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99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缆折弯装置,其包括底座、固定组件及设于固定组件一侧的折弯组件,折弯组件包括连接在底座上的圆辊、可转动地安装在圆辊侧部的连杆、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杆上的压辊及驱动连杆转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与圆辊的中轴线同轴设置,连杆包括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固定杆、可活动地插设于固定杆内的活动杆及可伸缩地设于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的弹性件,压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杆上,活动杆的侧壁上可伸缩地设置有插销,固定杆上开设有与插销配合的插孔,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板及设于支撑板上的螺柱,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螺柱的一端可伸入至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缆折弯装置,实现了平滑过渡折弯,且适用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
,特别地,涉及一种电缆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安装过程中,为了满足特定使用需求,通常需要将一定长度电缆的一端折弯成平滑过渡的圆弧。目前电缆端部的折弯操作通常为人为手动操作,具体地,用户握住钢丝钳,钢丝钳的钳口夹住电缆的端部,然后转动钢丝钳将电缆折弯,该折弯方式无法保证电缆的端部形成的弧度平滑过渡,从而影响电缆的安装,尤其是,当电缆的长度较短时,在折弯电缆时,用户很难徒手将电缆的另一端固定住,折弯难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折弯质量高、折弯难度小且适用性广的电缆折弯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折弯装置,所述电缆折弯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组件及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一侧的折弯组件,所述折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圆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圆辊侧部的连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杆上的压辊及驱动所述连杆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与所述圆辊的中轴线同轴设置,所述连杆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固定杆、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固定杆内的活动杆及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杆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压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活动杆上,所述活动杆的侧壁上可伸缩地设置有插销,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插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板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螺柱,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柱的一端可伸入至所述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所述圆辊的轴向贯穿所述圆辊相对的两端面,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对所述圆辊可转动,所述连杆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圆辊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杆均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顶部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活动杆的下端插入至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壁连接并弹性抵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的下端连接并弹性抵持。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插销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插销与所述凹槽的槽底壁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上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插销可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弹力作用下插入至所述插孔内。进一步地,所述圆辊的外周面上环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压辊的外周面上环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圆辊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嵌设在所述圆辊的内部,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压辊相对的两端凸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杆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电缆折弯装置,压辊围绕圆辊的中轴线转动时,使得电缆沿圆辊的圆弧面发生折弯,保证了电缆能够被平滑过渡折弯,折弯质量高,同时,通过调整压辊与圆辊之间的间隙大小,可满足对于不同粗细电缆的折弯需求,适用性广,另外,通过螺柱对电缆的抵持作用实现电缆的固定,与传统折弯方式相比,降低了折弯难度,节省了劳动力,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缆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缆折弯装置沿A-A的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电缆折弯装置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所示电缆折弯装置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缆,10、底座,20、折弯组件,21、圆辊,211、第一限位槽,22、连杆,221、固定杆,2211、收容槽,2212、插孔,222、活动杆,2221、凹槽,2222、插销,2223、弹性部件,223、弹性件,23、压辊,231、第二限位槽,232、转轴,24、电机,241、轴承,30、固定组件,31、支撑板,311、通孔,32、螺柱。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折弯装置,用于折弯电缆1,该电缆折弯装置包括底座10以及安装在底座10上的折弯组件20和固定组件30,折弯组件20设置在固定组件30的一侧,使用时,电缆1被固定组件30固定后在折弯组件20的作用下被折弯。折弯组件20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0上的圆辊21、可转动地安装在圆辊21侧部的连杆22、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杆22上的压辊23以及驱动连杆22转动的电机24,电机24通过支架(图未示出)与底座10固定连接,电机24的输出轴的中轴线与圆辊21的中轴线同轴设置。具体地,圆辊21大致呈圆柱状结构,电机24安装在圆辊21的一侧,电机24的输出轴沿圆辊21的轴向贯穿圆辊21相对的两端面,且电机24的输出轴相对圆辊21可转动。为了提升电机24的输出轴的连接强度以及便于电机24顺畅转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与圆辊21之间设置有轴承241,其中,轴承241的外圈嵌设在圆辊21的内部,轴承241的内圈套设在电机24的输出轴上。连杆22具有两个,且两个连杆22设置在圆辊21相对的两侧,两个连杆22均与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24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杆22连同压辊23绕圆辊21的中轴线转动,此时,当把电缆1夹设在圆辊21与压辊23二者间的间隙内时,电缆1便在压辊23的挤压作用下挤压变形,使得电缆1沿圆辊21的圆弧面被平滑过渡折弯。另外,通过设置两个连杆22,增加了压辊23转动的稳定性,且电机24为正反转电机。本实施方式中,压辊23大致呈圆柱状结构,圆辊21的外周面上环设有第一限位槽211,压辊23的外周面上环设有第二限位槽231,第一限位槽211和第二限位槽231相对应,折弯操作时,电缆1的底部被限制在第一限位槽211内,电缆1的顶部被限制在第二限位槽231内,从而避免了电缆1沿圆辊21的轴向发生移动的情况,保证了折弯效果。另外,压辊23相对的两端凸设有转轴232,转轴232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杆22的一端,如此,在电缆1被折弯的过程中,压辊23能够相对连杆22转动,从而减少了电缆1与压辊23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压辊23顺畅转动,进而提升了电缆1的折弯效果。连杆22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机24的输出轴上的固定杆221、可活动地插设于固定杆221内的活动杆222以及可伸缩地设于固定杆221与活动杆222之间的弹性件223,压辊23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杆222上。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杆221的顶部沿固定杆221的轴向开设有收容槽2211,活动杆222的下端插入至收容槽2211内,弹性件223设于收容槽2211内,且弹性件223的一端与收容槽2211的槽底壁连接并弹性抵持,弹性件223的另一端与活动杆222的下端连接并弹性抵持。通过调节所述活动杆222伸出至固定杆221外部的长度能够改变压辊23与圆辊21之间间隙的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折弯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组件及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一侧的折弯组件,所述折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圆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圆辊侧部的连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杆上的压辊及驱动所述连杆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与所述圆辊的中轴线同轴设置,所述连杆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固定杆、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固定杆内的活动杆及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杆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压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活动杆上,所述活动杆的侧壁上可伸缩地设置有插销,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插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板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螺柱,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柱的一端可伸入至所述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折弯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组件及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一侧的折弯组件,所述折弯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圆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圆辊侧部的连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杆上的压辊及驱动所述连杆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中轴线与所述圆辊的中轴线同轴设置,所述连杆包括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固定杆、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固定杆内的活动杆及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杆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压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活动杆上,所述活动杆的侧壁上可伸缩地设置有插销,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插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板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螺柱,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柱的一端可伸入至所述通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所述圆辊的轴向贯穿所述圆辊相对的两端面,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对所述圆辊可转动,所述连杆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圆辊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杆均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活动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明涛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