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97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属于人防设备生产技术领域。它包括驱动缸、上模座、下模座和底座,所述上模座通过连接板与驱动缸相连,上模座上对称设有两个上模,且两个上模上均设有闭锁孔加工用冲头;所述下模座安装于底座上,下模座上安装有下模,该下模上对应上模冲头位置处加工有与该冲头相匹配的冲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角钢上加工闭锁孔,较传统手工切割而言,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从而有利于保证闭锁孔的切割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
本技术属于人防设备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
技术介绍
“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门是人防设备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人防门由钢结构的人防门框、门扇和配件焊接组成。目前,现有的人防门框一般有两条横边门框角钢及两条竖边门框角钢焊接而成,在人防门框组合焊接之前,需要在两条竖边门框上加工出两或三个闭锁孔,因规格和位置不同,在人防行业中,传统的方法都是由人工划线定位,采用手工实现火焰切割,然后用打磨机去毛刺处理。采用人工手工切割,效率低下,且手工切割使得闭锁孔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尺寸存在一定误差,精度较低,从而造成切割质量及成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1606980.4,申请日为:2019年9月25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仿形切割工作台。该申请案公开的工作台包括操作台和仿形切割机,仿形切割机设置在操作台上,操作台上设有模架,模架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一端固定在操作台上,另一端与横梁通过定位螺钉可拆卸连接,操作台上还分别设有定位挡块和若干定位压板,定位挡块和定位压板设于操作台边缘,并设于横梁下方,定位压板上设有锁紧螺杆,横梁上设有若干仿形模块,仿形模块与仿形切割机相配合。该申请案的技术方案相较于采用手工切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加工效率,但是,其加工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采用手工进行切割闭锁孔,切割效率低下,且切割后的闭锁孔相对位置和相对尺寸误差较大,精度较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确保闭锁孔的切割质量,以满足企业生产要求。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底座所述上模座通过连接板与驱动缸相连,上模座上对称设有两个上模,且两个上模上均设有闭锁孔加工用冲头;所述下模座安装于底座上,下模座上安装有下模,该下模上对应上模冲头位置处加工有与该冲头相匹配的冲孔。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两侧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和定位挡杆,定位板形成与角钢形状相匹配的加工腔,定位挡杆设置于加工腔端部,用于角钢进入加工腔后限位。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还设有位置调节板,该位置调节板上加工有腰型孔,并通过螺栓与定位板可拆卸相连。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上沿竖直方向安装有导向柱,且上模座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套。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通过支撑板安装于底座上,下模座上加工有位置调节槽,且所述底座上加工有T型槽。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等间隔设置于底座上,且最外侧的支撑板两端上加工有与下模座相同的位置调节槽。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缸采用液压驱动油缸。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与底座之间的空腔处设置有集料槽。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通过对其具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冲头与冲孔的配合在角钢上加工闭锁孔,较传统手工切割而言,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有利于保证闭锁孔的切割质量。同时,通过在上模座上对称设有两个上模,一次性完成角钢两侧的闭锁孔切割,避免正向切割、反向切割两道工序,操作方便,从而一方面能够减小两个闭锁孔的相对位置的误差,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2)本技术的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通过定位装置的设置,将待加工的角钢放入确定的位置进行加工,有利于进一步确保加工精度。同时,定位装置上还设有位置调节板,用于对角钢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闭锁孔的加工位置进行精确控制,操作简便,有效的减小了闭锁孔的位置误差。(3)本技术的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下模座四角处沿竖直方向安装有导向柱,且上模座上设有与该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套,通过导向柱和导套的设置,对上模的运动进行限位,从而有效保证了加工精度。同时,可通过在上模座上安装不同形状、尺寸的上模,从而能加工不同尺寸、形状的闭锁孔。(4)本技术的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上模通过上模座及连接板再与驱动缸相连,下模通过下模座和支撑板与底座相连,通过对上模及下模的安装方式进行优化,能够在不同规格尺寸的冲床上安装本技术的模具,安装方便,实用性好。同时,通过在下模座上设置位置调节槽以及在底座上加工T型槽,能够对下模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与上模相匹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5)本技术的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通过支撑板的设置,垫高下模座,在下模座与底座之间形成空腔,并在该空腔中设置集料槽,便于收集冲落下的金属料材,清理时,直接抽出集料槽即可,无需人工后期进行清理,从而进一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技术的模具在角钢上加工闭锁孔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集料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缸;2、连接板;3、上模座;4、导向柱;5、定位挡杆;6、下模座;7、底座;701、T型槽;8、支撑板;9、定位板;901、位置调节板;10、上模;11、下模;12、角钢;13、集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包括底座7、上模座3和下模座6,所述上模座3通过连接板2与驱动缸1相连,上模10安装于上模座3上,下模11通过下模座6安装于底座7上。具体的,所述驱动缸1采用液压驱动油缸,所述连接板2一方面与驱动缸1相连,另一方面与上模座3安装相连。下模座6通过支撑板8安装于底座7上。通过对上模10及下模11的安装方式进行优化,能够在不同规格尺寸的冲床上安装本技术的模具,安装方便,实用性好。如图2所示,所述上模座3下方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上模10,且两个上模10上均设有闭锁孔加工用冲头。通过在上模座3上对称设有两个上模10,一次性完成角钢12两侧的闭锁孔切割,避免正向切割、反向切割两道工序,操作方便,从而一方面能够减小两个闭锁孔的相对位置的误差,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所述下模11上对应上模10冲头位置处加工有与该冲头相匹配的冲孔。其加工过程主要为:将模具安装于冲床上,然后将角钢12放置于下模11上待加工区域,上模10在驱动缸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压紧角钢12切割表面,冲头继续向下运行,冲裁出符合要求的闭锁孔,冲下的金属料材从冲孔处落下。本技术通过利用冲头与冲孔的配合在角钢12上加工闭锁孔,较传统手工切割而言,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有利于保证闭锁孔的切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3)、下模座(6)和底座(7),所述上模座(3)通过连接板(2)与驱动缸(1)相连,上模座(3)上对称设有两个上模(10),且两个上模(10)上均设有闭锁孔加工用冲头;所述下模座(6)安装于底座(7)上,下模座(6)上安装有下模(11),该下模(11)上对应上模(10)冲头位置处加工有与该冲头相匹配的冲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3)、下模座(6)和底座(7),所述上模座(3)通过连接板(2)与驱动缸(1)相连,上模座(3)上对称设有两个上模(10),且两个上模(10)上均设有闭锁孔加工用冲头;所述下模座(6)安装于底座(7)上,下模座(6)上安装有下模(11),该下模(11)上对应上模(10)冲头位置处加工有与该冲头相匹配的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1)两侧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9)和定位挡杆(5),定位板(9)形成与角钢(12)形状相匹配的加工腔,定位挡杆(5)设置于加工腔端部,用于角钢(12)进入加工腔后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防门框闭锁孔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9)上还设有位置调节板(901),该位置调节板(901)上加工有腰型孔,并通过螺栓与定位板(9)可拆卸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元义叶良鹏臧文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意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