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施番茄基质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219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施番茄基质栽培方法,属于番茄栽培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基于原位监测的水肥精准管理模式,明确了设施番茄基质栽培中的水肥精准管理参数,实现了全部水、肥循环利用,全生育期、全自动精准管理,有利于产品提质、资源增效与生态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施番茄基质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番茄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设施番茄基质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随全球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日益匮乏,并且传统设施栽培模式用工大,环境调控差,机械化程度低,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另外,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盐渍化、微生物区系失调等土壤退化现状普遍发生,这也限制了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工厂化基质栽培是设施蔬菜发展的方向,能够有效解决土地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为实现生产的精准化和标准化奠定基础。但是目前工厂化基质栽培仍然存在肥料用量与配比没有量化、成本高、栽培模式有待优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施番茄基质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明确了设施番茄基质栽培中的水肥精准管理参数,实现了全部水、肥循环利用,全生育期、全自动精准管理,有利于产品提质、资源增效与生态环保。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设施番茄基质栽培系统进行番茄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番茄三叶一心期将番茄苗移栽定植至栽培槽的基质内;2)当番茄苗株高长至20~30cm时,将番茄苗的侧枝去掉,留主干,此后萌发的侧枝全部去除;3)当番茄第5~7穗果点花坐果后,打掉顶端生长点;4)当番茄果转色后采摘;在步骤1)中所述番茄定植之后开始灌溉,所述灌溉的液体包括水和营养液;所述水包括经灌溉系统灌溉的水和循坏系统中回水管回流到回流池的循环水;所述营养液包括氮肥、磷肥、钾肥、钙肥和镁肥以及微量元素。优选的,当田间含水量小于最低阈值且回流池内液位小于设定的最小阈值时,开启水源中水泵进行灌溉,在灌溉a方之后,判断回流池内液位是否到达最大阈值,如果达到最大阈值,则停止灌溉,如果未到达最大阈值,则继续灌溉a方,如此反复,直至回流池内液位到达最大阈值,停止灌溉;当田间含水量小于最低阈值,且回流池内液位大于设定的最大阈值时,开启回流池内水泵进行灌溉,当回流池内液位到达最小阈值时,停止灌溉;所述田间含水量的最低阈值如下:苗期为最大持水量的80~90%,开花期为最大持水量的70~80%,成熟期为最大持水量的60~70%;所述回流池内液位设定的最小阈值为大于水泵进水口高度小于60cm;所述a为最小灌溉单元,a根据面积取值,一亩种植面积取值为0.5~1方;所述回流池内液位最大阈值的高度水平在田间基质栽培底部以下,且回流池最大阈值与最小阈值之间的水量大于2方/亩。优选的,所述灌溉施肥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在开启水源中水泵进行灌溉施肥之前,监测回流池内氮、磷、钾、钙和镁浓度;如果回流池内浓度大于设定的目标浓度的1.5倍,仅灌溉不施肥;如果检测浓度在目标浓度的0.5~1.5倍之间,按目标浓度进行施肥;如果检测浓度小于目标浓度的0.5倍,则在灌溉施肥时,按1.5倍的目标浓度进行灌溉施肥。优选的,番茄的苗期,所述营养液中氮肥、磷肥、钾肥、钙肥和镁肥的目标浓度分别为3.2~6mmol/l、1~2mmol/l、4~6mmol/l、0.5~1mmol/l和0.5~1mmol/L;所述番茄的开花结果期,所述营养液中氮肥、磷肥、钾肥、钙肥和镁肥的目标浓度分别为14~18mmol/l、1.5~2.0mmol/l、9~12mmol/l、3~5mmol/l和2~3mmol/L;所述番茄的成熟期,所述营养液中氮肥、磷肥、钾肥、钙肥和镁肥的目标浓度分别为6~12mmol/l、0.7~1.5mmol/l、13~15mmol/l、4.5~6mmol/l和2~3mmol/L。优选的,所述氮肥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比例为(2.5~3.5):1;在所述开花结果期和成熟期,施加硫基肥料,SO42-浓度不高于为7.0mmol/l。优选的,所述灌溉施肥采用随水滴灌的方式。优选的,所述基质包括炉渣和河砂;所述炉渣和河砂的体积比为(1~4):(6~9),所述河砂的粒径为0.35~0.5mm,所述炉渣粒径为0.5~-1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设施番茄基质栽培方法,通过水肥管控平台控制水肥的灌溉时机和灌溉量;实现了营养液循环管理,使脱离根区的水分和养分重新循环利用,避免了水分和养分的损失,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全生育期、全自动精准管理,有利于产品提质、资源增效与生态环保。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营养液中养分配比合理,施用精准,有利于进一步提质增效。附图说明图1栽培槽的剖面图;图2营养液灌溉循环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苗期不同氮浓度及形态对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图4苗期不同氮浓度及形态对番茄根系生长影响照片;图5结果期为不同氮浓度及形态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图6苗期不同钾钙镁供应水平对番茄根长的影响;其中,钾水平(mmol/L)K0:0、K1:1、K2:4、K3:8;钙水平(mmol/L)Ca0:0、Ca1:0.5、Ca2:1.5;镁水平(mmol/L)Mg0:0、Mg1:0.3、Mg2:1图7结果期不同钾钙水平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其中,钾水平(mmol/L):K0:0、K1:6、K2:12、K3:18;钙水平(mmol/L):Ca0:0、Ca1:4、Ca2:8图8为不同硫基氯基肥料对苗期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图9为不同硫基氯基肥料对番茄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的影响;图10为不同营养液浓度及硫氯基肥料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图11为不同无机混合基质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图12为不同无机混合基质对肥料偏生产力和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设施番茄基质栽培系统进行番茄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番茄三叶一心期将番茄苗移栽定植至栽培槽的基质内;2)当番茄苗株高长至20~30cm时,将番茄苗的侧枝去掉,留主干,此后萌发的侧枝全部去除;3)当番茄第5~7穗果点花坐果后,打掉顶端生长点;4)当番茄果转色后采摘。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番茄定植之后开始灌溉,灌溉至水位上限后停止灌溉。当田间含水量小于最低阈值且回流池内液位小于设定的最小阈值时,开启水源中水泵进行灌溉,在灌溉a方之后,判断回流池内液位是否到达最大阈值,如果达到最大阈值,则停止灌溉,如果未到达最大阈值,则继续灌溉a方,如此反复,直至回流池内液位到达最大阈值,停止灌溉;当田间含水量小于最低阈值,且回流池内液位大于设定的最大阈值时,开启回流池内水泵进行灌溉,当回流池内液位到达最小阈值时,停止灌溉;所述田间含水量的最低阈值如下:苗期为最大持水量的80~90%,开花期为最大持水量的70~80%,成熟期为最大持水量的60~70%;所述回流池内液位设定的最小阈值为大于水泵进水口高度小于60cm;所述a为最小灌溉单元,a根据面积取值,一亩种植面积取值为0.5~1方;所述回流池内液位最大阈值的高度水平在田间基质栽培底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设施番茄基质栽培系统进行番茄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在番茄三叶一心期将番茄苗移栽定植至栽培槽的基质内;/n2)当番茄苗株高长至20~30cm时,将番茄苗的侧枝去掉,留主干,此后萌发的侧枝全部去除;/n3)当番茄第5~7穗果点花坐果后,打掉顶端生长点;/n4)当番茄果转色后采摘;/n在步骤1)中所述番茄定植之后开始灌溉,/n所述灌溉的液体包括水和营养液;/n所述水包括经灌溉系统灌溉的水和循坏系统中回水管回流到回流池的循环水;/n所述营养液包括氮肥、磷肥、钾肥、钙肥、镁肥以及微量元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设施番茄基质栽培系统进行番茄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番茄三叶一心期将番茄苗移栽定植至栽培槽的基质内;
2)当番茄苗株高长至20~30cm时,将番茄苗的侧枝去掉,留主干,此后萌发的侧枝全部去除;
3)当番茄第5~7穗果点花坐果后,打掉顶端生长点;
4)当番茄果转色后采摘;
在步骤1)中所述番茄定植之后开始灌溉,
所述灌溉的液体包括水和营养液;
所述水包括经灌溉系统灌溉的水和循坏系统中回水管回流到回流池的循环水;
所述营养液包括氮肥、磷肥、钾肥、钙肥、镁肥以及微量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田间含水量小于最低阈值且回流池内液位小于设定的最小阈值时,开启水源中水泵进行灌溉,在灌溉a方之后,判断回流池内液位是否到达最大阈值,如果达到最大阈值,则停止灌溉,如果未到达最大阈值,则继续灌溉a方,如此反复,直至回流池内液位到达最大阈值,停止灌溉;
当田间含水量小于最低阈值,且回流池内液位大于设定的最大阈值时,开启回流池内水泵进行灌溉,当回流池内液位到达最小阈值时,停止灌溉;
所述田间含水量的最低阈值如下:苗期为最大持水量的80~90%,开花期为最大持水量的70~80%,成熟期为最大持水量的60~70%;
所述回流池内液位设定的最小阈值为大于水泵进水口高度小于60cm;
所述a为最小灌溉单元,a根据面积取值,一亩种植面积取值为0.5~1方;
所述回流池内液位最大阈值的高度水平在田间基质栽培底部以下,且回流池最大阈值与最小阈值之间的水量大于2方/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斌李飞李俊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