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43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包括:腭托本体、一对调控杆及一对固位部;腭托本体位于一对固位部之间,每个调控杆的一端连接于腭托本体,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一个固位部,一对固位部分别用于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当一对固位部分别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腭托本体位于上颚的硬腭区。本装置便于治疗过程中对施力的调整,优化垂直向及横向控制力及口内的稳定性,以便于临床开展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
技术介绍
在正畸治疗中,磨牙的垂直向控制是治疗的难点之一,传统的控制手段有口外弓、横腭杆等,然而循证医学表明这些装置对于磨牙压低的效果并不确切;使用种植钉压低磨牙被认为具有确切效果,但种植钉支抗作为一种有创手段,其植入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临床研究表明,在横腭杆中间安置基托可以有效加强装置的垂直向控制,其原理是利用静息状态下舌肌对基托产生的向上的持续性压力。由于不同个体的舌肌力量差异较大,因此需通过调整基托与腭部软组织的间距以控制施力大小。现有的垂直向控制手段存在疗效不确切、依赖患者配合度、具有临床风险的问题。因此期待研发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临床开展使用,口内稳定性好,具有良好垂直向及横向控制力的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便于治疗过程中对施力的调整,优化垂直向及横向控制力及口内的稳定性,以便于临床开展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包括:腭托本体、一对调控杆及一对固位部;所述腭托本体位于所述一对固位部之间,每个所述调控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腭托本体,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一个所述固位部,所述一对固位部分别用于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当所述一对固位部分别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所述腭托本体位于所述上颚的硬腭区后二分之一处。可选地,每个所述固位部的舌侧设置有舌侧管,所述舌侧管由所述固位部的近中端延伸至远中端;每个所述调控杆呈L型,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腭托本体上,所述第二段的端部由所述舌侧管的近中端插入所述舌侧管中。可选地,所述舌侧管的远中端封闭,所述舌侧管的内径为0.8mm-1.2mm。可选地,所述第一段的端部弯曲成钩状,埋设于所述腭托本体中。可选地,每个所述固位部的颊侧设置有颊管。可选地,每个所述固位部包裹在所述上颚一侧的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轴面,并与牙冠外形贴合。可选地,所述腭托本体呈片状且与所述上颚的弧度相适应,所述腭托本体与所述上颚软组织的距离为3mm-4mm。可选地,所述腭托本体的材质为自凝树脂,厚度为2mm-4mm。可选地,所述调控杆为不锈钢丝,直径为0.7mm-1.2mm。可选地,所述一对固位部分别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时,所述腭托本体位于所述上颚的硬腭区后二分之一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的一对固位部分别用于固定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加大了固位面积,更有利于装置在口内的稳定性;腭托本体通过调控杆可拆卸的连接于一对固位部,能够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摘取,便于治疗过程中对施力的调整,优化装置的垂直向及横向控制力;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临床开展使用。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的示意性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腭托本体;2、调控杆;3、固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包括:腭托本体、一对调控杆及一对固位部;腭托本体位于一对固位部之间,每个调控杆的一端连接于腭托本体,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一个固位部,一对固位部分别用于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当一对固位部分别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腭托本体位于上颚的硬腭区后二分之一处。具体地,本装置的一对固位部分别用于固定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加大了固位面积,更有利于装置在口内的稳定性;腭托本体通过调控杆可拆卸的连接于一对固位部,能够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摘取,便于治疗过程中对施力的调整,优化装置的垂直向及横向控制力;本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临床开展使用;进一步地,本装置可以辅助控制磨牙高度,且有利于控制牙弓后段宽度,避免推磨牙造成的颊向倾斜;并且对于开合倾向的病例,本装置可以配合种植钉压低磨牙。本装置根据不同患者的口内情况个性化设计,使患者佩戴本装置时,腭托本体位于患者腭部硬腭区,不压迫腭部软组织,患者舒适度良好。作为可选方案,每个固位部的舌侧设置有舌侧管,舌侧管由固位部的近中端延伸至远中端;每个调控杆呈L型,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端部连接于腭托本体上,第二段的端部由舌侧管的近中端插入舌侧管中。具体地,调控杆的第二段由舌侧管的近中端插入舌侧管中,患者佩戴过程中不会自行脱落,且便于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摘取。作为可选方案,舌侧管的远中端封闭,舌侧管的内径为0.8mm-1.2mm。具体地,舌侧管的远中端封闭,避免其中进入食物残渣,保护口腔健康。作为可选方案,第一段的端部弯曲成钩状,埋设于腭托本体中。具体地,第一段的端部弯曲成钩状后,其与腭托本体连接更稳定,避免脱落和发生转动。作为可选方案,每个固位部的颊侧设置有颊管。具体地,设置颊管增加了口正畸矫正过程中的支抗,增加了固位部的功能,可用于调整磨牙关系,可配合带环联合使用。作为可选方案,每个固位部包裹在上颚一侧的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轴面,并与牙冠外形贴合。具体地,本方案的固位部固位面积大,且与牙冠外形贴合便于定位和粘接。作为可选方案,腭托本体呈片状且与上颚的弧度相适应,腭托本体与上颚软组织的距离为3mm-4mm。作为可选方案,腭托本体的材质为自凝树脂,厚度为2mm-4mm。作为可选方案,调控杆为不锈钢丝,直径为0.7mm-1.2mm。作为优选方案,一对固位部分别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时,腭托本体位于上颚的硬腭区后二分之一处。具体地,本装置根据不同患者的口内情况个性化设计,使患者佩戴本装置时,腭托本体位于患者腭部硬腭区后二分之一处,不压迫腭部软组织,患者舒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其特征在于,包括:腭托本体、一对调控杆及一对固位部;/n所述腭托本体位于所述一对固位部之间,每个所述调控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腭托本体,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一个所述固位部,所述一对固位部分别用于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n当所述一对固位部分别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时,所述腭托本体位于所述上颚的硬腭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其特征在于,包括:腭托本体、一对调控杆及一对固位部;
所述腭托本体位于所述一对固位部之间,每个所述调控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腭托本体,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一个所述固位部,所述一对固位部分别用于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
当所述一对固位部分别包裹在上颚两侧的磨牙上时,所述腭托本体位于所述上颚的硬腭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位部的舌侧设置有舌侧管,所述舌侧管由所述固位部的近中端延伸至远中端;
每个所述调控杆呈L型,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腭托本体上,所述第二段的端部由所述舌侧管的近中端插入所述舌侧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舌侧管的远中端封闭,所述舌侧管的内径为0.8mm-1.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摘式三维调控横腭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端部弯曲成钩状,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陈斯许天民卫彦吕汶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