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02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属于真空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切割玻璃;(2)磨边及清洁;(3)打孔;(4)钢化;(5)清洗吹干;(6)点胶;(7)布放支撑物;(8)合片;(9)封边及抽真空;(10)加热封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步骤简单,钢化时先将玻璃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再冷却,使得玻璃的内部张应力和表面压应力增大,从而使得玻璃的应力以及抗冲击强度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本工艺不需要将玻璃封边、取出冷却,然后再进行抽气,其工艺简单,所需时间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能,而且不需要冷却后再次加热,节约能源,降低能耗,通过本工艺制得的真空玻璃质量稳定,应力大,抗冲击强度高,安全系数高。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玻璃生产工艺
[0001]

本专利技术属于真空玻璃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玻璃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真空玻璃是两片正对、尺寸基本相同的平板玻璃在周边密闭后抽真空形成了真空夹层,从而实现隔热、隔声的物理性能,可以用于有保温、隔热、隔音等需求的建筑、家电、太阳能等应用领域。作为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真空玻璃是采用保温瓶原理,以低熔点玻璃粉对两片玻璃进行封接,并抽制成10-2Pa以上的高真空腔体。它具有优良的绝热性、隔音性、较高的日光透射性、红外光反射性及化学性能稳定性,具备保温、抗结露、隔声和节能、环保、附加值高等特点,是新一代的节能材料,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中高档建筑和家电、车船等交通运输领域及太阳能利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3]钢化和封接工序是真空玻璃生产的关键环节。现有的真空玻璃应力偏低,抗冲击强度不好,无法满足现有的高应力需求。现有封接技术采用二步法,先进行封边加热,封边完成后取出玻璃进行冷却,然后再进行抽气和封口,在这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加热,使玻璃空腔内空气激活膨胀,提高空气压力,达到更好抽气效果,这样整个封接过程时间比较长,耗能较高,生产效率比较低,大大限制产能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耗时短,能耗低,应力高,抗冲击强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安全的真空玻璃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切割玻璃:裁取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2)磨边及清洁:磨边并将表面清洁干净;(3)打孔:在所述上片玻璃一角开设抽气孔,在所述下片玻璃上开设盲孔;(4)钢化:将所述上片玻璃和所述下片玻璃放入钢化炉内进行加热,冷却;(5)清洗吹干:用清洗设备对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进行去离子水清洗,然后进行高压吹干,达到无尘状态,(6)点胶:在所述下片玻璃的表面铺设粘结剂;(7)布放支撑物:通过支撑物布放机在所述下片玻璃的表面布放支撑物;(8)合片:在所述下片玻璃的四周边缘布放含有硅酸盐材料的玻璃粉,将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合片,将吸气剂通过所述抽气孔放入所述盲孔内,将所述抽气口连接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与所述抽气口处设有玻璃封口料;(9)封边及抽真空:对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使所述玻璃粉融
化,同时对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加压合片,通过抽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直到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之间的间隙达到真空玻璃厚度标准,停止加压合片;(10)加热封口:加热所述玻璃封口料,当所述玻璃封口料融化时,拆下所述抽真空装置,融化的所述玻璃封口料将抽气口封闭,然后停止对玻璃封口料和玻璃加热。
[0006]作为一种改进,步骤(4)中,加热温度为650-750℃,加热时间为2-2.5min。
[0007]作为一种改进,步骤(4)中,冷却的风压为25-30kpa,冷却的风距为5-6mm,冷却的出风温度为20-25℃。
[0008]作为一种改进,步骤(5)中,所述高压为0.3-0.7mpa,所述高压吹干的温度为25-80℃。
[0009]作为一种改进,步骤(7)中,所述支撑物为金属支撑物或硅酸盐支撑物。
[0010]作为一种改进,步骤(9)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200℃-250℃。
[0011]作为一种改进,步骤(10)中,所述玻璃封口料为热熔玻璃粉或可溶铬合金材料。
[00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其步骤简单,先将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再使其冷却,使得玻璃的内部张应力增大,从而在其表面产生更大的压应力,使得玻璃的应力以及抗冲击强度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本工艺不需要将玻璃封边、取出冷却,然后再进行抽气,其工艺简单,所需时间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能,而且不需要冷却后再次加热,节约能源,降低能耗,通过本工艺制得的真空玻璃质量稳定,应力大,抗冲击强度高,安全系数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实施例1一种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切割玻璃:裁取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2)磨边及清洁:磨边并将表面清洁干净;(3)打孔:在上片玻璃一角开设抽气孔,在下片玻璃上开设盲孔;(4)钢化:将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放入钢化炉内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700℃,加热时间为2min,冷却,冷却的风压为30kpa,冷却的风距为6mm,冷却的出风温度为25℃;(5)清洗吹干:用清洗设备对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进行去离子水清洗,进行高压吹干,高压的压力为0.4mpa,高压吹干的温度为35℃,达到无尘状态;(6)点胶:在下片玻璃的表面铺设粘结剂,粘结剂优选为玻璃焊料或真空密封胶;(7)布放支撑物:通过支撑物布放机在下片玻璃的表面布放支撑物,支撑物优选为金属支撑物或硅酸盐支撑物;(8)合片:在下片玻璃的四周边缘布放含有硅酸盐材料的玻璃粉,将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合片,将吸气剂通过抽气孔放入盲孔内,将抽气口连接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与抽气口处设有玻璃封口料;(9)封边及抽真空:对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为210℃,加热过程中使玻璃粉融化,同时对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加压合片,通过抽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直到上
片玻璃和下片玻璃之间的间隙达到真空玻璃厚度标准,停止加压合片;(10)加热封口:加热玻璃封口料,玻璃封口料为热熔玻璃粉或可溶铬合金材料,当玻璃封口料融化时,拆下抽真空装置,融化的玻璃封口料将抽气口封闭,然后停止对玻璃封口料和玻璃加热,即得成品。
[0015]实施例2一种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切割玻璃:裁取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2)磨边及清洁:磨边并将表面清洁干净;(3)打孔:在上片玻璃一角开设抽气孔,在下片玻璃上开设盲孔;(4)钢化:将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放入钢化炉内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650℃,加热时间为2.5min,冷却,冷却的风压为25kpa,冷却的风距为5mm,冷却的出风温度为20℃;(5)清洗吹干:用清洗设备对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进行去离子水清洗,进行高压吹干,高压的压力为0.3mpa,高压吹干的温度为25℃,达到无尘状态;(6)点胶:在下片玻璃的表面铺设粘结剂,粘结剂优选为玻璃焊料或真空密封胶;(7)布放支撑物:通过支撑物布放机在下片玻璃的表面布放支撑物,支撑物优选为金属支撑物或硅酸盐支撑物;(8)合片:在下片玻璃的四周边缘布放含有硅酸盐材料的玻璃粉,将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合片,将吸气剂通过抽气孔放入盲孔内,将抽气口连接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与抽气口处设有玻璃封口料;(9)封边及抽真空:对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为200℃,加热过程中使玻璃粉融化,同时对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加压合片,通过抽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直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之间的间隙达到真空玻璃厚度标准,停止加压合片;(10)加热封口:加热玻璃封口料,玻璃封口料为热熔玻璃粉或可溶铬合金材料,当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切割玻璃:裁取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2)磨边及清洁:磨边并将表面清洁干净;(3)打孔:在所述上片玻璃一角开设抽气孔,在所述下片玻璃上开设盲孔;(4)钢化:将所述上片玻璃和所述下片玻璃放入钢化炉内进行加热,冷却;(5)清洗吹干:用清洗设备对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进行去离子水清洗,然后进行高压吹干,达到无尘状态,(6)点胶:在所述下片玻璃的表面铺设粘结剂;(7)布放支撑物:通过支撑物布放机在所述下片玻璃的表面布放支撑物;(8)合片:在所述下片玻璃的四周边缘布放含有硅酸盐材料的玻璃粉,将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合片,将吸气剂通过所述抽气孔放入所述盲孔内,将所述抽气口连接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与所述抽气口处设有玻璃封口料;(9)封边及抽真空:对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使所述玻璃粉融化,同时对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加压合片,通过抽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直到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之间的间隙达到真空玻璃厚度标准,停止加压合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泉刘永亮孙树泉
申请(专利权)人:沃卡姆山东真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