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全东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65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自卸车,大梁上设框架A,大梁上设框架B,大梁上设框架C,大梁上表面中部设框架D,大梁上表面前部设框架E,大梁上表面前端设框架F,框架A上表面设底板A,框架D上表面设底板D,框架E上表面设底板E,框架F上表面设底板F,框架A、框架B、框架C、框架D、框架E、框架F上分别配合设拨料组件,底板A上表面分别设弧形板A、弧形板B,底板B上表面分别设弧形板C、弧形板D,底板C上表面分别设弧形板E、弧形板F,底板D上表面分别设弧形板G、弧形板H,底板E上表面分别设弧形板U、弧形板V,底板F上表面设弧形板W。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卸货过程中不会侧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自卸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卸车,尤其涉及一种旋转自卸车。
技术介绍
自卸式半挂车适用于煤炭、矿石、建筑物料等散装零散货物的运输,自卸半挂车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非公路运输用的重型和超重型自卸挂车主要承担大型矿山、工程等运输任务,通常和挖掘机配套使用,另一类属于公路运输用的轻中型普通自卸挂车主要承担砂石、泥土、煤炭等松散货物运输,通常与装载机配套使用,目前现有的自卸式半挂车车厢采用侧翻和后翻自卸方式,自卸式半挂车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卸货容易侧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自卸车,解决了现有自卸式半挂车车厢采用侧翻和后翻自卸方式,自卸式半挂车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卸货容易侧翻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自卸车,包括车架1、大梁101、矩形凹槽A102、矩形凹槽B103、矩形凹槽C104、框架A2、底板A202、框架B3、圆弧形凹槽A301、底板B302、弓形板A303、框架C4、圆弧形凹槽B401、底板C402、弓形板B403、框架D5、圆弧形凹槽C501、底板D502、弓形板C503、框架E6、圆弧形凹槽D601、底板E602、弓形板D603、框架F7、圆弧形凹槽E701、底板F702、弓形板E703、拨料组件8、弧形板A9、弧形板B10、弧形板C11、弧形板D12、弧形板E13、弧形板F14、弧形板G15、弧形板H16、弧形板U17、弧形板V18、弧形板W19,车架1上的所述大梁101上从后向前依次开设矩形凹槽A102、矩形凹槽B103、矩形凹槽C104,且所述矩形凹槽A102、矩形凹槽B103、矩形凹槽C104在所述大梁101上从后向前阶梯设置,所述大梁101上的所述矩形凹槽A102上固定设置框架A2,所述大梁101上的所述矩形凹槽B103上固定设置框架B3,且所述框架B3下表面后部与所述框架A2上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B3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A301,所述大梁101上的所述矩形凹槽C104上固定设置框架C4,且所述框架C4下表面后部与所述框架B3上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C4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B401,所述大梁101上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框架D5,所述框架C4上表面前部与所述框架D5下表面后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D5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C501,所述大梁101上表面前部固定设置框架E6,所述框架D5上表面前部与所述框架E6下表面后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E6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D601,所述大梁101上表面前端固定设置框架F7,所述框架E6上表面前部与所述框架F7后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F7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E701,所述框架A2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A202,且所述底板A2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B3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B3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A303,所述框架B3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B302,所述底板B3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C4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B3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A3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C4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B403,所述框架C4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C402,所述底板C4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D5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C4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B4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D5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C503,所述框架D5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D502,所述底板D5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E6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D5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C5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E6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D603,所述框架E6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E602,所述底板E6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F7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E6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D6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F7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E703,所述框架F7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F702,所述底板F7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E703上表面固定连接,框架A2、框架B3、框架C4、框架D5、框架E6、框架F7上分别配合设置拨料组件8,所述拨料组件8包括连接板801、圆管A802、圆形凹槽A8021、滚珠A8022、内齿圈803、圆形凹槽B8031、圆形凹槽C8032、腔体A804、圆形凹槽D8041、滚珠B8042、圆管B805、油泵806、连接轴A807、齿轮A808、连接轴B809、齿轮B810、齿轮C811、连接轴C812、齿轮D813、齿轮E814、连接轴D815、齿轮F816、腔体B817、金字塔形拨料腔818,连接板801上表面固定设置圆管A802,所述圆管A802上表面开设圆形凹槽A8021,所述圆形凹槽A8021内放置多个滚珠A8022,内齿圈803下表面开设圆形凹槽B8031,所述内齿圈803上表面开设圆形凹槽C8032,所述滚珠A8022上部位于所述内齿圈803上的所述圆形凹槽B8031内,所述内齿圈803上配合设置腔体A804,所述腔体A804下表面开设圆形凹槽D8041,所述圆形凹槽D8041内放置多个滚珠B8042,所述滚珠B8042下部位于所述内齿圈803上的所述圆形凹槽C8032内,所述腔体A804外部旋转套设圆管B805,所述连接板801底部固定设置油泵806,且所述油泵806的主轴旋转贯穿所述连接板801,连接轴A807上部旋转贯穿所述腔体A804,所述连接轴A807中部贯穿固定设置齿轮A808,连接轴B809、连接轴C812分别旋转贯穿所述连接板801、腔体A804,所述连接轴B809中部贯穿固定设置齿轮B810,所述齿轮B810与所述齿轮A808啮合,所述连接轴B809下部贯穿固定设置齿轮C811,所述连接轴C812中部贯穿固定设置齿轮E814,所述连接轴C812下部贯穿固定设置齿轮D813,所述齿轮D813与所述齿轮C811啮合,连接轴D815上部旋转贯穿所述腔体A804,且所述连接轴D815下端位于所述齿轮D813上侧,所述连接轴D815上贯穿固定设置齿轮F816,所述齿轮F816与所述齿轮E814啮合,所述圆管B805上表面固定设置腔体B817,所述腔体B817上固定设置金字塔形拨料腔818,所述框架A2上配合的所述拨料组件8上的所述油泵806、连接板801、圆管A802固定嵌入框架A2,且所述内齿圈803、圆管B805分别与所述底板A202旋转连接,所述底板A202上侧的所述金字塔形拨料腔818下边缘与所述底板A202间隙配合,所述底板A202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弧形板A9、弧形板B10,所述弧形板A9、弧形板B10前侧面下部分别与所述弓形板A303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弓形板A303、弧形板A9、弧形板B10同心设置,所述底板A202上侧的所述金字塔形拨料腔818外端分别与所述弓形板A303、弧形板A9、弧形板B10间隙配合,所述框架B3上配合的所述拨料组件8上的所述油泵806、连接板801、圆管A802固定嵌入框架B3,且所述内齿圈803、圆管B805分别与所述底板B302旋转连接,所述底板B302上侧的所述金字塔形拨料腔818下边缘与所述底板B302间隙配合,所述底板B302上表面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大梁(101)、矩形凹槽A(102)、矩形凹槽B(103)、矩形凹槽C(104)、框架A(2)、底板A(202)、框架B(3)、圆弧形凹槽A(301)、底板B(302)、弓形板A(303)、框架C(4)、圆弧形凹槽B(401)、底板C(402)、弓形板B(403)、框架D(5)、圆弧形凹槽C(501)、底板D(502)、弓形板C(503)、框架E(6)、圆弧形凹槽D(601)、底板E(602)、弓形板D(603)、框架F(7)、圆弧形凹槽E(701)、底板F(702)、弓形板E(703)、拨料组件(8)、弧形板A(9)、弧形板B(10)、弧形板C(11)、弧形板D(12)、弧形板E(13)、弧形板F(14)、弧形板G(15)、弧形板H(16)、弧形板U(17)、弧形板V(18)、弧形板W(19),车架(1)上的所述大梁(101)上从后向前依次开设矩形凹槽A(102)、矩形凹槽B(103)、矩形凹槽C(104),且所述矩形凹槽A(102)、矩形凹槽B(103)、矩形凹槽C(104)在所述大梁(101)上从后向前阶梯设置,所述大梁(101)上的所述矩形凹槽A(102)上固定设置框架A(2),所述大梁(101)上的所述矩形凹槽B(103)上固定设置框架B(3),且所述框架B(3)下表面后部与所述框架A(2)上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B(3)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A(301),所述大梁(101)上的所述矩形凹槽C(104)上固定设置框架C(4),且所述框架C(4)下表面后部与所述框架B(3)上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C(4)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B(401),所述大梁(101)上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框架D(5),所述框架C(4)上表面前部与所述框架D(5)下表面后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D(5)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C(501),所述大梁(101)上表面前部固定设置框架E(6),所述框架D(5)上表面前部与所述框架E(6)下表面后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E(6)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D(601),所述大梁(101)上表面前端固定设置框架F(7),所述框架E(6)上表面前部与所述框架F(7)后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F(7)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E(701),所述框架A(2)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A(202),且所述底板A(2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B(3)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B(3)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A(303),所述框架B(3)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B(302),所述底板B(3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C(4)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B(3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A(3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C(4)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B(403),所述框架C(4)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C(402),所述底板C(4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D(5)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C(4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B(4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D(5)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C(503),所述框架D(5)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D(502),所述底板D(5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E(6)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D(5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C(5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E(6)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D(603),所述框架E(6)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E(602),所述底板E(6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F(7)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E(6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D(6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F(7)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E(703),所述框架F(7)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F(702),所述底板F(7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E(703)上表面固定连接,框架A(2)、框架B(3)、框架C(4)、框架D(5)、框架E(6)、框架F(7)上分别配合设置拨料组件(8),所述拨料组件(8)包括连接板(801)、圆管A(802)、圆形凹槽A(8021)、滚珠A(8022)、内齿圈(803)、圆形凹槽B(8031)、圆形凹槽C(8032)、腔体A(804)、圆形凹槽D(8041)、滚珠B(8042)、圆管B(805)、油泵(806)、连接轴A(807)、齿轮A(808)、连接轴B(809)、齿轮B(810)、齿轮C(811)、连接轴C(812)、齿轮D(813)、齿轮E(814)、连接轴D(815)、齿轮F(816)、腔体B(817)、金字塔形拨料腔(818),连接板(801)上表面固定设置圆管A(802),所述圆管A(802)上表面开设圆形凹槽A(8021),所述圆形凹槽A(8021)内放置多个滚珠A(8022),内齿圈(803)下表面开设圆形凹槽B(8031),所述内齿圈(803)上表面开设圆形凹槽C(803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大梁(101)、矩形凹槽A(102)、矩形凹槽B(103)、矩形凹槽C(104)、框架A(2)、底板A(202)、框架B(3)、圆弧形凹槽A(301)、底板B(302)、弓形板A(303)、框架C(4)、圆弧形凹槽B(401)、底板C(402)、弓形板B(403)、框架D(5)、圆弧形凹槽C(501)、底板D(502)、弓形板C(503)、框架E(6)、圆弧形凹槽D(601)、底板E(602)、弓形板D(603)、框架F(7)、圆弧形凹槽E(701)、底板F(702)、弓形板E(703)、拨料组件(8)、弧形板A(9)、弧形板B(10)、弧形板C(11)、弧形板D(12)、弧形板E(13)、弧形板F(14)、弧形板G(15)、弧形板H(16)、弧形板U(17)、弧形板V(18)、弧形板W(19),车架(1)上的所述大梁(101)上从后向前依次开设矩形凹槽A(102)、矩形凹槽B(103)、矩形凹槽C(104),且所述矩形凹槽A(102)、矩形凹槽B(103)、矩形凹槽C(104)在所述大梁(101)上从后向前阶梯设置,所述大梁(101)上的所述矩形凹槽A(102)上固定设置框架A(2),所述大梁(101)上的所述矩形凹槽B(103)上固定设置框架B(3),且所述框架B(3)下表面后部与所述框架A(2)上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B(3)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A(301),所述大梁(101)上的所述矩形凹槽C(104)上固定设置框架C(4),且所述框架C(4)下表面后部与所述框架B(3)上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C(4)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B(401),所述大梁(101)上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框架D(5),所述框架C(4)上表面前部与所述框架D(5)下表面后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D(5)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C(501),所述大梁(101)上表面前部固定设置框架E(6),所述框架D(5)上表面前部与所述框架E(6)下表面后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E(6)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D(601),所述大梁(101)上表面前端固定设置框架F(7),所述框架E(6)上表面前部与所述框架F(7)后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F(7)后部居中开设圆弧形凹槽E(701),所述框架A(2)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A(202),且所述底板A(2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B(3)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B(3)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A(303),所述框架B(3)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B(302),所述底板B(3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C(4)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B(3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A(3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C(4)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B(403),所述框架C(4)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C(402),所述底板C(4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D(5)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C(4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B(4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D(5)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C(503),所述框架D(5)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D(502),所述底板D(5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E(6)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D(5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C(5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E(6)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D(603),所述框架E(6)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E(602),所述底板E(602)前侧壁与所述框架F(7)后侧壁下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E(6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D(6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F(7)后侧壁固定设置弓形板E(703),所述框架F(7)上表面固定设置底板F(702),所述底板F(702)下表面后端与所述弓形板E(703)上表面固定连接,框架A(2)、框架B(3)、框架C(4)、框架D(5)、框架E(6)、框架F(7)上分别配合设置拨料组件(8),所述拨料组件(8)包括连接板(801)、圆管A(802)、圆形凹槽A(8021)、滚珠A(8022)、内齿圈(803)、圆形凹槽B(8031)、圆形凹槽C(8032)、腔体A(804)、圆形凹槽D(8041)、滚珠B(8042)、圆管B(805)、油泵(806)、连接轴A(807)、齿轮A(808)、连接轴B(809)、齿轮B(810)、齿轮C(811)、连接轴C(812)、齿轮D(813)、齿轮E(814)、连接轴D(815)、齿轮F(816)、腔体B(817)、金字塔形拨料腔(818),连接板(801)上表面固定设置圆管A(802),所述圆管A(802)上表面开设圆形凹槽A(8021),所述圆形凹槽A(8021)内放置多个滚珠A(8022),内齿圈(803)下表面开设圆形凹槽B(8031),所述内齿圈(803)上表面开设圆形凹槽C(8032),所述滚珠A(8022)上部位于所述内齿圈(803)上的所述圆形凹槽B(8031)内,所述内齿圈(803)上配合设置腔体A(804),所述腔体A(804)下表面开设圆形凹槽D(8041),所述圆形凹槽D(8041)内放置多个滚珠B(8042),所述滚珠B(8042)下部位于所述内齿圈(803)上的所述圆形凹槽C(8032)内,所述腔体A(804)外部旋转套设圆管B(805),所述连接板(801)底部固定设置油泵(806),且所述油泵(806)的主轴旋转贯穿所述连接板(801),连接轴A(807)上部旋转贯穿所述腔体A(804),所述连接轴A(807)中部贯穿固定设置齿轮A(808),连接轴B(809)、连接轴C(812)分别旋转贯穿所述连接板(801)、腔体A(804),所述连接轴B(809)中部贯穿固定设置齿轮B(810),所述齿轮B(810)与所述齿轮A(808)啮合,所述连接轴B(809)下部贯穿固定设置齿轮C(811),所述连接轴C(812)中部贯穿固定设置齿轮E(814),所述连接轴C(812)下部贯穿固定设置齿轮D(813),所述齿轮D(813)与所述齿轮C(811)啮合,连接轴D(815)上部旋转贯穿所述腔体A(804),且所述连接轴D(815)下端位于所述齿轮D(813)上侧,所述连接轴D(815)上贯穿固定设置齿轮F(816),所述齿轮F(816)与所述齿轮E(814)啮合,所述圆管B(805)上表面固定设置腔体B(817),所述腔体B(817)上固定设置金字塔形拨料腔(818),所述框架A(2)上配合的所述拨料组件(8)上的所述油泵(806)、连接板(801)、圆管A(802)固定嵌入框架A(2),且所述内齿圈(803)、圆管B(805)分别与所述底板A(202)旋转连接,所述底板A(202)上侧的所述金字塔形拨料腔(818)下边缘与所述底板A(202)间隙配合,所述底板A(202)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弧形板A(9)、弧形板B(10),所述弧形板A(9)、弧形板B(10)前侧面下部分别与所述弓形板A(303)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弓形板A(303)、弧形板A(9)、弧形板B(10)同心设置,所述底板A(202)上侧的所述金字塔形拨料腔(818)外端分别与所述弓形板A(303)、弧形板A(9)、弧形板B(10)间隙配合,所述框架B(3)上配合的所述拨料组件(8)上的所述油泵(806)、连接板(801)、圆管A(802)固定嵌入框架B(3),且所述内齿圈(803)、圆管B(805)分别与所述底板B(302)旋转连接,所述底板B(302)上侧的所述金字塔形拨料腔(818)下边缘与所述底板B(302)间隙配合,所述底板B(302)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弧形板C(11)、弧形板D(12),所述弧形板C(11)、弧形板D(12)前侧面下部分别与所述弓形板B(403)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弓形板B(403)、弧形板C(11)、弧形板D(12)同心设置,所述底板B(302)上侧的所述金字塔形拨料腔(818)外端分别与所述弓形板B(403)、弧形板C(11)、弧形板D(12)间隙配合,所述框架C(4)上配合的所述拨料组件(8)上的所述油泵(806)、连接板(801)、圆管A(802)固定嵌入框架C(4),且所述内齿圈(803)、圆管B(805)分别与所述底板C(402)旋转连接,所述底板C(402)上侧的所述金字塔形拨料腔(818)下边缘与所述底板C(402)间隙配合,所述底板C(402)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弧形板E(13)、弧形板F(14),所述弧形板E(13)、弧形板F(14)前侧面下部分别与所述弓形板C(503)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弓形板C(503)、弧形板E(13)、弧形板F(14)同心设置,所述底板C(402)上侧的所述金字塔形拨料腔(818)外端分别与所述弓形板C(503)、弧形板E(13)、弧形板F(14)间隙配合,所述框架D(5)上配合的所述拨料组件(8)上的所述油泵(806)、连接板(801)、圆管A(802)固定嵌入框架D(5),且所述内齿圈(803)、圆管B(805)分别与所述底板D(502)旋转连接,所述底板D(502)上侧的所述金字塔形拨料腔(818)下边缘与所述底板D(502)间隙配合,所述底板D(502)上表面分别固定设置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锋
申请(专利权)人:刘全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