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挠性飞轮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95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挠性飞轮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支撑机构、刷盘转轮机构以及喷淋装置,支撑机构设置在清洗箱的内部,包括支撑台、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撑台上方的清洗转盘以及脱板,挠性飞轮放置在脱板上;刷盘转轮机构包括齿条、齿形刷块以及第一动力机构,齿条安装在挠性飞轮的一侧并且能与其相互啮合,齿形刷块包括齿形刷头和第二动力机构,齿形刷头能与挠性飞轮相互啮合,第一动力机构能驱动齿条和齿形刷头交替与挠性飞轮啮合,当齿条与挠性飞轮啮合时,齿条驱动挠性飞轮旋转确定角度,当齿形刷头与挠性飞轮啮合时,齿形刷头由第二动力机构驱动对挠性飞轮的侧边上下刷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对飞轮的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挠性飞轮用清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轮清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挠性飞轮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上的自动变速箱大多采用挠性飞轮来传递扭矩,其中挠性飞轮指的是,将冲压后的挠性钢板与启动齿圈进行焊接的一种用于传递发动机扭矩的飞轮,其一侧与发动机相连,另一侧与液力变矩器相连。挠性飞轮在生产的过程中,需对其表面进行清洗,去除前序生产过程中残留在飞轮表面的金属屑等杂质。现有方式中飞轮一般放在机油清洗机中清洗。相较于人工清洗能够提高飞轮的清洗效率,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缺陷:(1)已有的清洗机一般在飞轮的表面采用高压喷淋的方式,这样需要配备足够多的喷淋头以便覆盖整个飞轮的表面,清洁成本高;清洗机由于构造上的原因,难以兼顾飞轮轮面、飞轮背面和齿圈的的清洗效果;(2)对于飞轮齿圈部分的清洗,有时会采用与齿圈的结构相互啮合的刷头来回刷洗,但是由于刷头结构的限制,刷头只能沿着齿圈径向上下运动,而不能水平移动,限制了刷洗的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挠性飞轮用清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一种挠性飞轮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用于挠性飞轮的清洗;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清洗箱的内部,包括支撑台、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清洗转盘以及环形阵列在清洗转盘上方的若干下部悬空的脱板,挠性飞轮放置在脱板上,清洗转盘上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设在挠性飞轮的轮孔中;刷盘转轮机构,包括齿条、齿形刷块以及第一动力机构,所述齿条安装在挠性飞轮的一侧并且能与其相互啮合,所述齿形刷块包括齿形刷头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齿形刷头能与挠性飞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能驱动齿条和齿形刷头交替与挠性飞轮啮合,当齿条与挠性飞轮啮合时,齿条驱动挠性飞轮旋转确定角度,当齿形刷头与挠性飞轮啮合时,齿形刷头由第二动力机构驱动对挠性飞轮的侧边上下刷洗;喷淋装置,用于同时对挠性飞轮的上下表面进行冲刷。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导向板、转壁以及凸轮盘,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长条导向槽,导向板通过长条导向槽套装在清洗转盘下下方的第一转轴上,导向板的两端均延伸至挠性飞轮的外侧,所述齿形刷头安装在导向板的一端,导向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铰接连接有导向滑块,所述齿条的一端侧壁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块相互配合的滑槽;所述转壁以及凸轮盘分别通过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安装在清洗箱内,所述第四转轴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旋转,转壁的中部铰接安装在第三转轴上,转壁的一端铰接安装在导向滑块外侧的导向板上,转壁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侧壁与凸轮盘的侧壁相互接触,齿条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凸轮盘的边缘。优选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升降滑台、导轨以及第三动力装置,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穿孔,齿形刷头的下端连接有贯穿穿孔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能沿着升降滑台水平滑动,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升降滑台沿着导轨做升降运动,并且第三动力装置与第一动力机构联动。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角度调节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上方的喷淋头,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通过丝杠座安装在清洗箱内的丝杠,丝杠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旋转,所述丝杠上套装有与丝杠相互配合的径向被限位的丝杠螺母滑块,丝杠螺母滑块的上下两端侧壁均对称铰接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末端铰接安装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通过铰接轴相互对称交叉设置,两个所述喷淋头分别安装在第二连杆的末端,并且两个所述喷淋头的喷头对着中间的挠性飞轮。优选的,所述清洗箱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方的滑盖,所述滑盖的上方设置有透视窗,所述滑盖通过气缸驱动盖在所述箱体的上方,所述滑盖下方设置有支撑架,喷淋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优选的,所述滑盖为从中心向两侧下方倾斜的坡面结构,便于清洗液的回流。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为环形阵列安装在清洗转盘上的若干个。优选的,所述第三动力装置包括蜗杆、涡轮、驱动盘以及连杆,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水平设置的所述蜗杆通过安装座转动安装在清洗箱的内部,蜗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盘转动安装在清洗箱的侧壁,涡轮安装在驱动盘的转轴上,涡轮与蜗杆相互配合,驱动盘的偏心位置安装有定位块,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安装在升降滑台和清洗箱上,连杆的中部设置有连杆导向槽,定位块限位在连杆导向槽的内部滑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喷淋装置对称分布在飞轮的两侧,结合其角度调节组件,可以从飞轮的上下两面对飞轮进行冲刷,并且在冲洗的过程中,喷淋头的喷淋的冲洗角度会不断的发生变化,提高冲洗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刷盘转轮机构的第一动力机构能驱动齿条和齿形刷头交替与挠性飞轮的侧边齿纹啮合,并且可驱动使当齿条与挠性飞轮啮合时,齿条驱动挠性飞轮旋转确定角度,当齿形刷头与挠性飞轮啮合时,齿形刷头由第二动力机构驱动对挠性飞轮的侧边齿纹做上下刷洗动作,挠性飞轮的旋转和齿形刷头刷洗交替实现,不会形成相互干扰,提高了清洗装置的清洗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刷盘转轮机构的局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刷盘转轮机构的局部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挠性飞轮旋转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齿形刷头刷洗挠性飞轮侧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动力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清洗箱;2-支撑机构;3-刷盘转轮机构;4-喷淋装置;10-挠性飞轮;20-轮孔;101-箱体;102-滑盖;103-透视窗;104-气缸;105-支撑架;201-支撑台;202-清洗转盘;203-脱板;204-第一转轴;205-定位柱;301-齿条;302-齿形刷块;303-第一动力机构;304-齿形刷头;305-第二动力机构;306-导向板;307-转壁;308-凸轮盘;309-长条导向槽;310-第二转轴;311-导向滑块;312-滑槽;313-第三转轴;314-第四转轴;315-导向轮;316-第二电机;317-升降滑台;318-导轨;319-第三动力装置;320-穿孔;321-升降柱;322-蜗杆;323-涡轮;324-连杆;325-连杆导向槽;326-第一锥齿轮;327-第二锥齿轮;328-驱动盘;329-定位块;401-喷淋头;402-丝杠座;403-丝杠;404-丝杠螺母滑块;405-第一连杆;406-第二连杆;407-铰接轴;408-第一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挠性飞轮用清洗装置,其可以提高对挠性飞轮的清洗效率。具体的:该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箱1、支撑机构2、刷盘转轮机构3以及喷淋装置4。其中,所述清洗箱1用于挠性飞轮10的清洗。具体的: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挠性飞轮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清洗箱(1),用于挠性飞轮(10)的清洗;/n支撑机构(2),设置在所述清洗箱(1)的内部,包括支撑台(201)、通过第一转轴(204)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台(201)上方的清洗转盘(202)以及环形阵列在清洗转盘(202)上方的若干下部悬空的脱板(203),挠性飞轮(10)放置在脱板(203)上,清洗转盘(202)上还设置有定位柱(205),所述定位柱(205)穿设在挠性飞轮(10)的轮孔(20)中;/n刷盘转轮机构(3),包括齿条(301)、齿形刷块(302)以及第一动力机构(303),所述齿条(301)安装在挠性飞轮(10)的一侧并且能与其相互啮合,所述齿形刷块(302)包括齿形刷头(304)和第二动力机构(305),所述齿形刷头(304)能与挠性飞轮(10)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动力机构(303)能驱动齿条(301)和齿形刷头(304)交替与挠性飞轮(10)啮合,当齿条(301)与挠性飞轮(10)啮合时,齿条(301)驱动挠性飞轮(10)旋转确定角度,当齿形刷头(304)与挠性飞轮(10)啮合时,齿形刷头(304)由第二动力机构(5)驱动对挠性飞轮(10)的侧边上下刷洗;/n喷淋装置(4),用于同时对挠性飞轮(10)的上下表面进行冲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挠性飞轮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洗箱(1),用于挠性飞轮(10)的清洗;
支撑机构(2),设置在所述清洗箱(1)的内部,包括支撑台(201)、通过第一转轴(204)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台(201)上方的清洗转盘(202)以及环形阵列在清洗转盘(202)上方的若干下部悬空的脱板(203),挠性飞轮(10)放置在脱板(203)上,清洗转盘(202)上还设置有定位柱(205),所述定位柱(205)穿设在挠性飞轮(10)的轮孔(20)中;
刷盘转轮机构(3),包括齿条(301)、齿形刷块(302)以及第一动力机构(303),所述齿条(301)安装在挠性飞轮(10)的一侧并且能与其相互啮合,所述齿形刷块(302)包括齿形刷头(304)和第二动力机构(305),所述齿形刷头(304)能与挠性飞轮(10)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动力机构(303)能驱动齿条(301)和齿形刷头(304)交替与挠性飞轮(10)啮合,当齿条(301)与挠性飞轮(10)啮合时,齿条(301)驱动挠性飞轮(10)旋转确定角度,当齿形刷头(304)与挠性飞轮(10)啮合时,齿形刷头(304)由第二动力机构(5)驱动对挠性飞轮(10)的侧边上下刷洗;
喷淋装置(4),用于同时对挠性飞轮(10)的上下表面进行冲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挠性飞轮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303)包括导向板(306)、转壁(307)以及凸轮盘(308),所述导向板(306)上设置有长条导向槽(309),导向板(306)通过长条导向槽(309)套装在清洗转盘(202)下下方的第一转轴(204)上,导向板(306)的两端均延伸至挠性飞轮(10)的外侧,所述齿形刷头(304)安装在导向板(306)的一端,导向板(30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310)铰接连接有导向滑块(311),所述齿条(301)的一端侧壁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滑块(311)相互配合的滑槽(312);
所述转壁(307)以及凸轮盘(308)分别通过第三转轴(313)和第四转轴(314)安装在清洗箱(1)内,所述第四转轴(314)通过第二电机(316)驱动旋转,转壁(307)的中部铰接安装在第三转轴(313)上,转壁(307)的一端铰接安装在导向滑块(311)外侧的导向板(306)上,转壁(307)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导向轮(315),所述导向轮(315)的侧壁与凸轮盘(308)的侧壁相互接触,齿条(301)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凸轮盘(308)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挠性飞轮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305)包括升降滑台(317)、导轨(318)以及第三动力装置(319),所述导向板(306)上设置有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健王洪彬董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东光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