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20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0
一种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包括:四堵立面墙、位于立面墙上方的圈舍顶以及由立面墙围起来的地面,立面墙包括正墙、与正墙两端连接的第一山墙和第二山墙、与正墙相对设置的背墙以及圈舍门,正墙的高度小于背墙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山墙和第二山墙分别具有从正墙朝着背墙倾斜向上延伸的顶面,正墙还包括若干正墙立柱,第一山墙和第二山墙还分别包括若干第一山墙立柱和第二山墙立柱,背墙还包括若干背墙立柱,立面墙还包括若干用于加固立面墙的连接横杆,用于连接正墙立柱、第一山墙立柱、第二山墙立柱以及背墙立柱,圈舍顶是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平面,其向斜下方倾斜指向正墙方向,圈舍顶还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圈舍顶支撑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及其应用
本申请属于养殖圈舍
,具体涉及一种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地域宽广,人口密集,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对生猪的需求量也在稳步上升。生猪养殖产业中如何越冬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越冬过程中适宜的温度,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仔猪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我国北方寒区冬季温度较低,生猪养殖冬季圈舍如何增温保温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冬季取暖成本偏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低成本圈舍增温方式,保证圈舍温度,一方面可以保证生猪身体健康和生长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其包括:四堵立面墙、位于所述立面墙上方的圈舍顶以及由所述立面墙围起来的地面,所述立面墙包括正墙、与所述正墙两端连接的第一山墙和第二山墙、与所述正墙相对设置的背墙以及圈舍门,所述正墙的高度小于所述背墙的高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山墙和所述第二山墙分别具有从所述正墙朝着所述背墙倾斜向上延伸的顶面,所述正墙还包括若干与所述正墙高度一致的正墙立柱,所述第一山墙和所述第二山墙还分别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第一山墙立柱和第二山墙立柱,所述背墙还包括若干与所述背墙高度一致的背墙立柱,所述立面墙还包括若干用于加固所述立面墙的连接横杆,用于连接所述正墙立柱、所述第一山墙立柱、所述第二山墙立柱以及所述背墙立柱,所述圈舍顶是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平面,其向斜下方倾斜指向所述正墙方向,所述圈舍顶还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圈舍顶支撑杆。优选地,所述养殖圈舍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固定在所述立面墙外侧部且将所述养殖圈舍四周包围以及设置在所述圈舍顶上,所述圈舍顶上的所述保温层构造成能折叠和展开,使得能够根据需要露出或遮盖所述圈舍顶。优选地,所述养殖圈舍的所述正墙与正南方向的夹角为60°~90°。优选地,所述正墙的高度为1.8m~2.3m,所述背墙的高度为3.0m~3.5m。优选地,所述正墙立柱、所述第一山墙立柱、所述第二山墙立柱以及所述背墙立柱各自依次间隔1.5m~2.0m且埋入地下30cm以上。优选地,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圈舍门,开在所述第一山墙或者所述第二山墙上,所述圈舍门的宽度至少为1.2m,高度至少为1.8m。优选地,所述连接横杆分别连接在正墙立柱、所述第一山墙立柱、所述第二山墙立柱以及所述背墙立柱的中间部位,从而将若干所述正墙立柱、所述第一山墙立柱、所述第二山墙立柱以及所述背墙立柱连接起来。优选地,所述圈舍顶上覆盖且固定有透光的板状结构。优选地,所述圈舍顶的坡度为4.5°~10.7°。优选地,所述圈舍顶上纵横交错的所述圈舍顶支撑杆分别将对应的所述正墙立柱和所述背墙立柱的顶端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山墙立柱和所述第二山墙立柱的顶端连接起来,用于支撑透光的板状结构。一种为寒区养殖圈舍增温保温的方法:1)将所述寒区养殖圈舍构造成上述的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2)在阳光强烈的时候进行光照采热,将所述圈舍顶上的所述保温层从所述圈舍顶上移离以便使所述圈舍顶的透光的板状结构暴露于阳光下,使得阳光可以照射到所述养殖圈舍内,提高所述养殖圈舍内的温度;3)在一天中光照不足以提高所述养殖圈舍内温度的时候,将所述圈舍顶上的所述保温层展开,覆盖在所述圈舍顶上的所述保温层以及所述立面墙四周的所述保温层,能够减少热量的逸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结构简单,建造过程也极为方便,圈舍顶的坡度和透光的板状结构可以有效地使阳光照射进养殖圈舍,从而使养殖圈舍增温,立面墙的保温层可以有效地使养殖圈舍的热量减缓散发,不仅提高了生猪的发育速度和存活率,还减少了越冬的取暖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包括:四堵立面墙、位于立面墙上方的圈舍顶5以及由立面墙围起来的地面。立面墙包括正墙1、位于正墙1两端的第一山墙2和第二山墙3、与正墙1相对设置的背墙4以及圈舍门7。本养殖圈舍的正墙1与正南方向的夹角优选为60°~90°,优选为正墙1垂直于正南方向,使得本养殖圈舍可以更多地接受阳光直射。正墙1的高度优选是1.8m~2.3m,更优选是1.8m,正墙1还包括若干与正墙1高度一致的正墙立柱101,用于固定正墙1上的保温层6以及支撑圈舍顶5。背墙4的高度优选是3.0m~3.5m,更优选是3.0m,背墙4还包括若干与背墙4高度一致的背墙立柱401,用于固定背墙4上的保温层6以及支撑圈舍顶5。第一山墙2和第二山墙3各自构造成其顶部具有一定坡度,使得一端的高度与正墙1的高度一致,优选为1.8m,另一端的高度与背墙4的高度一致,优选为3.0m,从而使得第一山墙2和第二山墙3分别具有从正墙1朝着背墙4倾斜向上延伸的顶面。第一山墙2和第二山墙3各自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第一山墙立柱201和第二山墙立柱301,用于固定第一山墙2和第二山墙3上的保温层6以及支撑圈舍顶5。正墙立柱101、第一山墙立柱201、第二山墙立柱301以及背墙立柱401各自依次间隔优选为1.5m~2.0m,更优选间隔为1.5m,且均埋入地下30cm以上,可以有效加强四堵立面墙的强度,使得本养殖圈舍更加牢固。立面墙上还包括若干用于加固立面墙的连接横杆8,连接横杆8分别连接在正墙立柱101、第一山墙立柱201、第二山墙立柱301以及背墙立柱401的中间部位,从而将若干正墙立柱101、第一山墙立柱201、第二山墙立柱301以及背墙立柱401连接起来,加固本养殖圈舍,使其更加牢固。圈舍顶5是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平面,其向下方倾斜指向正墙1方向,坡度优选是4.5°~10.7°,更优选是7.5°,用于使阳光更加接近直射,获取更多的热量。圈舍顶5上覆盖且固定有透光的板状结构,透光的板状结构优选采用透明的阳光板,阳光板的厚度优选为100mm,使得阳光可以射进本养殖圈舍,获取更多的热量。圈舍顶5还具有若干纵横交错的圈舍顶支撑杆501,圈舍顶连接杆501分别将对应的正墙立柱101和背墙立柱401的顶端以及对应的第一山墙立柱201和第二山墙立柱301的顶端连接起来,用于支撑透光的板状结构,同时用于加固本养殖圈舍,使其更加牢固。圈舍门7优选至少有一个,更优选为有两个,分别开在第一山墙2和/或第二山墙3上,圈舍门7的宽度优选至少为1.2m,更优选是2.5m,高度优选至少为1.8m更优选是2m的门,其开门方向优选至少是向外开,更优选是双向开门。地面可选用水泥浇筑地面或者发酵菌床,更优选采用发酵菌床,发酵菌床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其包括:四堵立面墙、位于所述立面墙上方的圈舍顶(5)以及由所述立面墙围起来的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面墙包括正墙(1)、与所述正墙(1)两端连接的第一山墙(2)和第二山墙(3)、与所述正墙(1)相对设置的背墙(4)以及圈舍门(7),所述正墙(1)的高度小于所述背墙(4)的高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山墙(2)和所述第二山墙(3)分别具有从所述正墙(1)朝着所述背墙(4)倾斜向上延伸的顶面,所述正墙(1)还包括若干与所述正墙(1)高度一致的正墙立柱(101),所述第一山墙(2)和所述第二山墙(3)还分别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第一山墙立柱(201)和第二山墙立柱(301),所述背墙(4)还包括若干与所述背墙(4)高度一致的背墙立柱(401),所述立面墙还包括若干用于加固所述立面墙的连接横杆(8),用于连接所述正墙立柱(101)、所述第一山墙立柱(201)、所述第二山墙立柱(301)以及所述背墙立柱(401),所述圈舍顶(5)是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平面,其向斜下方倾斜指向所述正墙(1)方向,所述圈舍顶(5)还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圈舍顶支撑杆(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其包括:四堵立面墙、位于所述立面墙上方的圈舍顶(5)以及由所述立面墙围起来的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面墙包括正墙(1)、与所述正墙(1)两端连接的第一山墙(2)和第二山墙(3)、与所述正墙(1)相对设置的背墙(4)以及圈舍门(7),所述正墙(1)的高度小于所述背墙(4)的高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山墙(2)和所述第二山墙(3)分别具有从所述正墙(1)朝着所述背墙(4)倾斜向上延伸的顶面,所述正墙(1)还包括若干与所述正墙(1)高度一致的正墙立柱(101),所述第一山墙(2)和所述第二山墙(3)还分别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第一山墙立柱(201)和第二山墙立柱(301),所述背墙(4)还包括若干与所述背墙(4)高度一致的背墙立柱(401),所述立面墙还包括若干用于加固所述立面墙的连接横杆(8),用于连接所述正墙立柱(101)、所述第一山墙立柱(201)、所述第二山墙立柱(301)以及所述背墙立柱(401),所述圈舍顶(5)是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平面,其向斜下方倾斜指向所述正墙(1)方向,所述圈舍顶(5)还包括若干纵横交错的圈舍顶支撑杆(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圈舍还包括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固定在所述立面墙外侧部且将所述养殖圈舍四周包围以及设置在所述圈舍顶(5)上,所述圈舍顶(5)上的所述保温层(6)构造成能折叠和展开,使得能够根据需要露出或遮盖所述圈舍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圈舍的所述正墙(1)与正南方向的夹角为6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墙(1)的高度为1.8m~2.3m,所述背墙(4)的高度为3.0m~3.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区一面坡式塑料膜增温无臭养殖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墙立柱(101)、所述第一山墙立柱(201)、所述第二山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明刘娣何鑫淼冯艳忠王文涛吴赛辉陈赫书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