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231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涉及益生菌制备领域,包括底板、切割机构和加工机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加工机构,加工机构上固定连接有切割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加工机构对预先按比例调制好的胶状益生菌进行不断的旋转搅拌,保证胶状益生菌的粘稠性,有利于后续加工,其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胶状益生菌进行快速凝固处理,使胶状转换为固体,便于后续的切割,保证切割后的颗粒保持大小一致,提高产品的质量,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生产益生菌颗粒,有效的提高生产的效率,进一步的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制备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科学合理的使用益生菌,能够有益于人体微生物平衡,且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增强,现有的益生菌被做成不同的方式比如有粉末状、液体状颗粒状和固体状,但是都不会影响其使用的效果,其中颗粒状使用尤为突出。现有的益生菌制备方法使用的非常普遍,主要应用到各大药企工厂中,现有的益生菌制备方法是通过碾碎的方式将大块的固体状益生菌制成颗粒状。现有的益生菌制备方法使用的非常多,但是还是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现有的益生菌制备方法在制造颗粒状的益生菌的过程中,无法控制颗粒的大小,并且所制造的颗粒形状不一,其次现有的益生菌制备方法在制造颗粒状益生菌的过程中生产效率低,不能够保证制造的质量,最后现有的益生菌制备方法在制造颗粒状益生菌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故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所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该益生菌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益生菌制备装置,该益生菌制备装置包括底板、切割机构和加工机构,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加工机构,加工机构上连接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支撑架、固定板、转动圆盘、转动电机、移动杆、连接板、回形框、切割刀具和连接柱,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靠近上端的位置处对称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转动圆盘通过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对称的连接板上,连接板上滑动贯穿有对称设置的移动杆,移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回形框,回形框上通过滑动的方式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固定在转动圆盘靠近边缘的位置处,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刀具。该益生菌制备装置采用如下步骤: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益生菌制备装置进行益生菌颗粒制备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S2、准备作业:将按比例调制完成的胶状益生菌乳胶倒入工作区域;S3、加工制造:通过加工机构对胶状益生菌进行搅拌,随后挤压胶状益生菌,且益生菌被挤压后呈圆柱状,待其凝固之后,通过切割机构对凝固后的益生菌进行切割,从而制备成颗粒状益生菌;S4、收集作业:对切割完成后的颗粒状益生菌进行统一收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工机构包括挤压板、伸缩气缸和搅拌模块,支撑架的上端对称设置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挤压板上,挤压板中心的位置处开设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搅拌模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模块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圆形作业框、连接杆和引导管,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设置,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下端通过转动的方式抵靠设置在圆形作业框内,圆形作业框上对称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圆形作业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上端,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单元,圆形作业框靠近下端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引导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单元包括电动推杆、固定杆和搅拌杆,搅拌轴为空心结构,搅拌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等间距铰接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远离电动推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在搅拌杆上,搅拌轴上等间距开设有放置槽,搅拌杆铰接设置在放置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板包括挤压块、水平板、凸轮块、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挤压电机、限位环和弹簧杆,挤压板为空心结构,挤压板的内部通过滑动的方式连接有水平板,水平板的下端抵靠有均匀的挤压块,挤压块远离水平板的一端滑动贯穿挤压板,挤压块靠近水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与挤压板内壁之间套设有弹簧,水平板的上端抵靠设置有凸轮块,且水平板与挤压板内壁之间上连接有弹簧杆,凸轮块通过挡板固定在挤压板的内部,凸轮块远离挡板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上啮合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转动贯穿挤压板,且与挤压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挤压电机固定在挤压板的上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导管包括水囊和转换块,引导管上均匀包裹有水囊,水囊上连接有转换块,转换块固定安装在圆形作业框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导管远离圆形作业框的一端与切割刀具在同一平面上。(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所述搅拌模块能够对胶状的益生菌进行搅拌,防止其在圆形作业框内凝固,进一步的保证整个胶状益生菌的粘稠性,防止其发生整体不均匀的想象,从而导致质量产生问题。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所述切割机构能够通过切割刀具对益生菌进行上下往复切割,进一步的提高了切割的速率,从而促使颗粒状益生菌的大小保持一致。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所述挤压板上通过凸轮块的转动带动挤压块进行往复的上下运动,能够保证挤压板在挤压胶状益生菌时,对其进行反复击打,保证了胶状益生菌挤压的速率,益生菌匀速的挤出有效保证后续切割时颗粒大小保持一致。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所述引导管的表面包裹有水囊,能够有效提高胶状益生菌凝固的时间,使其能够达到切割的状态,进一步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有效的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搅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横向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的A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挤压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该益生菌制备方法采用如下一种益生菌制备装置,该益生菌制备装置包括底板1、切割机构2和加工机构3,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加工机构3,加工机构3上连接有切割机构2;具体工作时,将胶状益生菌倒入到加工机构3中,并且加工机构3对胶状益生菌进行不断的搅拌,保证胶状益生菌均匀分布,防止发生沉淀的现象,当搅拌完成之后,对其进行挤压,使胶状益生菌沿引导管335挤出,待其凝固之后,切割机构2进行切割。所述加工机构3包括挤压板31、伸缩气缸32和搅拌模块33,支撑架21的上端对称设置有伸缩气缸32,伸缩气缸3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板31,挤压板31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搅拌模块33;伸缩气缸32带动挤压板31上下移动,进一步的实现挤压板31对胶状的益生菌进行挤压,保证了益生菌生产的效率,搅拌模块33能够在挤压之前对胶状益生菌进行不断的搅拌防止胶状益生菌发生沉淀的现象,从而导致其中益生菌的分布不均匀。所述搅拌模块33包括搅拌电机331、搅拌轴332、圆形作业框333、引导管335、连接杆334和搅拌单元336,支撑架21的上端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该益生菌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益生菌制备装置,该益生菌制备装置包括底板(1)、切割机构(2)和加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加工机构(3),加工机构(3)上固定连接有切割机构(2);/n所述切割机构(2)包括支撑架(21)、固定板(22)、转动圆盘(23)、转动电机(24)、移动杆(25)、连接板(26)、回形框(27)、切割刀具(28)和连接柱(29),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靠近上端的位置处对称安装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24),转动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23),转动圆盘(23)通过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对称的连接板(26)上,连接板(26)上滑动贯穿设置有对称的移动杆(25),移动杆(25)上固定连接有回形框(27),回形框(27)上通过滑动的方式设置有连接柱(29),连接柱(29)固定在转动圆盘(23)靠近边缘的位置处,移动杆(2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刀具(28);/n该益生菌制备装置采用如下步骤:/n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益生菌制备装置进行益生菌颗粒制备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nS2、准备作业:将按比例调制完成的胶状益生菌乳胶倒入工作区域;/nS3、加工制造:通过加工机构(3)对胶状益生菌进行搅拌,随后挤压胶状益生菌,且益生菌被挤压后呈圆柱状,待其凝固之后,通过切割机构(2)对凝固后的益生菌进行切割,从而制备成颗粒状益生菌。/nS4、收集作业:对切割完成后的颗粒状益生菌进行统一收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该益生菌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益生菌制备装置,该益生菌制备装置包括底板(1)、切割机构(2)和加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加工机构(3),加工机构(3)上固定连接有切割机构(2);
所述切割机构(2)包括支撑架(21)、固定板(22)、转动圆盘(23)、转动电机(24)、移动杆(25)、连接板(26)、回形框(27)、切割刀具(28)和连接柱(29),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靠近上端的位置处对称安装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24),转动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23),转动圆盘(23)通过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对称的连接板(26)上,连接板(26)上滑动贯穿设置有对称的移动杆(25),移动杆(25)上固定连接有回形框(27),回形框(27)上通过滑动的方式设置有连接柱(29),连接柱(29)固定在转动圆盘(23)靠近边缘的位置处,移动杆(2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刀具(28);
该益生菌制备装置采用如下步骤:
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益生菌制备装置进行益生菌颗粒制备之前,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查;
S2、准备作业:将按比例调制完成的胶状益生菌乳胶倒入工作区域;
S3、加工制造:通过加工机构(3)对胶状益生菌进行搅拌,随后挤压胶状益生菌,且益生菌被挤压后呈圆柱状,待其凝固之后,通过切割机构(2)对凝固后的益生菌进行切割,从而制备成颗粒状益生菌。
S4、收集作业:对切割完成后的颗粒状益生菌进行统一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构(3)包括挤压板(31)、伸缩气缸(32)和搅拌模块(33),支撑架(21)的上端对称设置有伸缩气缸(32),伸缩气缸(3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挤压板(31)上,挤压板(31)中心的位置处开设有圆孔,圆孔内设置有搅拌模块(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模块(33)包括搅拌电机(331)、搅拌轴(332)、圆形作业框(333)、连接杆(334)、引导管(335)和搅拌单元(336),支撑架(2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331),搅拌电机(331)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21)设置,搅拌电机(3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332),搅拌轴(332)的下端通过转动的方式抵靠设置在圆形作业框(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雅邦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