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80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其包括外壳主体、可上提抽出式的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内的四个子垃圾桶、封盖住所述外壳主体上部开口的至少一上盖、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上且通过脚踏式实现所述上盖自动打开的开盖驱动机构,所述外壳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提手,每个所述子垃圾桶上设置有第二提手,所述外壳主体的前部为开放式结构且后侧表面设置有若干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助于使用者进行垃圾分类并正确的将其丢到对应的垃圾桶里,且可单独组合使用,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
本技术属于垃圾桶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但现有的垃圾桶只有一个桶身,并不方便我们分类扔垃圾,并且很多垃圾桶并未设置垃圾盖,有很多湿垃圾或其他有强烈异味的垃圾,很容易污染室内室外空气,并且清理垃圾时,需要搬动整个垃圾桶,造成清理不方便的问题。且垃圾在分类时很多人无法快速的进行辨认容易造成丢垃圾时混淆收集。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有助于使用者进行垃圾分类并正确的将其丢到对应的垃圾桶里,且可单独组合使用,使用方便。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其包括外壳主体、可上提抽出式的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内的四个子垃圾桶、封盖住所述外壳主体上部开口的至少一上盖、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上且通过脚踏式实现所述上盖自动打开的开盖驱动机构,所述外壳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提手,每个所述子垃圾桶上设置有第二提手,所述外壳主体的前部为开放式结构且后侧表面设置有若干通风口。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主体包括围绕形成收纳腔体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一体结构且包括第一底板、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侧围挡板、以及位于背部的背部围挡板;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结构且包括与所述第一底板拼接形成所述外壳主体底部的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侧围挡板对接的第二侧围挡板、以及前侧挡板,所述前侧挡板与所述第二侧围挡板的高度相同且低于所述第一侧围挡板和所述背部围挡板的高度;所述背部围挡板与所述第一侧围挡板的高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围挡板与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卡口槽,所述第二侧围挡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口槽一一对应实现卡扣连接的若干卡接块。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所述背部围挡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上还设置有对各个所述子垃圾桶的放置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隔离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围挡板上设置有支撑轴,所述第一提手的两端铰接在支撑轴上,所述背部围挡板上还设置有担住所述第一提手使其保持水平放置的支撑扣。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子垃圾桶分别为装载有害垃圾的有害垃圾桶、装载其他垃圾的其他垃圾桶、装载可回收垃圾的可回收垃圾桶、以及装载厨余垃圾的厨余垃圾桶。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子垃圾桶的前侧表面上均设置有垃圾分类标识牌,且四个所述子垃圾桶采用四种颜色进行区分。进一步的,所述开盖驱动机构包括中部铰接在所述第一底板底部的杠杆板、铰接在所述杠杆板尾端且向上延伸的拉动板,所述杠杆板的前端设置有一脚踏部,所述上盖的后侧边通过铰接座与所述背部围挡板铰接连接,所述上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一拉环,所述拉动板的上端与所述拉环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的有益效果在于:既适合在室内使用,也适合在室外使用,当在室内使用时,可根据活动空间的需求不同,将对应的子垃圾桶取出放置于该活动空间内使用,比如,厨房内可放置厨余垃圾桶,办公区域可放置可回收垃圾桶等;也可根据需求将四个垃圾桶放在一起使用;通过设计前部开放式结构的外壳主体,使得在将垃圾桶取出时,仅需跨过前侧围挡板即可,无需将整个垃圾桶跨过桶身整个高度后提出,有效的避免了人体高度不够照成的子垃圾桶取出困难的现象发生;通过设置上盖可有效的避免垃圾桶内的异味到处散发扩散;在垃圾桶外壳主体的背部设置通风口,可提高桶内的通风,避免细菌滋生;通过垃圾桶颜色的区分和垃圾分类标识牌的设置,能够有助于使用者对垃圾正确的进行分类并丢入到正确的垃圾桶中,有效的防止垃圾混丢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开盖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子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00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1外壳主体,11第一底板,12第一侧围挡板,13背部围挡板,14第二底板,15第二侧围挡板,16前侧挡板,17卡口槽,18卡接块,19限位隔离片,110支撑轴,111支撑扣,112通风口;2子垃圾桶,21有害垃圾桶,22其他垃圾桶,23可回收垃圾桶,24厨余垃圾桶;3上盖,31铰接座,32拉环;4开盖驱动机构,41杠杆板,42拉动板,43脚踏部;5垃圾分类标识牌;6第一提手;7第二提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7,本实施例为一种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100,其包括外壳主体1、可上提抽出式的设置在外壳主体1内的四个子垃圾桶2、封盖住外壳主体1上部开口的至少一上盖3、设置在外壳主体1上且通过脚踏式实现所述上盖3自动打开的开盖驱动机构4,外壳主体1上设置有第一提手6,每个子垃圾桶2上设置有第二提手7,外壳主体1的前部为开放式结构且后侧表面设置有若干通风口112。外壳主体1包括围绕形成收纳腔体12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为一体结构且包括第一底板11、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侧围挡板12、以及位于背部的背部围挡板13。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结构且包括与第一底板11拼接形成外壳主体1底部的第二底板14、与第一侧围挡板12对接的第二侧围挡板15、以及前侧挡板16,前侧挡板16与第二侧围挡板15的高度相同且低于第一侧围挡板12和背部围挡板13的高度;背部围挡板13与第一侧围挡板12的高度相同;从而形成前部开放式结构的外壳主体1。第一侧围挡板12与第一底板11上设置有若干卡口槽17,第二侧围挡板15与第二底板14上设置有与卡口槽17一一对应实现卡扣连接的若干卡接块18。通风口112设置在背部围挡板13上。第一底板11上还设置有对各个子垃圾桶2的放置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隔离片19。第一侧围挡板12上设置有支撑轴110,第一提手6的两端铰接在支撑轴110上,背部围挡板13上还设置有担住第一提手6使其保持水平放置的支撑扣111。四个子垃圾桶2分别为装载有害垃圾的有害垃圾桶21、装载其他垃圾的其他垃圾桶22、装载可回收垃圾的可回收垃圾桶23、以及装载厨余垃圾的厨余垃圾桶24。四个子垃圾桶2的前侧表面上均设置有垃圾分类标识牌5,且四个子垃圾桶2采用四种颜色进行区分,例如,有害垃圾桶21可采用红色,其他垃圾桶22可采用红色,可回收垃圾桶23可采用绿色,厨余垃圾桶24可采用灰色。便于使用者能够更加明显的得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主体、可上提抽出式的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内的四个子垃圾桶、封盖住所述外壳主体上部开口的至少一上盖、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上且通过脚踏式实现所述上盖自动打开的开盖驱动机构,所述外壳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提手,每个所述子垃圾桶上设置有第二提手,所述外壳主体的前部为开放式结构且后侧表面设置有若干通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主体、可上提抽出式的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内的四个子垃圾桶、封盖住所述外壳主体上部开口的至少一上盖、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上且通过脚踏式实现所述上盖自动打开的开盖驱动机构,所述外壳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提手,每个所述子垃圾桶上设置有第二提手,所述外壳主体的前部为开放式结构且后侧表面设置有若干通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包括围绕形成收纳腔体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为一体结构且包括第一底板、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侧围挡板、以及位于背部的背部围挡板;
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结构且包括与所述第一底板拼接形成所述外壳主体底部的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侧围挡板对接的第二侧围挡板、以及前侧挡板,所述前侧挡板与所述第二侧围挡板的高度相同且低于所述第一侧围挡板和所述背部围挡板的高度;所述背部围挡板与所述第一侧围挡板的高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围挡板与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卡口槽,所述第二侧围挡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口槽一一对应实现卡扣连接的若干卡接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分类的四合一垃圾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世华
申请(专利权)人:明光市怡佳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