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2192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法,属于林木栽培技术领域。本方法根据薄壳山核桃苗期生长节律和需水需肥等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内给予不同配方肥料,充分挖掘苗木的生长潜力,以期培育出根系发达、高径比适宜的可嫁接砧木苗,实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翌年出圃,育苗周期缩短1年,成本降低70%以上的薄壳山核桃降本增效的高效培育目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木栽培
,具体是涉及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薄壳山核桃俗称“碧根果”,原产于美国,世界著名的干果经济树种,市场需求巨大。我国引种已有百余年历史,国内江苏、云南、浙江、安徽等地均适宜栽培薄壳山核桃。但由于过去多用实生苗种植,初果期长,效益不高,制约了薄壳山核桃种植的积极性。近年来科研院所和企业经营者突破良种嫁接繁育技术,采用嫁接苗栽培的薄壳山核桃较实生苗提早6年-8年结果,实现了薄壳山核桃早实丰产栽培,推动了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薄壳山核桃为深根性树种,传统的大田裸根苗培育方式,苗木侧根少、移栽成活率低,容器育苗是薄壳山核桃苗木培育的最佳方式,良种壮苗的培育首先需要健壮的砧木,一般砧木地径达到0.8cm即可嫁接,常规的育苗方式需2年时间方可满足嫁接要求。国内针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技术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主要集中于容器选择、基质配比和施肥等方面的研究,而关于集成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培育低成本、轻基质研制,根系调控,不同生长期水肥供给方式、用量等配套技术研究则比较少,存在容器苗培育成本高、苗木质量低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培育质量,缩短育苗周期,进一步降低育苗成本,本方法依据薄壳山核桃生物学特性和幼苗生长节律,选择满足苗木生长的适宜容器及控根方式,利用菌渣等废弃物配制出便于运输的重量轻、成本低的育苗基质,在幼苗出苗期——速生期——硬化期分别给予不同配方肥料,充分挖掘苗木的生长潜力,以期培育出根系发达、高径比适宜的嫁接用砧木苗,形成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水肥一体化培育技术体系,实现减肥降本的环境友好型种苗培育方式的创新。经文献查新,有关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培育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已有公开。如[申请号]201610330364.5,[名称]一种薄壳山核桃容器富根苗的培育方法;[申请号]2018100153378,[名称]一种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方法;[申请号]2018106865145,[名称]一种薄壳山核桃优良容器苗的培育方法;[申请号]2019103624298,[名称]一种薄壳山核桃两段容器育苗方法;[申请号]2019109686870,[名称]一种用于薄壳山核桃育苗的基质、薄壳山核桃的培育方法和薄壳山核桃的嫁接方法和[申请号]2019103175566,[名称]一种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的基质配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等,上述专利所述容器苗培育等内容均与本方法存在本质的异同。申请人经过多年的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生产实践,通过开展容器材料和规格的筛选、育苗基质配方研制、种子催芽、水分控根以及水肥精准化管理等试验研究,集成创新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新技术,培育出侧须根平衡、均匀发达的轻基质良种壮苗,1a生苗木平均地径达1.26cm,超过可嫁接粗度0.8cm的57.7%,实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翌年出圃,育苗周期缩短1年,成本降低70%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水肥一体化培育方法,即利用菌渣等废弃物配制便于运输的重量轻、低成本的育苗基质,通过水分控根,在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发育期分别给予不同配方肥料,充分挖掘苗木的生长潜力,以期培育出根系发达、高径比适宜的可嫁接砧木苗,实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翌年出圃,育苗周期缩短1年,成本降低70%以上的薄壳山核桃降本增效的高效培育目标。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是由下列步骤组成: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骤完成:(1)容器选择与基质配制:A、容器选择:选择内径为25cm,高35cm圆柱形加仑盆,内置同规格无纺布袋;B、基质配制:将充分发酵腐熟的食用菌菌渣、醋糟和泥炭按照体积比(50-70)m3∶(20-40)m3∶(10-30)m3均匀混合后,备用;(2)种子沙藏与播种移植:A、种子低温沙藏:秋季采收薄壳山核桃种子经调制后置于0℃-5℃冷藏,沙藏前以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400倍-600倍液浸泡种子5d-7d,将种子和沙按体积比种子∶湿沙=1∶2进行混合沙藏60d~90d,湿沙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0~1000倍药液喷洒消毒,湿度为手捏不出水为宜,沙藏温度为0℃~5℃;B、播种:翌年早春将步骤(2)A的种子播种于温度25℃,湿度80%温室的沙床中催芽,15日~20日种子萌发出苗,备用;C、芽苗移植:当步骤(2)B幼苗长出2片~3片叶时即可移植至步骤(1)中容器中,移植时需截断1/2根系,并用配制的促根剂浸蘸。(3)水肥管理:A、水分控根:当步骤(3)C容器幼苗高度达10cm-15cm时,将其摆放在无渗漏水泥池中,注入清水,水位始终保持在5cm~10cm;B、肥料供给:肥料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输送至育苗容器中。第一阶段,4月底~5月底每周喷施1次促根肥,施用4次;第二阶段,6月初~6月底每周每株施用1次高N速生肥0.4g~0.8g,施用4次;第三阶段,7月底~8月初每周每株施用1次壮苗肥0.1g~0.4g,施用4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B中所述菌渣为生产杏鲍菇后废弃的培养基废料,粒径为1mm~5mm;醋糟为江苏恒顺醋业有限公司制醋的下脚料,由糯米、麸皮、砻糠等原料经制醋发酵后过滤的残渣,粒径为2mm~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C中所述促根剂为NAA-NA40mg·L-1+IBA-K50mg·L-1+JFC-2号10mg·L-1的水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B中所述促根肥为海藻肥(徐州万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液体)原液稀释1200倍~1800倍液,其组分为海藻酸≥21g/L;N+P2O5+K2O≥100g/L;速生肥为水溶肥+γ-PGA(1%~4%),其中水溶肥组分N、P、K及微量元素配比是30-10-10+TE,γ-PGA组分N+P2O5+K2O≥12%,HPLC≥25%;壮苗肥为水溶肥+γ-PGA(1%~4%),其中水溶肥组分N、P、K及微量元素配比是10-30-20+TE,γ-PGA组分为N+P2O5+K2O≥12%,HPLC≥25%。有益效果(1)不同容器基质配方育苗效果设置醋糟、菌渣、泥炭体积比为:50∶20∶30、60∶20∶20、70∶20∶10,分别以A1、A2和A3标记(统称A基质);菌渣、醋糟、泥炭体积比为:50∶20∶30、60∶20∶20、70∶20∶10,分别以B1、B2和B3标记(统称B基质)的6个配方,以常规配方基质泥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70∶20∶10对照(CK)。春天将催芽的薄壳山核桃芽苗移栽至上述配方基质容器中,经1年的生长结束后测定相关指标。A.育苗基质理化性质...

【技术保护点】
1.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骤完成:/n(1)容器选择与基质配制:/nA、容器选择:选择内径为25cm,高35cm圆柱形加仑盆,内置同规格无纺布袋;/nB、基质配制:将充分发酵腐熟的食用菌菌渣、醋糟和泥炭按照体积比(50-70)m

【技术特征摘要】
1.薄壳山核桃低成本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骤完成:
(1)容器选择与基质配制:
A、容器选择:选择内径为25cm,高35cm圆柱形加仑盆,内置同规格无纺布袋;
B、基质配制:将充分发酵腐熟的食用菌菌渣、醋糟和泥炭按照体积比(50-70)m3∶(20-40)m3∶(10-30)m3均匀混合后,备用;
(2)种子沙藏与播种移植:
A、种子低温沙藏:秋季采收薄壳山核桃种子经调制后置于0℃-5℃冷藏,沙藏前以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400倍-600倍液浸泡种子5d-7d,将种子和沙按体积比种子∶湿沙=1∶2进行混合沙藏60d~90d,湿沙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1000倍药液喷洒消毒,湿度为手捏不出水为宜,沙藏温度为0℃~5℃;
B、播种:翌年早春将步骤(2)A的种子播种于温度25℃,湿度80%温室的沙床中催芽,15日~20日种子萌发出苗,备用;
C、芽苗移植:当步骤(2)B幼苗长出2片~3片叶时即可移植至步骤(1)中容器中,移植时需截断1/2根系,并用配制的促根剂浸蘸。
(3)水肥管理:
A、水分控根:当步骤(3)C容器幼苗高度达10cm-15cm时,将其摆放在无渗漏水泥池中,注入清水,水位始终保持在5cm~10cm;
B、肥料供给:肥料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输送至育苗容器中。第一阶段,4月底~5月底每周喷施1次促根肥,施用4次;第二阶段,6月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全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