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成长可持续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33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成长可持续家具,包括一对床分体、一对床架和两对支撑腿,所述床架可拆卸地设置在床分体的两侧,所述支撑腿可拆卸地设置在床架的两侧,通过模块化单体的简单拆装组合,可变形为婴儿床、胶囊小窝和双人玩乐椅三种家具,适应于儿童不同年龄层的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儿童成长可持续家具,可持续使用时间长,利用率高,并且组装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成长可持续家具
本技术涉及家具
,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成长可持续家具。
技术介绍
当代的年轻父母常会有这样的烦恼,孩子过了婴儿期后,婴儿床就成为家中的闲置物品,甚至有些碍眼占地方,但是丢弃时又会觉得十分可惜,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可持续使用的多功能儿童家具正好能解决这一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持续使用的,可以涵盖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和儿童阶段使用需求的多用途儿童成长家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一对床分体、一对床架和两对支撑腿;一对床分体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床架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的侧面,所述床架的两端着地,形成婴儿床;或者,一对床分体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床架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的侧面,所述床架的一端着地,床架(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取一对支撑腿,一对支撑腿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床架的下端,一对支撑腿的另一端均着地,形成胶囊小窝;或者,将一对床分体相分离,所述床架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的侧面,取两对支撑腿,每对支撑腿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每根床架的两端,每对支撑腿的另一端均着地,形成双人玩乐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一对床分体的接触端分别设置有相卡接的榫头和榫槽,每个床分体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凸起杆,所述床架的侧面设置有与凸起杆相匹配的若干固定孔,所述凸起杆穿过固定孔后与带有内螺纹的螺帽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腿的一侧端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中空的转接柱,所述转接柱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凸起杆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转接柱穿过固定孔后与凸起杆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与螺帽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根床架上的固定孔均设置为9个,且依设定间距设置在所述床架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床分体呈弦切的胶囊型,所述床架呈桥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榫头为燕尾头,所述榫槽为和榫头尺寸相适配的燕尾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模块化单体的简单拆装组合,可变形为婴儿床、胶囊小窝和双人玩乐椅三种家具,适应于儿童不同年龄层的使用,可持续使用时间长,利用率高,并且组装简单、方便实用。2、通过过设置在婴儿床前后两端下部的置物板来加固了婴儿床的结构,也可作为置放婴儿用品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顶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床分体结构示意图;图7位本技术中转接柱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床分体;2、床架;3、支撑腿;4、凸起杆;5、固定孔;6、螺帽;7、转接柱;8、置物板;9、固定柱;10、榫头;11、榫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成长可持续家具,包括一对床分体1、一对床架2和两对支撑腿3。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对床分体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床架2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1的侧面,所述床架2的两端着地,形成婴儿床。孩子在婴儿期时,组合成婴儿床,首先将两个床分体1通过设置的榫头10和榫槽11榫卯连接,连接之后将床分体1水平放置,再将床分体1两侧的凸起杆4插入床架2上设置的固定孔5中,并用螺帽6固定,也可以将置物板8放置于床分体1顶端的下部,用置物板8两端的固定柱9插入床架2上的固定孔5中,再用螺帽6固定,婴儿床即安装完成。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一对床分体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床架2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1的侧面,所述床架2的一端着地,床架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取一对支撑腿3,一对支撑腿3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床架2的下端,一对支撑腿3的另一端均着地,形成胶囊小窝。孩子经过幼儿期后,能够读书识字,有初步独立的意识时,组合成胶囊小窝,给孩子一个安稳独立的空间。首先将两个床分体1通过设置的榫头10和榫槽11榫卯连接,连接之后将床分体1竖立放置,然后将上端的分体1两侧的凸起杆4插入床架2上端设置的固定孔5中,再将下端的分体1两侧的凸起杆4插入床架2上下端设置的固定孔5中并将支撑腿3带有转接柱7的一端插入螺纹连接,胶囊小窝即安装完成,可放上坐垫配合使用。实施例3如图5所示,将一对床分体1相分离,所述床架2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1的侧面,取两对支撑腿3,每对支撑腿3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每根床架2的两端,每对支撑腿3的另一端均着地,形成双人玩乐椅。孩子过了婴儿期,到幼儿阶段时,婴儿床的两个床分体1分开可变为两个单人小沙发,可作为孩子玩玩玩具、读书、亲子沟通、与朋友做游戏的地方。床分体1分成两个球形沙发,床架2倒放,增加四个支撑腿3,将床分体1两侧的凸起杆4插入床架2上的固定孔5中,再将支撑腿3一端的连接柱插入固定5中与床本体1螺纹连接,也可将置物板8根据孩子身材大小固定在两个床分体1中间作为小桌使用。如图2、图5、图7所示,一对床分体1的接触端分别设置有相卡接的榫头10和榫槽11,每个床分体1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凸起杆4,所述床架2的侧面设置有与凸起杆4相匹配的若干固定孔5,所述凸起杆4穿过固定孔5后与带有内螺纹的螺帽6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腿3的一侧端设置有与固定孔5相匹配的中空的转接柱7,所述转接柱7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凸起杆4上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转接柱7穿过固定孔5后与凸起杆4螺纹连接。如图1、图2所示,还包括置物板8,所述置物板8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固定孔5相匹配的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上设置有与螺帽6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设置在婴儿床前后两端下部的置物板8来加固婴儿床结构,也可作为置放婴儿用品的置物台。具体的,每根床架2上的固定孔5均设置为9个,且依设定间距设置在所述床架2上。通过设置多个固定孔5,用来调节床分体1的位置。具体的,所述床分体1呈弦切的胶囊型,所述床架2呈桥形。弦切的床分体1的结构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特征,在做婴儿床使用的时候可以防止婴儿从床体上滚落下来,在做胶囊小窝和双人玩乐椅使用的时候可以做当靠背,舒适安全。具体的,所述榫头10为燕尾头,其尺寸由外向内逐渐变小,所述榫槽11为和榫头10尺寸相适配的燕尾槽。为保证两个床分体1相互连接成为婴儿床时的牢固和安全,优选燕尾榫的结构进行连接,两个床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成长可持续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床分体(1)、一对床架(2)和两对支撑腿(3);/n一对床分体(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床架(2)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1)的侧面,所述床架(2)的两端着地,形成婴儿床;/n或者,一对床分体(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床架(2)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1)的侧面,所述床架(2)的一端着地,床架(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取一对支撑腿(3),一对支撑腿(3)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每根床架(2)的下端,一对支撑腿(3)的另一端均着地,形成胶囊小窝;/n或者,将一对床分体(1)相分离,所述床架(2)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1)的侧面,取两对支撑腿(3),每对支撑腿(3)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每根床架(2)的两端,每对支撑腿(3)的另一端均着地,形成双人玩乐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成长可持续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床分体(1)、一对床架(2)和两对支撑腿(3);
一对床分体(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床架(2)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1)的侧面,所述床架(2)的两端着地,形成婴儿床;
或者,一对床分体(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所述床架(2)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1)的侧面,所述床架(2)的一端着地,床架(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取一对支撑腿(3),一对支撑腿(3)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每根床架(2)的下端,一对支撑腿(3)的另一端均着地,形成胶囊小窝;
或者,将一对床分体(1)相分离,所述床架(2)可拆卸地连接在床分体(1)的侧面,取两对支撑腿(3),每对支撑腿(3)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每根床架(2)的两端,每对支撑腿(3)的另一端均着地,形成双人玩乐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成长可持续家具,其特征在于:一对床分体(1)的接触端分别设置有相卡接的榫头(10)和榫槽(11),每个床分体(1)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凸起杆(4),所述床架(2)的侧面设置有与凸起杆(4)相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辰菀陈欣然李晗京梁晓凡谢扬仁王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