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的除雾装置及除雾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65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的除雾装置及除雾方法,涉及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的技术领域。该除雾装置包括:吹风扇,设置于传感器的处理单元一端且出风一侧朝向处理单元;扰流板,设置于处理单元两侧以形成吹风扇的出风导风槽,且导风槽的出风口位于处理单元的另一端以使吹风扇的出风经处理单元加热;通风管,进风口和导风槽的出风口连接,出风口处设置传感器的待除雾镜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除雾的低能耗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的除雾装置及除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的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的除雾装置及除雾方法。
技术介绍
无人车,又称无人驾驶车辆或自动驾驶车辆,是一种在各种传感器的辅助下无需驾驶员驾驶的车辆。现有无人车在使用过程中会受治于很多条件,这些条件的存在大多数源于传感器,其中之一就是传感器的镜面起雾问题,具体包括传感器内与相机镜头有关玻璃的起雾问题,例如,相机外设防水玻璃的起雾问题。由于受无人车低能耗等诸多要求的限制,目前的所有无人车对传感器镜面起雾问题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仅仅是采用镜面上贴设疏水性薄膜的方法进行防雾化。因而,亟需一种适用于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除雾的低能耗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的除雾装置及除雾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的除雾装置,包括:吹风扇,设置于传感器的处理单元一端且出风一侧朝向所述处理单元;扰流板,设置于所述处理单元两侧以形成针对所述吹风扇出风的导风槽,且所述导风槽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处理单元的另一端以使所述吹风扇的出风经所述处理单元加热;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进风口和所述导风槽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处设置所述传感器的待除雾镜面。可选地,所述除雾装置还包括抽风扇,所述抽风扇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导风槽内且位于所述处理单元的另一端而作为所述导风槽的出风口。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固设在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固设在所述无人车上;所述吹风扇、所述扰流板和所述抽风扇皆固设在所述承载板上。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固设在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安装在所述无人车上的第一位置;所述待除雾镜面安装在所述无人车上的第二位置;所述通风管在所述无人车内沿预设线路从所述第一位置延伸到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预设线路为经风流仿真确定的所述通风管内不产生涡流的线路。可选地,所述传感器中固定所述待除雾镜面的部件为耐高温部件;和/或,所述传感器中固定所述待除雾镜面的部件和所述待除雾镜面通过耐高温胶进行粘接。可选地,所述通风管的进风口设置有吸水器。可选地,所述除雾装置还包括:雾气感应器,邻接所述待除雾镜面安装,用于根据所述待除雾镜面的结雾厚度生成除雾信号;温度感应器,邻接所述处理单元安装,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单元的温度生成降温信号;控制器,与所述雾气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以及所述吹风扇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除雾信号和所述降温信号控制所述吹风扇的风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的除雾方法,包括:通过吹风扇取将自然空气送入导风槽内;通过置于所述导风槽内的处理单元对流经所述导风槽的气流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处理单元为所述传感器的处理器;通过通风管将所述导风槽内加热后的气流通向所述传感器的待除雾镜面。可选地,所述除雾方法还包括:通过风流仿真从多条候选线路中确定所述通风管的布置线路以使所述通风管内不产生涡流,其中,所述候选线路为所述无人车内允许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布置的线路;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导风槽的出风口在所述无人车上所处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待除雾镜面在所述无人车上的安装位置。可选地,通过所述吹风扇取风源于自然空气并送进所述导风槽内,包括:获取除雾信号,所述除雾信号为根据所述待除雾镜面的结雾厚度生成的信号;获取降温信号,所述降温信号为根据所述处理单元的温度生成的信号;根据所述除雾信号和所述降温信号确定所述吹风扇的风速,并通过所述吹风扇以所述风速取风源于自然空气并送进所述导风槽内。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处理单元为传感器的处理器(即传感器内运行的核心部件),发热为处理单元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因而,处理单元加热的气流实现传感器镜面除雾的能耗是通过传感器自身供应,属于热量内循环利用且为废热量的回收再利用,对于传感器整体来说具有低能耗的优点;(2)对于传感器的处理单元来说,温度升高后运行性能会受到影响,且长期工作于高温条件下自身使用寿命还会受到影响,因而气流带走处理单元产生的热量还对处理单元具有不可忽略的有利影响;(3)通风管将导风槽内加热后的气流通向传感器的待除雾镜面,这不仅会使待除雾镜面在热传导的作用下升温而无法结雾;甚至对于已结雾或有水滴的镜面来说,加热后气流的作用会使水雾乃至水滴迅速气化而消除,因而具有去水雾效果更好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参照以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除雾装置的使用环境;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除雾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除雾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中通风管的理想风道走向示意图;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除雾方法的流程图;图6示出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吹风扇取风源于自然空气并送进导风槽内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图1所示为自动行进的一辆无人车100,该自动行进过程得以平稳完成的重要原因在于无人车100上安装的多种传感器,传感器作为一个感测部件需要包括探测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探测单元用于探测无人车100的周围环境信息,常见的探测单元例如有能够进行图像拍摄的相机;处理单元用于将探测单元探测到的周围环境信息经过高速处理以得到无人车100上控制器识别的信号,具体处理过程包括读、写以及计算等过程,常见的处理单元例如有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简称MCU)。现有的无人车100在使用过程中会受治于很多条件,例如时速不得超过一个较小的阈值,而这一较小时速阈值的设置原因在于相机外设防水玻璃起雾而致使相机无法拍清楚较远地方的境况。针对相机外设防水玻璃起雾的问题,由于受无人车低能耗等诸多要求的限制,目前的所有无人车仅仅是采用镜面上贴设疏水性薄膜的方法进行防雾化,这种除雾方法仍然会使防水玻璃镜面挂上小水滴。针对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除雾的低能耗装置及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除雾净化效果。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除雾的装置及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图2所示为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的除雾装置200。参照图2,除雾装置200包括:吹风扇210,设置于传感器的处理单元110一端(即沿y轴正半轴方向的一端)且出风一侧朝向处理单元110;扰流板220,设置于处理单元110两侧以形成针对吹风扇210出风的导风槽,且导风槽的出风口B2位于处理单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吹风扇,设置于传感器的处理单元一端且出风一侧朝向所述处理单元;/n扰流板,设置于所述处理单元两侧以形成针对所述吹风扇出风的导风槽,且所述导风槽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处理单元的另一端以使所述吹风扇的出风经所述处理单元加热;/n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进风口和所述导风槽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处设置所述传感器的待除雾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车内传感器镜面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吹风扇,设置于传感器的处理单元一端且出风一侧朝向所述处理单元;
扰流板,设置于所述处理单元两侧以形成针对所述吹风扇出风的导风槽,且所述导风槽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处理单元的另一端以使所述吹风扇的出风经所述处理单元加热;
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进风口和所述导风槽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处设置所述传感器的待除雾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风扇,所述抽风扇的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导风槽内且位于所述处理单元的另一端而作为所述导风槽的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管为采用保温材质制成的通风管道;
或者,所述通风管外套设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固设在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安装在所述无人车上的第一位置;
所述待除雾镜面安装在所述无人车上的第二位置;
所述通风管在所述无人车内沿预设线路从所述第一位置延伸到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预设线路为经风流仿真确定的所述通风管内不产生涡流的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中固定所述待除雾镜面的部件为耐高温部件;
和/或,所述传感器中固定所述待除雾镜面的部件和所述待除雾镜面通过耐高温胶进行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的进风口设置有吸水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凯
申请(专利权)人:新石器慧义知行智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