制结构的配合作用,将水泥袋放置到货箱内,并沿着设计方向进行堆垛,单条单层的堆放完成后,依次进行上层的码放作业,同一堆放位置的水泥袋堆放完成后,移动控制结构动作,将抓取控制结构移动至下一堆放位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车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装载效率低,料袋容易出现变形和破损,同时袋装粉状物料的对人体危害较大,极易造成人的眼部的损伤,并易使人患尘肺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的A-A位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的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的a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的b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送带;2-门型框架;3-定位连接板;4-弧形夹板;5-第一伺服电机;6-减速器;7-螺纹杆;8-移动座;9-移动板;10-限位导柱;11-活动块;12-丝杆模组;13-导轨;14-连接座;15-垂向液压缸;16-伸缩柱;17-固定座;18-液压夹爪;19-放料槽;20-挡料板;21-安装座;22-电动推杆;23-转动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5所示,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5可知,本方案包括传送带1以及门型框架2,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传送带1的出料端伸入到门型框架2内,传送带1的进料端设置有定距投料机构,门型框架2内设置有移动控制结构,移动控制结构的可移动端上设置有垂向调节结构,垂向调节结构的下端上设置有抓取控制结构;上述移动控制结构包括:纵向移动部以及水平移动部,纵向移动部设置于门型框架2的横梁下端面上、且沿门型框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水平移动部设置于纵向移动部的可移动端上、且沿门型框架2的宽度方向布置;其中垂向调节结构包括:垂向调节组件以及定位连接板3,垂向调节组件设置于水平移动组件的移动端上,定位连接板3设置于垂向调节组件的活动端上;上述抓取控制结构包括:夹持控制组件以及两个弧形夹板4,夹持控制组件设置于定位连接板3的下端上,两个弧形夹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包括传送带(1)以及门型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出料端伸入到门型框架(2)内,所述传送带(1)的进料端设置有定距投料机构,所述门型框架(2)内设置有移动控制结构,所述移动控制结构的可移动端上设置有垂向调节结构,所述垂向调节结构的下端上设置有抓取控制结构;/n所述移动控制结构包括:纵向移动部以及水平移动部,所述纵向移动部设置于门型框架(2)的横梁下端面上、且沿门型框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水平移动部设置于纵向移动部的可移动端上、且沿门型框架(2)的宽度方向布置;/n所述垂向调节结构包括:垂向调节组件以及定位连接板(3),所述垂向调节组件设置于水平移动组件的移动端上,所述定位连接板(3)设置于垂向调节组件的活动端上;/n所述抓取控制结构包括:夹持控制组件以及两个弧形夹板(4),所述夹持控制组件设置于定位连接板(3)的下端上,两个所述弧形夹板(4)对称设置于夹持控制组件的活动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包括传送带(1)以及门型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出料端伸入到门型框架(2)内,所述传送带(1)的进料端设置有定距投料机构,所述门型框架(2)内设置有移动控制结构,所述移动控制结构的可移动端上设置有垂向调节结构,所述垂向调节结构的下端上设置有抓取控制结构;
所述移动控制结构包括:纵向移动部以及水平移动部,所述纵向移动部设置于门型框架(2)的横梁下端面上、且沿门型框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水平移动部设置于纵向移动部的可移动端上、且沿门型框架(2)的宽度方向布置;
所述垂向调节结构包括:垂向调节组件以及定位连接板(3),所述垂向调节组件设置于水平移动组件的移动端上,所述定位连接板(3)设置于垂向调节组件的活动端上;
所述抓取控制结构包括:夹持控制组件以及两个弧形夹板(4),所述夹持控制组件设置于定位连接板(3)的下端上,两个所述弧形夹板(4)对称设置于夹持控制组件的活动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部包括:第一伺服电机(5)、减速器(6)、传动连接组件以及滑动限位组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设置于门型框架(2)的横梁内,所述减速器(6)的输出入端于第一伺服电机(5)驱动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连接组件的一端与减速器(6)的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门型框架(2)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限位组件设置于传动连接组件的两侧、且与所述传动连接组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接组件包括:螺纹杆(7)、移动座(8)以及移动板(9),所述螺纹杆(7)的一端与减速器(6)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门型框架(2)内侧壁面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座(8)螺旋套装于螺纹杆(7)上,所述移动板(9)焊接于移动座(8)的下端上、且所述移动板(9)的两端与滑动限位组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导柱(10)以及两个活动块(11),两个所述限位导柱(10)对称设置于螺纹杆(7)的两侧,两个所述活动块(11)分别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安
申请(专利权)人:龙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