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68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所述成像方法包括:在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转印到带状中间转印膜的受像层上,在所述转印膜中,在基材的表面上设有受像层;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叠加所述中间转印膜,使得所述调色剂图像接触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通过施加热和压力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将所叠加的中间转印膜压力粘合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从而形成层压体;以及在所述受像层和所述基材的界面处进行剥离,使得所述受像层覆盖所述记录介质的整个成像表面,并且使得图像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和受像层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电子照相法在诸如塑料片材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成像方法,以及使用该成像方法的诸如复印机或者打印机等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过去,采用这种电子照相法,按照例如下述成像步骤来形成彩色图像。首先将光线照射在彩色原稿上;通过彩色CCD对经反射的光学图像进行色分解而进行读取;以及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在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和颜色修正之后,得到多种颜色的图像信号。根据该多种颜色的图像信号来调制例如半导体激光器等,从该半导体激光器中发射出根据图像信号调制的半导体激光。通过多次照射该激光束,每次照射对应一种颜色,从而在感光体上形成多个静电潜像。用例如黄(Y)、洋红(M)、青(C)和黑(K)等四种颜色的彩色调色剂,顺次将该多个静电潜像显影。然后将经显影的调色剂图像从感光体转印到诸如纸等受像介质上,并且用带有热定影辊等的定影装置将其热定影,以在受像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用在这些彩色成像装置中的彩色调色剂是例如在平均粒径为1μm~15μm的颗粒上附着有平均粒径约为5nm~100nm的微粒的颗粒,所述颗粒为在诸如聚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等粘合剂树脂中分散有着色剂的颗粒,所述微粒是诸如二氧化硅、氧化钛或氧化铝等无机微粒,或者是诸如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PVDF(聚偏二氟乙烯)等树脂微粒。上述着色剂的实例包括诸如联苯胺黄、喹啉黄和汉撒黄等黄色(Y)着色剂;诸如若丹明B、玫瑰红和颜料红等洋红(M)着色剂;诸如酞菁蓝、苯胺蓝和颜料蓝等青色(C)着色剂;诸如炭黑和苯胺黑等黑色(K)着色剂;彩色颜料的混合物等。由于在加热定影时会使由此得到的由上述彩色调色剂形成的彩色图像的表面变得光滑,因此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光泽度。另一方面,纸的表面通常是没有光泽的,于是彩色图像的光泽度不同于纸表面的光泽度。此外,已经知道,根据用于彩色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的种类和热定影方法的不同,彩色图像的光泽度会随热定影时调色剂粘度的变化结果而变化。此外,优选彩色图像的光泽度根据图像的种类和用途而变化。例如,当在诸如陈列板或者室外展示板等塑料片材上形成彩色图像时,通常优选具有较高光泽度的表面平整的彩色图像。因此,已经提出了使用彩色复印装置得到高光泽度图像的技术,其中通过使用彩色复印机并适当地选择调色剂材料和定影条件等来得到高光泽度图像(例如,日本特开平5-142963、特开平3-2765、特开昭63-259575等公报)。然而,这些专利中所描述的传统方法仍然存在问题,即,这种技术在调色剂图像区域能够增加光泽度但在非图像区域却不能增加光泽度,因此在基材上不能得到均匀的光泽度。这些专利还存在一个问题,即,由于在图像表面上残留的彩色调色剂不平整,导致与银盐照相法和印刷相比较差的光滑度,从而不能得到平滑的质感。因此,为了处理这些问题,已经提出了除了彩色调色剂之外,还将透明调色剂转印和定影到受像介质上的装置(例如,参见日本特开昭63-58374、特开平4-278967、特开平4-204670、特开平5-232840、特开平7-72696等公报)。然而,在由此提出的装置中,不能充分控制透明调色剂的显影位置。在使透明调色剂在图像的整个表面上显影的装置中,包含彩色调色剂和透明调色剂的经转印的调色剂的总量增加,导致调色剂不能充分熔化,从而由于所显影的彩色调色剂而使得图像的表面不平整,因此而产生的问题是,不能形成具有光滑和良好的质感的图像,在具有高图像浓度的图像的热熔化过程中,调色剂会沾污热定影辊。而且,已经提出了一种方法,该方法调节用于使透明调色剂显影的图像信号,使得在彩色调色剂像素之间的空隙中使透明调色剂显影(参见日本特开平11-202583号公报)。然而,由于感光体的旋转速度的变动、中间转印体和受像介质行进速度的变动、伸缩和蛇行等原因,在彩色调色剂像素之间的空隙中使透明调色剂显影实际上很困难。因此,在一些情况中,因为图像表面不光滑,很难得到具有如银盐照相法和印刷那样的高质感的图像。而且,已经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在转印同时定影方式的成像装置中,通过在非图像区域形成透明调色剂,可以改善记录纸和中间转印膜之间的空隙,并改善图像区域和非图像区域之间光泽度的差异(参见日本特开平10-319663和特开平10-319755号公报等)。然而,该技术不能改善图像区域中的光泽度差和图像水平(level)的差异,而且在透明调色剂显影时,可能会干扰透明调色剂边界处的有色调色剂的图像。如上所述,使用透明调色剂的上述方法具有各种问题。这些方法具有的共同问题是,即使组合使用彩色调色剂和透明调色剂,也不能避免与调色剂的颗粒度有关的图像表面的不平整,而且从根本上很难防止图像区域和非图像区域之间的光泽度差异的产生。此外,已经提出一种方法,其中,使用在基材表面上具有受像层的成像材料转印片材,一旦在该转印片材上形成图像,就将该片材层压在诸如塑料片材等图像支持体上,然后将成像材料转印片材剥离,从而将图像转印到图像支持体上(参见参见日本特开2005-227377号公报)。该方法可以抑制图像支持体上转印有图像和未转印图像的区域之间的水平差异。然而,存在以下一些情况,其中,根据用于成像的记录介质的种类和在其上所形成的图像的不同,会出现图像区域和非图像区域之间的光滑性的差异,从而会出现整个成像表面的光泽度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方法,其中,无论使用何种记录介质来成像,都可以在整个成像表面上得到均匀的光泽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使用所述成像方法的成像装置。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以下方面来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转印到带状中间转印膜的受像层上,在所述中间转印膜中,在基材的表面上设有受像层;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叠加所述中间转印膜,使得所述调色剂图像接触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通过施加热和压力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将所叠加的中间转印膜压力粘合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从而形成层压体;和在所述受像层和所述基材的界面处进行剥离,使得所述受像层覆盖所述记录介质的整个成像表面,并且使得图像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和受像层之间。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无论使用何种记录介质,都可以在整个成像表面上得到均匀的光泽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记录介质是片状的。根据所述第二方面,与通过使用大的片状中间转印膜在记录介质上成像然后将所述记录介质切割成特定尺寸的小片的传统方法相比,当使用中间转印膜大量制造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时,可以得到较高的生产率。这是因为当使用了预先被切割成预定尺寸的片状记录介质时,在成像后不需要切割记录介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记录介质是带状的。根据所述第三方面,可以得到形成有图像的带状记录介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如第一至第三方面之一所述的成像方法,其中所述图像是彩色图像。根据所述第四方面,即使当形成在图像表面上具有较大的不平整性并且在图像区域和非图像区域之间易于产生光泽度差异的彩色图像时,也可以在整个成像表面上得到均匀的光泽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如第一至第四方面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转印到带状中间转印膜的受像层上,在所述转印膜中,在基材的表面上设有受像层;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叠加所述中间转印膜,使 得所述调色剂图像接触所述记录介质的表面;通过施加热和压力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将所叠加的中间转印膜压力粘合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从而形成层压体;和在所述受像层和所述基材的界面处进行剥离,使得所述受像层覆盖 所述记录介质的整个成像表面,并且使得图像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和受像层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寺哲郎江草尚之小林智雄鸟越薰樱井邦夫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