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两个擒纵轮组的锚式擒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896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擒纵机构,其包括两个不同的擒纵轮组(1、2)、辊(3),所述辊(3)包括与第一轮组(1)配合的第一冲击叉瓦(5)和与第二轮组(2)配合的第三冲击叉瓦(12)。铰接在枢轴(7)上的锚定件(6)经由装配到锚定件上的叉(8)与冲击销(4)配合。该锚定件携载分别与第一(1)和第二(2)轮组配合的第二(9)和第四(13)冲击叉瓦。该锚定件携载与第二轮组(2)配合的第一(10)和第二(11)锁定叉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钟表的锚式擒纵机构,所述擒纵机构包括由第 一齿轮系驱动的第一擒纵轮组;携载冲击销和第一叉瓦的平衡辊,所述第一 叉瓦设置用于与第一冲击轮组的齿配合;在枢轴上铰接且装配有叉、第 二冲击叉瓦和第一及第二锁定叉瓦的锚定件,所述叉与冲击销配合,第 二冲击叉瓦设置用于与第一轮组的齿配合,第一和第二锁定叉瓦用于与 第一轮组的齿配合。
技术介绍
关于刚才所述的锚式擒纵机构在作者为George Daniels,题为"La Montre: principes et m她ods de fabrication,,的作品(Scriptar Editions S.A., La conversion, Lausanne 1993)中公开。该擒纵机构在所述作品第247和 248页阐述,题为"Echappement Daniels a roue simple"。才艮4居4乍者,它通 过实-睑构造以用于手表。作为变型且可以/人以下it明看到,擒纵4仑组可 以包括彼此紧固的两个同轴轮,这导致同轴双轮擒纵机构,如同一作品 第240到246页所述。可以看出,不管选择何变型,这些结构仅包括采 用 一个或两个同轴装配的4仑的 一个擒纵4仑组。
技术实现思路
除了符合上述第一段的描述之外,本专利技术特征在于,擒纵机构包括 由第二齿轮系驱动的第二擒纵轮组,其中该辊携载第三冲击叉瓦,所述 第三冲击叉瓦设置用于与第二轮组的齿配合,且其中锚定件装配有设置 用于与第二轮组的齿配合的第四冲击叉瓦和设置用于与所述轮组的齿配合的第三和第四叉瓦面。可以看出,装配有两个不同的擒纵轮组的擒-纵才几构允许双显示,每 个显示表示不同时区。附图说明现在,本专利技术将在下文借助于以非限定性示例方式给出的两个实施例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由附示,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每个擒纵轮组仅具有一个轮,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每个擒纵轮组包括彼此紧固的两个同轴4仑组,和图3到14是阐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擒纵机构的操作阶段的 俯视图,这些阶段覆盖平衡辊的一个完整的摆动。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擒纵机构的俯视图。该擒纵机构包 括装配有单个擒纵轮的第一擒纵轮组1,所述擒纵轮由第一齿轮系(未 示出)驱动。当轮组l自由时,其以如箭头30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擒纵机构也包括辊3 (未示出)。辊3携载冲击销4和第一冲击叉瓦5, 该叉瓦设置为与第一轮组1的齿配合。擒纵机构也包括在枢轴7上铰接 的锚定件6。该锚定件装配有叉8,所述叉与辊3的冲击销4配合。锚 定件也携载设置为与第一和第二锁定叉瓦10和11配合的第二冲击叉瓦 9,第一和第二锁定叉瓦10和11也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轮组1配合。如图l清楚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特征在于,擒纵机构包括由第二齿轮系 (未示出)驱动的第二擒纵轮组2。当轮组2自由时,其以如箭头31所 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在第一实施例中,轮组2仅具有一个轮,且辊3 携载设置为与第二轮组2的齿配合的第三冲击叉瓦12。图l也显示,锚 定件6装配有设置用于与第二轮组2的齿配合的第四冲击叉瓦13,该锚 定件6也装配有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二轮组2的齿配合的第三和第四锁定 面14和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在此,第一擒纵轮组l不是单 个轮,而包括彼此紧固且彼此同轴装配的第一和第二轮16和18。第二 4禽纵4仑组2同样如此,它由彼此紧固的第一和第二同轴4仑17和19形成。 图2显示,擒纵机构包括辊3,辊3装配有与装配到第一实施例辊3的 叉瓦相同的冲击叉瓦5和12。图2也显示装配有叉8的锚定件,叉8与 装配到辊3上的冲击销4配合。锚定件6装配有与装配到第一实施例锚 定件6的叉瓦相同的沖击叉瓦9和13和相同的锁定叉瓦10、 14和11、 15。更具体而言,第一冲击叉瓦5以及第一和第二锁定面IO和11与第一轮组1的第一轮16配合,而第二冲击叉瓦9与第一轮组1的第二轮 18配合。类似地,第三冲击叉瓦12以及第三和第四锁定叉瓦14和15 与第二轮组2的第一轮17配合,而第四冲击叉瓦13与第二轮组2的第 二轮19配合。图2也显示,笫一轮组1的第一轮16的直径大于所述轮组1的第 二轮18的直径。第二轮组2同样如此,其中第一轮17大于第二轮19。 该结构使得擒纵机构的尺度减小。实际上,如果我们对比图1和2,可 以看出,图2的轮组1和2的心轴相隔的距离小于图l所示的相同心轴 相隔的距离。如图2所示,轮组1和2已经移动更靠近于锚定件6。也应当注意到,在本专利技术的擒纵机构中,锚定件6具有在图2中绘 出的对称轴21。该对称轴21穿过锚定件的枢轴7且穿过叉8的凹进空 间20的中心。图2清楚地显示,第二和第四冲击叉瓦9和13也远离对 称轴21移动。第二和第四锁定叉瓦11和15、以及第一和第三锁定叉瓦 10和14同样如此。也可以从图2看出,第二和第四锁定面11和15彼此足够靠近以制 成单件。现在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擒纵机构的操作。为此,我们将使用第二实 施例,其每个轮组1和2包括两个擒纵轮。在图3到14中图示了辊3 的一个完整的摆动。以下将分析各个操作阶段。在图3中,辊3以箭头32方向旋转。轮组1经由其第一轮16的齿 51锁定在第一叉瓦10上。轮组2也经由其第一轮17的齿62锁定在叉 瓦15上。辊3的冲击销4接触叉8。锚定件6 ^皮锁定且其尾部22靠接 止挡销23。这是解锁的开始。在图4中,辊3继续以箭头32方向行进。辊3的冲击销4以箭头 33方向驱动锚定件6, /人叉瓦10和15的相应保持释放齿51和齿62。 因而释》文4仑组1和2。如图5所示,專仑组1以箭头30方向旋转且^仑组2以箭头31方向錄: 转。轮组1的第一轮16的齿53接触辊3的叉瓦5且施加冲击力给所述 辊,该辊继续以箭头32方向4亍进。同时,第二4仑组2的第二轮19的齿 65接触锚定件6的叉瓦13且同时施加冲击力给所述辊。这是冲击阶段 的开始。冲击阶段的结束在图6中显示。齿53和65分别离开冲击叉瓦5和13,而锚定件6继续以箭头33方向行进,使得锁定叉瓦11与轮组1的 第一轮16的齿52的轨道相交,且锁定叉瓦14与轮组2的第一轮17的 齿60的轨道相交。在图7中,轮组1和2分别沿箭头30和32继续行进。第一轮组l 的齿52和第二轮组2的齿60分别并同时贴靠到锁定面11和14上。该 锁定停止该两个轮组。辊继续沿箭头32行进。图8显示两个擒《从4仑《且1和2的全部锁定。通过由这些4仑组施加的 转矩引起的牵拉效应,叉瓦11和14进一步推进到第一和第二轮16和 17的齿内侧。辊3以箭头32方向4亍进其余下弧且然后如箭头34所示折 回。锚定件6的尾部22贴靠在止挡销24上。在图9中,以箭头34方向旋转的辊3使得其冲击销4与锚定件6 的叉8接触。这是齿52和60相反地从锁定叉瓦11和14的保持解锁的 阶段的开始。图10图示解锁的结束。实际上,以箭头34方向继续行进的辊3将 锚定件6以箭头35方向旋转,使得被释放的擒纵轮组1和2全部同时 解锁。图11显示新的冲击的开始。第一轮组1以箭头30方向旋转且驱动 齿55,齿55接触锚定件6的冲击叉瓦9。同时,第二轮组2以箭头31 方向旋转且驱动齿62,齿62接触辊3的冲击叉瓦12。辊3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钟表的锚式擒纵机构,包括:由第一齿轮系驱动的第一擒纵轮组(1);携载冲击销(4)和第一冲击叉瓦(5)的平衡辊(3),所述第一冲击叉瓦设置用于与第一轮组(1)的齿配合;和在枢轴(7)上铰接且设置有叉(8)、第二冲击叉瓦(9)和第一(10)及第二(11)锁定叉瓦的锚定件(6),所述叉与平衡辊(3)的冲击销(4)配合,第二冲击叉瓦(9)设置用于与第一轮组(1)的齿配合,第一(10)和第二(11)锁定叉瓦用于与第一轮组(1)的齿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擒纵机构包括由第二齿轮系驱动的第二擒纵轮组(2),其中该辊(3)携载第三冲击叉瓦(12),所述第三冲击叉瓦设置用于与第二轮组(2)的齿配合,且其中锚定件(6)装配有设置用于与第二轮组(2)的齿配合的第四冲击叉瓦(13),和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二轮组(2)的齿配合的第三(14)和第四(15)锁定叉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卡贝扎斯朱里恩T克努斯
申请(专利权)人:伊塔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