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纺织助剂生产的高效混料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74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助剂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助剂生产的高效混料加料装置,包括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涡轮,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连接有导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螺旋叶片、阻流块与混料箱,第一螺旋叶片可以将第一进料口内较为大块的固体原料粉碎,调整阻流块的位置可以控制第二进料口内液体原料的流量,可以使原料的混合更加充分,混料箱可以将进入搅拌箱内的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提前进行一次混合,使搅拌箱二次混合原料时混合速度更快,大大提高了本装置混合原料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纺织助剂生产的高效混料加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助剂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助剂生产的高效混料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助剂是纺织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的化学品,纺织助剂对提高纺织品的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赋予纺织品各种特殊功能和风格,如柔软、防皱、防缩、防水、抗菌、抗静电、阻燃等,还可以改进染整工艺,起到节约能源和降低加工成本的作用,纺织助剂对提升纺织工业的整体水平以及在纺织产业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有的用于纺织助剂生产的高效混料加料装置因其自身设置不够完善,无法达到理想的混料效果,且自身的混料速度慢导致其混料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纺织助剂生产的高效混料加料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混料效率低与混料的质量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纺织助剂生产的高效混料加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涡轮,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顶部连接有混料箱,所述混料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混料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第二进料口的底部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远离支撑架的方向设置有阻流块。优选的,所述涡轮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二螺旋叶片的两侧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共设置有四个。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中间部分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口与第二进料口的顶部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盒盖,所述盒盖共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搅拌箱两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共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共设置有四个。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螺旋叶片、阻流块与混料箱,第一螺旋叶片可以将第一进料口内较为大块的固体原料粉碎,调整阻流块的位置可以控制第二进料口内液体原料的流量,可以使原料的混合更加充分,混料箱可以将进入搅拌箱内的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提前进行一次混合,使搅拌箱二次混合原料时混合速度更快,大大提高了本装置混合原料的效率和质量。(2)本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二螺旋叶片与导流板,提高了搅拌箱混合原料的能力,提高了搅拌箱混合原料的速度,使搅拌箱搅拌原料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盒盖;2、第一进料口;3、第一电机;4、第一螺旋叶片;5、第二电机;6、混料箱;7、搅拌叶;8、第二进料口;9、支撑架;10、导流管;11、搅拌箱;12、第二螺旋叶片;13、涡轮;14、导流板;15、阀门;16、出水管;17、第三电机;18、控制器;19、螺母;20、螺杆;21、阻流块;22、观察窗;23、行走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纺织助剂生产的高效混料加料装置,包括支撑架9,支撑架9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8,支撑架9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箱11,搅拌箱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17,第三电机1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涡轮13,搅拌箱11的顶部连接有导流管10,导流管10的顶部连接有混料箱6,混料箱6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进料口2与第二进料口8,第一进料口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旋叶片4,混料箱6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叶7,第二进料口8的底部安装有螺母19,螺母1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20,螺杆20的一侧远离支撑架9的方向设置有阻流块21;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5、第三电机17为伺服电机,有控制器18控制,导流管10呈倒V型,将原料分为两个路径进入搅拌箱11,便于搅拌箱11对于原料的混合。进一步的,涡轮13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螺旋叶片12,第二螺旋叶片12的两侧设置有导流板14,导流板14共设置有四个;导流板14的倾斜角度比第二螺旋叶片12的倾斜角度大180度,可以将搅拌箱11内部的原料流动路径形成循环,使原料混合的更充分。更进一步的,搅拌箱11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16,出水管16的中间部分设置有阀门15;阀门15的一侧安装有扳手,使用扳手可以打开和关闭阀门。具体的,第一进料口2与第二进料口8的顶部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盒盖1,盒盖1共设置有两个;盒盖1可以将第一进料口2与第二进料口8封闭,防止内部的原料泄露。值得说明的是,搅拌箱11两侧设置有观察窗22,观察窗22共设置有两个;观察窗22采用高透光高强度的钢化玻璃制成,可透过观察窗22可以观察搅拌箱11内原料的混合情况。进一步的,支撑架9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23,行走轮23共设置有四个;行走轮23使用万向轮,使本装置的移动更加灵活。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启动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带动搅拌叶7旋转,接着将固体原料放入第一进料口2,然后启动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螺旋叶片4将固体原料粉碎送入混料箱6内,再将液体原料放入第二进料口8,接着旋转螺杆20调整第二进料口8内液体原料进入混料箱6的速度,待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经搅拌叶7混合后进入搅拌箱11内启动第三电机17,第三电机17带动涡轮13与第二螺旋叶片12旋转将原料再次搅拌混合,透过观察窗22观察搅拌箱11内原料混合完成之后打开阀门15可以取出混合过后的原料。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纺织助剂生产的高效混料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8),所述支撑架(9)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箱(11),所述搅拌箱(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17),所述第三电机(1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涡轮(13),所述搅拌箱(11)的顶部连接有导流管(10),所述导流管(10)的顶部连接有混料箱(6),所述混料箱(6)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进料口(2)与第二进料口(8),所述第一进料口(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旋叶片(4),所述混料箱(6)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叶(7),所述第二进料口(8)的底部安装有螺母(19),所述螺母(1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20),所述螺杆(20)的一侧远离支撑架(9)的方向设置有阻流块(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纺织助剂生产的高效混料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8),所述支撑架(9)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箱(11),所述搅拌箱(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17),所述第三电机(1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涡轮(13),所述搅拌箱(11)的顶部连接有导流管(10),所述导流管(10)的顶部连接有混料箱(6),所述混料箱(6)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进料口(2)与第二进料口(8),所述第一进料口(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旋叶片(4),所述混料箱(6)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搅拌叶(7),所述第二进料口(8)的底部安装有螺母(19),所述螺母(1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20),所述螺杆(20)的一侧远离支撑架(9)的方向设置有阻流块(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纺织助剂生产的高效混料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炎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新会区美亚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