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39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3
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包括:切料箱、模具、刀盘、切粒电机和集料箱;切料箱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模具固定在进料口处,模具具有一朝向刀盘的圆形出料面,圆形出料面上开设有多组模具孔组,每组模具孔组包括多个模具孔,各组模具孔组中的模具孔均沿着圆形出料面的径向分布;切粒电机设置在切料箱的一侧,切粒电机的输出端与刀盘驱动连接,刀盘转动设置于切料箱内,刀盘与模具相对设置,刀盘上设置有多个刀座,刀座的数量与模具孔组的组数一一对应,每一刀座上均设置有第一刀片;集料箱与出料口对齐设置,通过多个第一刀片同时对每组模具孔组出来的TPE材料进行切割操作,能够使得TPE材料的切粒大小均一,提高了TPE材料的切粒大小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
本技术涉及TPE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
技术介绍
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又称人造橡胶或合成橡胶,具有高强度,高回弹性,可注塑加工的特征,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和吹塑等加工方式生产,水口边角粉碎后100%直接二次使用,应用范围广泛,环保无毒安全,有优良的着色性。现有的TPE水下切粒装置大都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TPE材料的切粒大小不一,因此亟需设计一种TPE颗粒水下切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的切粒大小的均匀性,因此,提供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包括:切料箱、模具、刀盘、切粒电机和集料箱;所述切料箱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模具固定在所述进料口处,所述模具具有一朝向所述刀盘的圆形出料面,所述圆形出料面上开设有多组模具孔组,每组所述模具孔组包括多个模具孔,各组所述模具孔组中的所述模具孔均沿着所述圆形出料面的径向分布;所述切粒电机设置在所述切料箱的一侧,所述切粒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刀盘驱动连接,所述刀盘转动设置于所述切料箱内,所述刀盘与所述模具相对设置,所述刀盘上设置有多个刀座,所述刀座的数量与所述模具孔组的组数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刀座上均设置有第一刀片;所述集料箱与所述出料口对齐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每一组所述模具孔组上的所述模具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圆形出料面上的一半径重合,且任意两组相邻的所述模具孔组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相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盘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每个所述刀座上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刀盘上的一半径重合,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刀座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相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刀片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刀盘上的一半径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刀盘上相邻两个所述刀座之间均设置有盘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刀座上均设置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的刀刃朝向与所述第二刀片的刀刃朝向相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片的长度与每组所述模具孔组的排列长度相适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刀片的长度与每组所述模具孔组的排列长度相适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孔贯穿所述模具,所述模具孔的形状为圆柱体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进行TPE切粒时,熔融状态的TPE材料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模具中,继而进入所述切料箱内,由于所述模具上设置有多组模具孔组,每组所述模具孔组中的所述模具孔均沿着所述圆形出料面的径向分布,且所述刀盘与所述模具相对设置,所述刀盘上相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刀片,所述切粒电机带动多个所述第一刀片同时转动,对从所述模具孔进入所述切料箱内的TPE材料不停地进行切割操作,该TPE水下切粒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方便,且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刀片同时对从每组所述模具孔组出来的TPE材料进行切割操作,能够使得TPE材料的切粒大小均一,提高了TPE材料的切粒大小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模具的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刀盘的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图1中的A-A’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0、切料箱;110、进料口;120、出料口;200、模具;210、模具孔;300、切粒电机;400、刀盘;500、刀座;510、第一刀片;520、第二刀片;600、集料箱。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包括:切料箱100、模具200、刀盘400、切粒电机300和集料箱600;所述切料箱100上开设有进料口110和出料口120,所述模具200固定在所述进料口110处,所述模具200具有一朝向所述刀盘400的圆形出料面,所述圆形出料面开设有多组模具孔组,每组所述模具孔组包括多个模具孔210,各组的所述模具孔组的所述模具孔210均沿着所述圆形出料面的径向分布;所述切粒电机300设置在所述切料箱100的一侧,所述切粒电机300的输出端与所述刀盘400驱动连接,所述刀盘400转动设置于所述切料箱100内,所述刀盘400与所述模具200相对设置,所述刀盘400上设置有多个刀座500,所述刀座500的数量与所述模具孔组的组数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刀座500上均设置有第一刀片510;所述集料箱600与所述出料口120对齐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料箱100的形状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状,所述进料口110设置在所述切料箱100的侧面上,所述进料口110贯穿所述切料箱100,即所述进料口110与所述切料箱100连通,所述进料口110的形状为圆形,相应地,所述模具200的形状与所述进料口110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模具200固定在所述进料口110上,所述模具200贯穿整个所述进料口110,从而部分所述模具200设置在所述切料箱100内,所述模具200上均匀设置有多组所述模具孔组,各组所述模具孔组均匀排列在所述圆形出料面上,且每一组所述模具孔组中的所述模具孔210均沿着所述圆形出料面的一半径径向分布,每一所述模具孔210贯穿所述模具200,每一所述模具孔21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这样,所述模具孔210的形状为圆柱体状,所述模具孔组的组数和每组所述模具孔组中所述模具孔210的个数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调整,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粒电机300固定在所述切料箱100的一侧上,所述切料箱100上与所述进料口110相对的一面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切料箱100,所述切粒电机300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固定孔延伸至所述切料箱100内,且所述切粒电机300的输出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刀盘400,所述刀盘400与所述模具200相对设置,所述刀盘400与所述模具200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所需TPE材料的切粒长度进行调整,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盘400上设置有多个刀座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料箱、模具、刀盘、切粒电机和集料箱;/n所述切料箱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模具固定在所述进料口处,所述模具具有一朝向所述刀盘的圆形出料面,所述圆形出料面上开设有多组模具孔组,每组所述模具孔组包括多个模具孔,各组所述模具孔组中的所述模具孔均沿着所述圆形出料面的径向分布;/n所述切粒电机设置在所述切料箱的一侧,所述切粒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刀盘驱动连接,所述刀盘转动设置于所述切料箱内,所述刀盘与所述模具相对设置,所述刀盘上设置有多个刀座,所述刀座的数量与所述模具孔组的组数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刀座上均设置有第一刀片;/n所述集料箱与所述出料口对齐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料箱、模具、刀盘、切粒电机和集料箱;
所述切料箱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模具固定在所述进料口处,所述模具具有一朝向所述刀盘的圆形出料面,所述圆形出料面上开设有多组模具孔组,每组所述模具孔组包括多个模具孔,各组所述模具孔组中的所述模具孔均沿着所述圆形出料面的径向分布;
所述切粒电机设置在所述切料箱的一侧,所述切粒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刀盘驱动连接,所述刀盘转动设置于所述切料箱内,所述刀盘与所述模具相对设置,所述刀盘上设置有多个刀座,所述刀座的数量与所述模具孔组的组数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刀座上均设置有第一刀片;
所述集料箱与所述出料口对齐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每一组所述模具孔组上的所述模具孔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圆形出料面上的一半径重合,且任意两组相邻的所述模具孔组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TPE水下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的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定春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中塑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