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52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内侧壁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支撑体内顶部远离第二凹槽侧固定连接有投影幕布,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黑板,所述第一黑板外侧设置有第一外嵌体,所述第一外嵌体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两个黑板之间设置有转动装置,通过转动装置的转动柱进行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第一黑板和第二黑板的配合齿相啮合,即带动第一黑板和第二黑板分别沿着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进行滑动,将较高黑板切换至底处,便于传授知识和进行互动,转动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互动教学提供了基础,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教育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
技术介绍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学生不知道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新知识、新事物,需要对现有的影视、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再进行介绍达到互动的目的;同时在现有的教学中,经常出现黑板不够展示,需要擦掉一些重要的信息来填充新信息的情况,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内侧壁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支撑体内顶部远离第二凹槽侧固定连接有投影幕布,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黑板,所述第一黑板外侧设置有第一外嵌体,所述第一外嵌体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嵌体靠近转动装置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齿,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黑板,所述第二黑板外侧设置有第二外嵌体,所述第二外嵌体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嵌体靠近转动装置侧设置有第二配合齿。r>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呈平行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与支撑体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齿轮,且两个两个齿轮均靠近支撑体侧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外嵌体侧壁的第一配合齿与转动柱的两个齿轮相啮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外嵌体侧壁的第二配合齿与转动柱的两个齿轮相啮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投影幕布的一侧壁与支撑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支撑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黑板和第二黑板,通过设置有两个黑板,增大黑板的使用面积,确保黑板可以承载更多的知识,防止黑板出现不够展示,需要擦掉一些重要的信息来填充新信息的情况,即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同时在两个黑板之间设置有转动装置,通过转动装置的转动柱进行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第一黑板和第二黑板的配合齿相啮合,即带动第一黑板和第二黑板分别沿着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进行滑动,将较高黑板切换至底处,便于传授知识和进行互动,转动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技术给互动教学提供了基础,值得大力推广。2、本技术考虑到现有的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新知识、新事物,需要对现有的影视、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故在支撑体内顶部设置有投影幕布,占用较小的黑板空间,投影幕布给教学带来便利,强化互动的质量,适合教育教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2-A处放大图。图例说明:1、支撑体;11、投影幕布;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2、第一黑板;21、第一外嵌体;22、第一配合齿;3、第二黑板;31、第二外嵌体;32、第二配合齿;4、齿轮;41、转动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包括支撑体1,支撑体1用于承载内部装置,支撑体1内侧壁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分别用于放置第一黑板2和第二黑板3,支撑体1内顶部远离第二凹槽13侧固定连接有投影幕布11,投影幕布11占用空间较小,用于将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新知识、新事物,通过影视、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便于学习者进行理解学习,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互动带来基础,第一凹槽12与第二凹槽13之间设置有转动装置,第一凹槽12内设置有第一黑板2,第一黑板2外侧设置有第一外嵌体21,第一外嵌体21与第一凹槽12滑动连接,第一外嵌体21靠近转动装置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齿22,第一配合齿22用于与转动装置进行啮合,通过转动装置可以带动第一黑板2和第二黑板3滑动,第二凹槽13内设置有第二黑板3,第二黑板3外侧设置有第二外嵌体31,第二外嵌体31与第二凹槽13滑动连接,第二外嵌体31靠近转动装置侧设置有第二配合齿32,在支撑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黑板2和第二黑板3,通过设置有两个黑板,增大黑板的使用面积,确保黑板可以承载更多的知识,防止黑板出现不够展示,需要擦掉一些重要的信息来填充新信息的情况,即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呈平行设置,确保了第一黑板2和第二黑板3的滑动轨迹。转动装置包括转动柱41,转动柱41与支撑体1侧壁转动连接,转动柱41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齿轮4,且两个两个齿轮4均靠近支撑体1侧壁。第一外嵌体21侧壁的第一配合齿22与转动柱41的两个齿轮4相啮合。第二外嵌体31侧壁的第二配合齿32与转动柱41的两个齿轮4相啮合,通过转动装置的转动柱41进行转动,带动齿轮4转动,齿轮4与第一黑板2和第二黑板3的配合齿相啮合,即带动第一黑板2和第二黑板3分别沿着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进行滑动,将较高黑板切换至底处,便于传授知识和进行互动,转动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技术给互动教学提供了基础,值得大力推广。投影幕布11的一侧壁与支撑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确定投影幕布11的位置,且投影幕布11占用较小的面积。工作原理:首先在第二黑板3处书写,待书写完成后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包括支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内侧壁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所述支撑体(1)内顶部远离第二凹槽(13)侧固定连接有投影幕布(11),所述第一凹槽(12)与第二凹槽(13)之间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第一凹槽(12)内设置有第一黑板(2),所述第一黑板(2)外侧设置有第一外嵌体(21),所述第一外嵌体(21)与第一凹槽(1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嵌体(21)靠近转动装置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齿(22),所述第二凹槽(13)内设置有第二黑板(3),所述第二黑板(3)外侧设置有第二外嵌体(31),所述第二外嵌体(31)与第二凹槽(1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嵌体(31)靠近转动装置侧设置有第二配合齿(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包括支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内侧壁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所述支撑体(1)内顶部远离第二凹槽(13)侧固定连接有投影幕布(11),所述第一凹槽(12)与第二凹槽(13)之间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第一凹槽(12)内设置有第一黑板(2),所述第一黑板(2)外侧设置有第一外嵌体(21),所述第一外嵌体(21)与第一凹槽(1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嵌体(21)靠近转动装置侧设置有第一配合齿(22),所述第二凹槽(13)内设置有第二黑板(3),所述第二黑板(3)外侧设置有第二外嵌体(31),所述第二外嵌体(31)与第二凹槽(1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嵌体(31)靠近转动装置侧设置有第二配合齿(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育教学互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运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恒越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