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96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圈、内圈和两列滚子,所述滚子为对称型球面滚子,两列滚子相对的端面均设置为球基面,所述调心滚子轴承还包括设置在两列滚子之间的浮动中挡圈,所述保持架主体的内径面由所述浮动中挡圈的外径面引导,相邻两个兜爪之间的保持架主体内径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油槽,所述油槽沿轴向贯穿保持架主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可允许更高的滚子总负荷,简化了内圈结构,保持架主体内径和浮动中挡圈外径之间的细小间隙能形成有效的润滑油膜,增大了保持架的径向截面高度使得兜孔对滚子直径的包裹增加,轴承的抗振动性能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可提高3倍以上。以上。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属于轴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冶金矿山、道路工程等的迅猛发展,应用于冶金矿山、道路工程等的设备也在迅速的发展,如振动给料机、振动输送机、振动筛、振动球磨机、振动压路机等。目前,这些设备上使用的轴承是通用MB、MA结构的调心滚子轴承。这些设备一般工作在露天情况下,因此轴承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温差及灰尘的影响。另外,由于设备自身加工方式的影响,使得轴承一直工作在振动冲击载荷中,轴承在运行过程中滚子随轴承经常急加速、急减速而不能处于平衡运转状态,造成滚子偏转,滚道偏载,保持架兜孔表面和滚子滚动面经常碰撞,保持架易断裂,铜粉在滚动体滚动面和外滚道表面、内滚道表面上粘结等,轴承出现异常过早损坏。
[0003]图1及图2分别示出了通用MA(保持架外引导)、MB(保持架内引导)结构的调心滚子轴承,这两类滚子多采用如图3所示的带球基面的非对称滚子(Dw2<Dw1),以及如图4所示的内圈结构。滚子受力情况见图5(MA、MB结构滚子受力情况相同,所以只示出了MB结构的滚子受力情况)。如图5中所示,在MA、MB结构中,由于滚子(3)与外圈(1)的接触角α、与内圈2的接触角β不同,导致外圈(1)、内圈(2)对滚子(3)的支撑力N1、N2无法达到平衡,所以内圈2上的固定中挡圈(5)对滚子(3)的球基面必然有支持力N3来平衡外圈(1)、内圈对滚子的支持力N1、N2。由于滚子(3)的球基面受到固定中挡圈(5)的支持力N3,所以滚子(3)的球基面与固定中挡圈(5)之间滑动摩擦严重而引起轴承温升增加,硬度降低,导致轴承抱死或者提前损坏。同时,如图6所示,带球基面的非对称滚子(3)滚动面上负荷分布不均匀,在滚子(3)小径端会造成应力集中,应力峰值限制了轴承承载能力。
[000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可允许更高的滚子总负荷,简化了内圈结构,保持架主体内径和浮动中挡圈外径之间的细小间隙能形成有效的润滑油膜,增大了保持架的径向截面高度使得兜孔对滚子直径的包裹增加。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和两列滚子,每列滚子分别通过一个保持架限定于外圈和内圈之间,所述外圈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外圈径向贯穿外圈的导油孔;
[0008]所述滚子为对称型球面滚子,两列滚子相对的端面均设置为球基面;
[0009]所述调心滚子轴承还包括设置在两列滚子之间的浮动中挡圈,所述浮动中挡圈的内径面与所述内圈的外径面间隙配合;
[0010]所述保持架包括环状的保持架主体和悬伸设置在所述保持架主体轴向一侧的若干个兜爪,相邻两个兜爪与保持架主体共同围成一个兜孔,每列滚子分别装配在对应保持架的兜孔内;
[0011]所述保持架主体的内径面由所述浮动中挡圈的外径面引导,相邻两个兜爪之间的保持架主体内径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油槽,所述油槽沿轴向贯穿保持架主体;
[0012]每个兜爪的外径面和内径面之间的距离为滚子直径的0.45-0.55倍。
[0013]可选的,每个兜爪的外径弧长是其内径弧长的1.1-1.5倍。
[0014]可选的,两个保持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5-1.0mm。
[0015]可选的,所述浮动中挡圈内径面与所述内圈外径面之间的距离为0.15-0.6mm。
[0016]可选的,所述保持架主体内径面与浮动中挡圈外径面之间的间隙为0.2-0.7mm。
[0017]可选的,所述内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的挡边,所述挡边沿内圈的周向环绕在内圈的外径面。
[0018]可选的,所述保持架采用铝青铜材料制成,抗拉强度≥460Mpa,伸长率≥20%,硬度为102-142HBW,摩擦系数为0.07-0.12。
[0019]可选的,所述浮动中挡圈与滚子相对的端面为锥面。
[0020]可选的,所述兜爪的壁面与滚子的滚动面之间为面接触。
[0021]可选的,所述内圈的硬度≥62HRC。
[002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抗振动性能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与普通型相比较可提高3倍以上。具体的,滚子由带球基面的非对称滚子改为带球基面的对称滚子结构,使滚子外径上负荷的分布更平均,允许更高的滚子总负荷;浮动中挡圈不再承受轴向力,浮动中挡圈与内圈间隙配合,保持架主体的内径面由浮动中挡圈的外径面引导,简化了内圈结构,便于内圈车削、磨削加工;保持架主体的内径面设置油槽,使润滑油容易进入保持架主体内径和浮动中挡圈外径之间的细小间隙,形成有效的润滑油膜,降低保持架主体内径和浮动中挡圈外径之间摩擦,轴承温升低,耐冲击;增大了保持架的径向截面高度使得兜孔对滚子直径的包裹增加,保持架刚性增强2倍以上,轴承钢性强,承载能力大;并且增大内圈硬度,使内滚道的耐磨性提高一倍以上。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现有的外引导MA型调心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现有的内引导MB型调心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现有的MA或MB型调心滚子轴承中带球基面的非对称滚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现有的MA或MB型调心滚子轴承中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现有的MB型调心滚子轴承中滚子的受力情况示意图;
[0030]图6为现有的MA或MB型调心滚子轴承中带球基面的非对称滚子的滚动面上负荷分布情况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中滚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中滚子的滚动面上负荷分布情况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中滚子的受力情况示意图;
[0035]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中浮动中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中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中浮动中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4为图13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1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中浮动中保持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16为图1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100、外圈;110、导油孔;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和两列滚子,每列滚子分别通过一个保持架限定于外圈和内圈之间,所述外圈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外圈径向贯穿外圈的导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为对称型球面滚子,两列滚子相对的端面均设置为球基面;所述调心滚子轴承还包括设置在两列滚子之间的浮动中挡圈,所述浮动中挡圈的内径面与所述内圈的外径面间隙配合;所述保持架包括环状的保持架主体和悬伸设置在所述保持架主体轴向一侧的若干个兜爪,相邻两个兜爪与保持架主体共同围成一个兜孔,每列滚子分别装配在对应保持架的兜孔内;所述保持架主体的内径面由所述浮动中挡圈的外径面引导,相邻两个兜爪之间的保持架主体内径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油槽,所述油槽沿轴向贯穿保持架主体;每个兜爪的外径面和内径面之间的距离为滚子直径的0.45-0.55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每个兜爪的外径弧长是其内径弧长的1.1-1.5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机械用调心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两个保持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梅贵蔡玉铨蔡欣怡张明远蔡培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宇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