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音专利>正文

一种轻便型纱网裁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44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便型纱网裁剪装置,属于纱网处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替代纯人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符合企业自身生产设备购买力和生产实际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工作台、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工作台下端面上固定有四个支撑腿,支撑腿之间固定有横梁,工作台上端面上固定有固定机构,第一承接板固定在工作台端面上,且第一承接板侧壁与工作台侧壁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承接板固定在工作台端面上,且第二承接板侧壁与工作台侧壁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相对放置,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之间设置有平撑机构和夹具,工作台上设置有裁剪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纱网裁切规格变化自由的优点。切规格变化自由的优点。切规格变化自由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便型纱网裁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纱网处理
,涉及一种裁剪装置,特别是一种轻便型纱网裁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纱网具有韧性好、耐腐蚀、易清洁和不易变形等特点,广泛用于家居办公宾馆等的防蚊防虫,高档次的窗纱有不锈钢窗纱,环氧涂层窗纱,玻璃纤维平织隐形窗纱等。
[0003]纱网一般在生产后呈卷状放置,不仅方便搬运,也能够保证纱网内部结构不易被损坏,但是在纱网后续的切割工作过程中,就需要将纱网卷展开,由人工对纱网进行切割,将纱网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和规格,而纱网本身较重,且纱网本身韧性好,这就导致了人工裁剪纱网费时费力,大大影响了纱网的裁剪效率和裁剪质量,由此,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市场上中小型规模纱网生产企业的现状,提出一种既能替代纯人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符合企业自身生产设备购买力和生产实际的纱网裁剪装置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替代纯人工进行纱网裁剪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0005]一、以手工操作为基础、附带辅助机构的纱网裁剪装置
[0006]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纱网裁边装置【申请号:CN201911123055.0;公开号:CN110842986A】。这种具有定位功能的纱网裁边装置,包括第一裁片、第二裁片、固定螺栓、定位机构、第一气动机构、第二气动机构和清扫机构;使用者将两个压块撑开合适的缝隙,令所需被裁剪的纱网进入两个压块的缝隙中,接着使用者松开手,两块压块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对纱网进行压紧,从而在使用时实现了对被裁剪纱网的定位,令工人在裁剪纱网时能够裁剪的更加精准,使得避免出现裁剪偏差的情况,保证被裁剪纱网的质量;裁剪过程中,连杆随着第一裁剪刀不断的移动,带动气杆移动,气杆带动套筒和套杆移动,从而套杆带动清灰刷对纱网上较大的碎屑进行清扫,使得更进一步的能够避免对裁剪过程造成影响,提高工作效率。
[0007]该专利中公开的纱网裁边装置虽然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第一裁片、第二裁片并辅以定位机构对纱网进行裁剪,裁剪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气动机构和清扫机构对碎屑和灰尘进行清理,但是,该裁边装置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人工裁剪为主的落后的工作方式的弊端,仅仅将剪刀型的结构进行改进套用在人工裁剪纱网的方式上,其本质上还是手动操作,只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纯手动操作的疲劳,而且即使裁剪过程中对碎屑和灰尘进行了及时的清理,依然费时费力,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纱网的裁剪效率和裁剪质量。
[0008]二、纯机械式纱网裁剪装置
[0009]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有导向功能的纱网生产加工用裁切机【申请号:CN201911123072.4;公开号:CN110861132A】。这种带有导向功能的纱网生产加工用裁切机,包括底座、支脚、出料套、裁切结构、进料结构、导向结构和放料结构;通过裁切结构在工作的同时能够同步带动进料结构进行工作,通过进料结构的设置,不仅能够自动的对纱网进行送料操作,减小了人工送料的工作强度,还能够对裁切的纱网进行整平和限位作用,
即避免了纱网在裁切时出现褶皱的情况,又避免了由于纱网在裁切时不好固定导致纱网偏移的情况,通过在底座的顶端靠近进料结构的一端设置导向结构,能够对进入进料结构的纱网进行导向工作,防止进入进料结构的纱网出现褶皱以及偏移的情况,且由于导向结构是可调节的,还能够对不同宽度的纱网进行导向工作。
[0010]该专利中公开的纱网裁剪装置虽然可以通过放料结构、导向结构、进料结构以及裁切结构之间的配合对纱网进行裁剪,也可以实现自动进料和出料,但是,该裁剪装置中纱网的进料和出料是同步进行的,即进料结构和裁切结构是通过同一动力机构实现的,这种结构设置的好处是纱网在经过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整平后就能通过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配合进行裁切,同步化、效率高,不好的地方在于,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配合是通过裁切结构(类似于曲柄滑块连杆机构)实现的,即转盘的偏心度决定纱网裁切的长度,因此,在经过整平然后立刻进行裁切后的纱网,其长度规格是确定的,无法及时调整和修改,单台设备的生产规格单一化、机械化,若想变更纱网的裁切长度规格,必须将设备上相应的结构替换掉,或使用另一台设备,如此便增加了设备成本以及人工时长,不符合中小型规模纱网生产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需要。
[0011]三、附带程序控制的自动化纱网裁剪装置
[0012]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效化纱网裁边机构及其裁边方法【申请号:CN201811051844.3;公开号:CN109203018A】。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化纱网裁边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条形导向孔;圆盘锯,所述圆盘锯设置在支撑板的下方,圆盘锯的锯片的一部分穿过条形导向孔;电动小车,所述电动小车用于承载所述圆盘锯;纱网宽度检测装置;PLC。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高效化纱网裁边机构的裁边方法。本专利技术中,将裁边方法从传统的固定锯片移动纱网变更为固定纱网移动锯片,使纱网在裁边过程中整体保持不动,从而解决了传统方式中因纱网褶皱、下垂、变形导致的裁边不齐,毛刺等问题,另外,通过对圆盘锯移动过程中速率的精确控制,即能够防止移动速度过快对纱网边部产生推动造成褶皱导致边部裁切不齐,又能够缩短裁切时间,提高裁切效率。
[0013]该专利中公开的纱网裁剪装置虽然可以通过PLC控制圆盘锯对纱网进行一定程度的精度裁剪,但是,该裁剪装置只是将纯手动控制以及电动控制改为程序控制,结合该专利全文以及结构,并不能明显判定相对于现有裁剪装置提高了多少工作效率,节省了多少工作时间,增加了多少良品率(即裁切后的纱网无褶皱、下垂、变形、毛刺等),相反其技术实现方式简单,设备成本却显著增加,对于本专利技术中为了解决替代纯人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符合企业自身生产设备购买力和生产实际这一技术问题来说,该专利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轻便型纱网裁剪装置,该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替代纯人工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单,纱网裁切规格变化自由,又能符合企业自身生产设备购买力和生产实际。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6]一种轻便型纱网裁剪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工作台下端面上固定有四个支撑腿,支撑腿之间固定有横梁,工作台上端面上固定有固定机构,第一承接板固定在工作台端面上,且第一承接板侧壁与工作台侧壁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承接板固
定在工作台端面上,且第二承接板侧壁与工作台侧壁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相对放置,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之间设置有平撑机构和夹具,工作台上设置有裁剪机构。
[001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固定机构用来固定成捆的纱网卷,且纱网卷能够随着固定机构转动,纱网卷的前端伸入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之间,并绕过平撑结构表面,最终纱网卷的前端固定在夹具上,在平撑机构将纱网表面撑平后,通过裁剪机构将纱网进行裁剪;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和气缸的配合使用,能够对不同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便型纱网裁剪装置,包括工作台(1)、第一承接板(5)和第二承接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下端面上固定有四个支撑腿(2),支撑腿(2)之间固定有横梁(3);所述工作台(1)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立柱(401)和第二立柱(402),第一立柱(401)和第二立柱(402)相对固定在工作台(1)的端面上,第一立柱(401)和第二立柱(402)之间固定有第一横板(403)和第二横板(404),第一立柱(401)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405),第一驱动电机(405)的输出轴贯穿第一立柱(401),且第一驱动电机(405)的输出轴端固定有第一限位盘(406),第一限位盘(406)的端面圆心处固定有第一固定爪(407),第二立柱(402)的侧壁上固定有气缸(408),气缸(408)的活塞杆贯穿第二立柱(402),且气缸(408)的活塞杆端固定有第二限位盘(409),第二限位盘(409)的端面圆心处固定有第二固定爪(410);所述第一承接板(5)和第二承接板(6)分列于工作台(1)两侧,第一承接板(5)固定在工作台(1)端面上,且第一承接板(5)侧壁与工作台(1)侧壁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承接板(6)固定在工作台(1)端面上,且第二承接板(6)侧壁与工作台(1)侧壁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承接板(5)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轨(501),第二承接板(6)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导轨(601),第一导轨(501)和第二导轨(601)相对开设且位于同一高度上,第二承接板(6)上开设有通槽(602),通槽(602)接通第二导轨(601),且通槽(602)和第二导轨(601)相互垂直,第二承接板(6)的侧壁上固定有刻度尺(7);所述第一承接板(5)和第二承接板(6)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音
申请(专利权)人:陆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