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74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筐,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食品筐放置食品容易损坏等技术问题。本食品筐包括筐体,筐体的底部采用镂空结构,筐体的周边底部具有若干个向下凸出的支撑脚,筐体的周边顶部具有与支撑脚对应的限位支撑槽,限位支撑槽位于支撑脚上方,限位支撑槽能够容纳支撑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通过支撑脚支撑在地上,保持最下层框体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这样能够减少食品筐内的食品被污染,保证食品筐内的食品健康卫生;上层框体的支撑脚插入相邻下层框体的限位支撑槽中,保证稳固可靠的支撑,同时两者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距离,有效防止下层框体内的食品被上层框体压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筐
本技术属于食品容器
,涉及一种食品筐。
技术介绍
食品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用来对食物进行储存,多用塑料制作而成。现有的食品筐如果展开摆放,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和面积,不利于转移运输和存放;如果将多个食品框相互堆叠在一起,又会对食品框内的食品产生挤压,影响食品框内食品的品质;特别是对一些柔软的食品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480342U;授权公告日:2019-10-11)公开提出了一种新型豆腐框,有底板和边框,底板和边框联为一个整体,底板上有凹凸模,凹凸模上有透水通孔;边框上的至少下部开有两排以上的孔;底板上的凹凸模由凹槽或凸筋划分为至少四个方块;底板上的凹凸模由凹凸的图案和/或文字组成;底板上的凹凸图案和/或文字为下凹的图案和/或文字;下凹的图案和/或文字内开有大小相间的孔和/或小凸起;底板下有与之联为一体的底角。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豆腐框专门用于盛放豆腐,但是没有设置专门的堆叠结构,如果将多个豆腐框堆叠放置,容易对其内部的豆腐食品产生挤压,破坏豆腐食品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食品筐,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食品筐内放置食品的完好率。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品筐,包括筐体,所述筐体的底部采用镂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的周边底部具有若干个向下凸出的支撑脚,所述筐体的周边顶部具有与所述支撑脚对应的限位支撑槽,所述限位支撑槽位于所述支撑脚上方,所述限位支撑槽能够容纳所述支撑脚。其原理如下:本技术方案中的食品筐可以用于放置豆腐泡等食品,在使用时,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可将多个食品筐堆叠使用。相互堆叠时,最下层筐体上的支撑脚支撑在地上,保持最下层的框体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这样能够减少食品筐内的食品被污染,保证食品筐内的食品健康卫生;堆叠的相邻两个食品筐中,上方框体的支撑脚插入下方框体的限位支撑槽中,保证稳固可靠的支撑,同时两者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距离,有效防止下层框体内的食品被上层框体压坏;筐体的底部采用镂空结构便于通风,同时相邻两个食品筐之间也具有足够的气流通道,保证了通风效果,有效保障了食品筐内放置食品的完好率。在上述的食品筐中,所述筐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脚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筐体底部四个转角处。这样筐体正常使用时减少对其内部空间的干涉影响,而且保证多个筐体堆叠放置时受力均匀,更加平稳可靠。在上述的食品筐中,所述支撑脚和所述限位支撑槽均呈L型且位于相邻两个侧面上。在上述的食品筐中,所述支撑脚内部呈空心结构,所述支撑脚的底端卡接有端盖。这样轻量化、节省成本的同时,有效防止支撑脚内部积水或积累污垢。在上述的食品筐中,所述端盖侧面边沿具有能够嵌入所述支撑脚内部的围板和形变板;所述支撑脚的侧面上具有限位孔,所述形变板上具有能够嵌入所述限位孔的限位凸柱。进一步的,限位凸柱的端面具有倾斜的导向面,导向面斜向上设置。这样便于端盖与支撑脚的装配。在上述的食品筐中,所述筐体的侧面具有若干条形的栅栏,所述栅栏并排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栅栏之间具有通风间隙,所述栅栏的内侧面呈圆弧面。通过设置栅栏形成通风间隙便于通风,保证食品品质,通过在栅栏内侧面设置圆弧面,不但减少其对食品的破坏,而且有利于空气的流通。作为优选,栅栏形成的通风间隙呈竖向的矩形孔,多个通风间隙均匀间隔排布,这样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有效防止食品洒漏出去。作为替代方案,本技术方案中的栅栏及通风间隙也可以采用菱形、环形等形状结构代替,其原则是在保证气流正常流通的前提下避免食品漏出。在上述的食品筐中,所述筐体的外周面上固设有加强筋条。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筐体的支撑强度和承载力,便于多个框体相堆叠,减少占地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食品筐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中筐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通过支撑脚支撑在地上,保持最下层框体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这样能够减少食品筐内的食品被污染,保证食品筐内的食品健康卫生。2、本技术中多个食品筐堆叠使用时,上层框体的支撑脚插入相邻下层框体的限位支撑槽中,保证稳固可靠的支撑,同时两者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距离,有效防止下层框体内的食品被上层框体压坏。3、本技术中筐体的底部采用镂空结构便于通风,同时相邻两个食品筐之间也具有足够的气流通道,保证了通风效果,有效保障了食品筐内放置食品的完好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食品筐堆叠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食品筐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食品筐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筐体;11、支撑脚;11a、限位孔;12、限位支撑槽;13、端盖;13a、围板;13b、形变板;13c、限位凸柱;14、栅栏;15、加强筋条;16、通风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食品筐可以用于放置豆腐泡等食品,在使用时,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可将多个食品筐堆叠使用。如图1至图4所示,本食品筐包括筐体1,筐体1的底部采用镂空结构,筐体1的周边底部具有若干个向下凸出的支撑脚11,筐体1的周边顶部具有与支撑脚11一一对应的限位支撑槽12,限位支撑槽12位于支撑脚11正上方,限位支撑槽12的形状大小与支撑脚11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限位支撑槽12能容纳支撑脚11。具体来说,筐体1呈长方体结构,支撑脚11有四个且分别位于筐体1底部四个转角处;支撑脚11和限位支撑槽12均呈L型且位于相邻两个侧面上。如图2和图3所示,筐体1的侧面具有若干条形的栅栏14,栅栏14并排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栅栏14之间具有通风间隙16,栅栏14的内侧面呈圆弧面,栅栏14形成的通风间隙16呈竖向的矩形孔且均匀间隔排布。筐体1的外周面上固设有加强筋条15。相互堆叠时,最下层筐体1上的支撑脚11支撑在地上,保持最下层的框体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这样能够减少食品筐内的食品被污染,保证食品筐内的食品健康卫生;堆叠的相邻两个食品筐中,上方框体的支撑脚11插入下方框体的限位支撑槽12中,保证稳固可靠的支撑,同时两者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距离,有效防止下层框体内的食品被上层框体压坏;筐体1的底部采用镂空结构便于通风,同时相邻两个食品筐之间也具有足够的气流通道,保证了通风效果,有效保障了食品筐内放置食品的完好率。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支撑脚11内部呈空心结构,支撑脚11的底端卡接有端盖13;端盖13侧面边沿具有能够嵌入支撑脚11内部的围板13a和形变板13b;支撑脚11的侧面上具有限位孔11a,形变板13b上具有能够嵌入限位孔11a的限位凸柱13c。进一步的,限位凸柱13c的端面具有倾斜的导向面,导向面斜向上设置。这样便于端盖13与支撑脚11的装配。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筐,包括筐体(1),所述筐体(1)的底部采用镂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1)的周边底部具有若干个向下凸出的支撑脚(11),所述筐体(1)的周边顶部具有与所述支撑脚(11)对应的限位支撑槽(12),所述限位支撑槽(12)位于所述支撑脚(11)上方,所述限位支撑槽(12)能够容纳所述支撑脚(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筐,包括筐体(1),所述筐体(1)的底部采用镂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1)的周边底部具有若干个向下凸出的支撑脚(11),所述筐体(1)的周边顶部具有与所述支撑脚(11)对应的限位支撑槽(12),所述限位支撑槽(12)位于所述支撑脚(11)上方,所述限位支撑槽(12)能够容纳所述支撑脚(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脚(11)有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筐体(1)底部四个转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1)和所述限位支撑槽(12)均呈L型且位于相邻两个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食品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昌法林光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创发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