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86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包括曳引机主体、非接触式编码器、感应轴以及传动链部。曳引机主体包括有机壳、转轴、曳引轮、转子、定子、前置轴承以及后置轴承。在机壳内设置有一装配腔。前置轴承、后置轴承分别安装于机壳的前、后侧壁上。转轴依序穿过前置轴承、装配腔、后置轴承。定子、转子协同驱动曳引轮以及转轴同步地进行周向旋转运动。相距第一安装孔设定距离,在机壳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非接触式编码器内置于第三安装孔内。感应轴横穿于第三安装孔内,且其直接被非接触式编码器所感应。传动链部连接于转轴和感应轴之间,以带动感应轴跟随转轴同步地进行旋转运动。转运动。转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曳引机制造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电梯大多采用电梯曳引机进行驱动。在电梯曳引机中编码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电梯施工中要求,需要确保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对编码器进行维护或换新操作。也就是说,现有的编码器安装方式只能适合大机房电梯,小机房电梯等安装空间非常充裕的情况。如果遇见无机房的电梯那就束手无策了,已知,无机房永磁同步曳引机的安装空间非常有限。施工完成后,曳引机背面正对应于墙体,而前面直接固定在电梯导轨上。
[0003]在现有技术中,编码器的安装方式分为后置式、前置式。针对于后置式安装方式来说,较为常见的做法为:编码器直接安装在主轴上,且进行后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有以下问题:曳引机与墙体的距离太小,不便于后续具体使用过程中对编码器进行维护、换新操作,导致其适用范围受到局限。针对于前置式安装方式来说,较为常见的做法为:编码器直接内置、安装于主转轴内,由此要求主转轴的径向尺寸较大,且与之相配套的轴承规格亦随之增大,如此一来,必然导致轴承的性能远远超过使用需求,造成成本的升高,经济性降低。而且,为了适配编码器的具体外形,开设于主转轴的安装孔亦需设计为变径结构,从而大大地增加了主转轴的加工难度以及加工成本。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故,本专利技术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的出现。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其包括曳引机主体、非接触式编码器、感应轴以及传动链部。曳引机主体包括有机壳、转轴、曳引轮、转子、定子、前置轴承以及后置轴承。在机壳内设置有一装配腔。在机壳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沿着前后方向进行贯穿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用来一一对应地装入前置轴承、后置轴承。转轴依序穿过前置轴承、装配腔、后置轴承。定子、转子均配套地内置于装配腔内,且协同驱动曳引轮以及转轴同步地进行周向旋转运动。相距第一安装孔设定距离,在机壳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非接触式编码器与转轴相平行,且其内置于第三安装孔内。感应轴横穿于第三安装孔内,且其直接被非接触式编码器所感应。传动链部连接于转轴和感应轴之间,以带动感应轴跟随转轴同步地进行旋转运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传动链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一辅助轴承。第一辅助轴承固定于第三安装孔内,且对感应轴进行支撑。第一齿轮套设于转轴上,且跟随转轴进行同步旋转运动。而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套设于感应轴上,以对
感应轴进行驱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齿轮优选为斜齿圆柱齿轮或人字齿圆柱齿轮。而第二齿轮亦优选为斜齿圆柱齿轮或人字齿圆柱齿轮。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型设计,传动链部亦可以包括有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同步带以及第二辅助轴承。第二辅助轴承固定于第三安装孔内,且对感应轴进行支撑。第一同步轮套设于转轴上,且跟随转轴进行同步旋转运动。与第一同步轮相配套的第二同步轮套设于感应轴上,以对感应轴进行驱动。同步带同时套设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上。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传动链部还包括有张紧轮。张紧轮弹性地压靠于同步带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非接触式编码器完全沉放于第三安装孔内,且内缩距离d控制在0~20mm内。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前置轴承优选为调心滚子轴承,而后置轴承优选为径向接触轴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非接触式编码器优选为光电编码器或磁编码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机壳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有相互扣合的主壳体以及后端盖。由后端盖的前侧壁向着主壳体延伸出有第一环形安装座。第一环形安装座与机壳相同心。定子套设、固定于第一环形安装座的外侧壁上。转子套设于转轴上,以驱动转轴跟随其同步地进行旋转运动。由转子的前侧壁继续向前延伸出有第二环形安装座。曳引轮内置于装配腔内,且套设、固定于第二环形安装座的外侧壁上。
[0014]相较于传统的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编码器的安装方式为前置式,且内置于机壳。且通过采用增入传动链部的方式,使得感应轴可以反映出转轴的旋转动态。后续借助于编码器测量感应轴的角位移即可间接地得出转轴的角位移参数。在不影响对转轴角位移参数测量的前提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便于对编码器进行维护以及换新操作,从而放松了对电梯曳引机安装空间的要求,进而扩大了适用范围。另外,编码器采用非接触式编码器,如此一来,在对转轴速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编码器自身无磨损发生,从而确保了编码器的应用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18]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0019]图4亦是本专利技术中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
意图(隐去主壳体后)。
[0020]图5是图4的正视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机壳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机壳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8是图6的正视图。
[0024]图9是图8的B

B剖视图。
[0025]图10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子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1‑
曳引机主体;11

机壳;111

主壳体;1111

第一安装孔;1112

第三安装孔;112

后端盖;1121

第二安装孔;1122

第一环形安装座;113

装配腔;12

转轴;13

曳引轮;14

转子;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机主体、非接触式编码器、感应轴以及传动链部;所述曳引机主体包括有机壳、转轴、曳引轮、转子、定子、前置轴承以及后置轴承;在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一装配腔;在所述机壳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沿着前后方向进行贯穿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用来一一对应地装入所述前置轴承、所述后置轴承;所述转轴依序穿过所述前置轴承、所述装配腔、所述后置轴承;所述定子、所述转子均配套地内置于所述装配腔内,且协同驱动所述曳引轮以及所述转轴同步地进行周向旋转运动;相距所述第一安装孔设定距离,在所述机壳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非接触式编码器与所述转轴相平行,且其内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所述感应轴横穿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且其直接被所述非接触式编码器所感应;所述传动链部连接于所述转轴和所述感应轴之间,以带动所述感应轴跟随所述转轴同步地进行旋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第一辅助轴承;所述第一辅助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且对所述感应轴进行支撑;所述第一齿轮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跟随所述转轴进行同步旋转运动;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所述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感应轴上,以对所述感应轴进行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为斜齿圆柱齿轮或人字齿圆柱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为斜齿圆柱齿轮或人字齿圆柱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梯曳引机的编码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江叶佳芳任云龙符斌闵志强何轶芳陆娉严晓陆金菊沈华琚光平谈成隆钱敏刚邵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弗尔德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