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物料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135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物料反应系统,其结构包括建造在地基上的反应池、排气装置、排水管、多级净化池和挖掘机等,主要是对反应池进行了特殊的结构设计和结构受力公式计算,使用时将排气装置分别连通反应池和多级净化池,排水管也分别连通反应池和多级净化池,该多级净化池上设有排气阀和抽水泵;这样,反应池内的废气经排气装置进入多级净化池净化后由排气阀排出,反应池内的废水经排水管排入多级净化池过滤后由抽水泵抽出;因此,经过上述设计的园林绿化物料反应系统具有构造简单、操作便利、费用低廉、效率高和适用于工厂化生产等使用优点,还具有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特点,以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绿化物料反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园林绿化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园林绿化物料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园林绿化工程中适应花木生长的土壤特性和施肥养护是十分重要的两个主要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壤污染的环境日渐增多,对花木生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将园林废弃物通过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变废为宝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公开的中国专利“一种采用生物炭治理六价铬和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的方法”,专利号:ZL201910005688.5,通过采用生物炭治理六价铬和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措施比较单一,难以适合较大规模的土壤铬污染修复。公开的中国专利“一种改良盐碱地绿化系统”,专利号:ZL201520546485.4,处理方法同样单一。公开的中国专利“一种园林绿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的方法”,申请号:CN201611006702.6,在园林废弃物中添加脱水污泥搅拌混合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但未说明堆肥发酵的具体装置。同时,上述这些装置或措施还存在构造复杂、操作麻烦、治理费用高和效率低,难以进行工厂化生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操作便利、费用低廉、效率高和适用于工厂化生产的园林绿化物料反应系统。
[0004]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园林绿化物料反应系统,包括建造在地基上的反应池、排气装置、排水管和多级净化池,所述的反应池中填充物料,所述的反应池包括下小上大呈倒台状的基坑和升降密封盖合在基坑顶部的池盖,该基坑的坑底和四侧边坡上均依次铺设防渗水土工卷材、土工布、细沙、纵横水管、袋装砂砾和底板,该池盖上设有温湿度仪、气压仪和温湿度调节喷头;所述的反应池外设有装卸和搅拌物料的挖掘机;所述的排气装置分别连通反应池和多级净化池,排水管也分别连通反应池和多级净化池,该多级净化池上设有排气阀和抽水泵;所述反应池内的废气经排气装置排入多级净化池净化后由排气阀排出;所述反应池内的废水经排水管排入多级净化池过滤后由抽水泵抽出。
[0006]所述的所述的反应池四侧边坡坡度为,由袋装砂砾水平向交叉层叠组成高度为,挖掘机在装卸物料时边坡受力最大,挖掘机履带荷载用等代土体厚度代替,在重度为的地基土主动土压力作用下,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受力最大,袋装砂砾作为散体受力,假设袋装砂砾为扁平长方体,单位长度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仅受到边坡底第三个袋装砂砾重叠搁置部分的重量和由此产生的水平摩阻力,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还受到自身重度为的和水平摩阻力,以及挖掘机履带荷载和高度的土压力叠加为,根据散体力学、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力平衡原理,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的受力由公式一、公式二计算:
[0007]公式一、
[0008][0009]公式二、
[0010][0011][0012]反应池四侧边坡坡度为的袋装砂砾需同时满足公式二的要求,如不能同时满足公式二的要求时,需调整坡度比、袋装砂砾规格尺寸、挖掘机履带荷载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0013]公式一和公式二中各符号定义为:
[0014]——单个袋装砂砾的宽度,;
[0015]——单个袋装砂砾的厚度,;
[0016]——边坡底第三个袋装砂砾重叠搁置在第二个袋装砂砾上部分重量的重心至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中心的水平距离,;
[0017]——反应池的池底底部至四侧边坡顶的高度,;
[0018]——挖掘机履带荷载等代土体的厚度,,;
[0019]——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底至挖掘机履带荷载等代土体顶的高度,;
[0020]——边坡底第三个袋装砂砾底至挖掘机履带荷载等代土体顶的高度,;
[0021]——单位长度袋装砂砾的重量,即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单位长度的重量,;
[0022]——边坡底第三个袋装砂砾搁置在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上部分单位长度的重量,;
[0023]——挖掘机履带单位长度的荷载,;
[0024]——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底受到的单位长度水平土压力,;
[0025]——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顶受到的单位长度水平土压力,;
[0026]——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顶受到单位长度的摩阻力,;
[0027]——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底受到单位长度的摩阻力,;
[0028]——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单位长度的抗倾覆系数,;
[0029]——袋装砂砾相互之间的水平摩阻系数;
[0030]——袋装砂砾中砂砾的重度,;
[0031]——地基土的重度,;
[0032]——地基土的粘聚力,;
[0033]——地基土的内摩擦角,;
[0034]——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底至边坡底第二个袋装砂砾顶的坐标变量,。
[0035]所述反应池的池底以下铺10cm~20cm的砂砾石,该沙砾石经机械压实后由5cm~10cm 的C20素混凝土平铺,且素混凝土顶面设有向排水管处倾斜1%~2%的排水坡,四侧边坡坡率为,该坡率由公式一、公式二计算确定。
[0036]所述的袋装砂砾在聚丙烯(PP)或聚酯纤维(PET)为原材料制成的双面熨烫无纺布加工而成的土工袋内装填砂砾,该土工袋具有透水、过滤双重功能和较强的抗拉压性能,砂砾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不大于5cm,含泥量小于3%;袋装砂砾叠层堆砌在反应池底部和边坡上,堆砌后的尺寸不小于长60cm
×
宽40c m
×
高30cm;袋装砂砾水平向交叉层叠组成,无竖直向通缝,两两堆砌缝中用砂砾填塞饱满。
[0037]所述的地基上设有建造于池盖上方的雨棚,该雨棚上设有起吊池盖上升并悬挂固定的吊绳,且上升悬挂固定的池盖最低处不妨碍挖掘机对于反应池内物料的填充、装卸和搅拌;所述的池盖底部四周设有螺孔,每个螺孔均与地基上的预埋螺栓对应连接,进而形成池盖与基坑顶部的盖合密封。
[0038]所述的温湿度仪、气压仪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力求全面检测物料反应的物理状况,反应池俯视投影每100m2的温湿度仪、气压仪的数量各为3个~5个,同时安装在池盖的顶部或池盖的顶部与地面之间;所述的温湿度仪、气压仪与计算机有线或无线连接,实时记录检测数据;所述的温湿度调节喷头设置在池盖顶部,根据温湿度仪的检测数据,由计算机控制
按需喷射温水并调节反应池内物料的反应温度和湿度,使物料达到最佳的反应效果。
[0039]所述的多级净化池是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净化池单元依次串连而成,每个净化池单元均是由污水池和清水池构成,该污水池内设有水过滤体,污水池顶部设有排气阀和通气管,污水池与清水池的顶部之间设有相连通的流水孔,清水池顶部设有通水管;每个污水池顶部的通气管均连通至相邻污水池的水过滤体内;每个清水池顶部的通水管均连通至相邻污水池的水过滤体内;每个所述的通气管上均设有启闭气阀;每个所述的通水管上均设有启闭水阀,而多级净化池的清水池都分别经出水支管共同连通至出水总管,再由出水总管连通至抽水泵,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绿化物料反应系统,包括建造在地基(1)上的反应池(2)、排气装置(3)、排水管(9)和多级净化池(4),所述的反应池(2)中填充物料(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2)包括下小上大呈倒台状的基坑和升降密封盖合在基坑顶部的池盖(26),该基坑的坑底和四侧边坡上均依次铺设防渗水土工卷材、土工布(22)、细沙(23)、纵横水管(8)、袋装砂砾(24)和底板(25),该池盖(26)上设有温湿度仪(27)、气压仪(28)和温湿度调节喷头(29);所述的反应池(2)外设有装卸和搅拌物料的挖掘机(7);所述的排气装置(3)分别连通反应池(2)和多级净化池(4),排水管(9)也分别连通反应池(2)和多级净化池(4),该多级净化池(4)上设有排气阀(45)和抽水泵(49);所述反应池(2)内的废气经排气装置(3)排入多级净化池(4)净化后由排气阀(45)排出;所述反应池(2)内的废水经排水管(9)排入多级净化池(4)过滤后由抽水泵(49)抽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物料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2)的池底(21)以下铺10cm~20cm的砂砾石,该沙砾石经机械压实后由5cm~10cm 的C20素混凝土平铺,且素混凝土顶面设有向排水管(9)处倾斜1%~2%的排水坡,四侧边坡坡率为(1:s);所述的袋装砂砾(24)在聚丙烯(PP)或聚酯纤维(PET)为原材料制成的双面熨烫无纺布加工而成的土工袋内装填砂砾,该土工袋具有透水、过滤双重功能和较强的抗拉压性能,砂砾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不大于5cm,含泥量小于3%;袋装砂砾(24)叠层堆砌在反应池(2)底部和边坡上,堆砌后的尺寸不小于长60cm
×
宽40c m
×
高30cm;袋装砂砾(24)水平向交叉层叠组成,无竖直向通缝,两两堆砌缝中用砂砾填塞饱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物料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基(1)上设有建造于池盖(26)上方的雨棚(5),该雨棚上设有起吊池盖(26)上升并悬挂固定的吊绳(57),且上升悬挂固定的池盖(26)最低处不妨碍挖掘机(7)对于反应池(2)内物料(6)的填充、装卸和搅拌;所述的池盖(26)底部四周设有螺孔,每个螺孔均与地基(1)上的预埋螺栓(51)对应连接,进而形成池盖(26)与基坑顶部的盖合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物料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湿度仪(27)、气压仪(28)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力求全面检测物料反应的物理状况,反应池(2)俯视投影每100m2的温湿度仪(27)、气压仪(28)的数量各为3个~5个,同时安装在池盖(26)的顶部或池盖(26)的顶部与地面之间;所述的温湿度仪(27)、气压仪(28)与计算机有线或无线连接,实时记录检测数据;所述的温湿度调节喷头(29)设置在池盖(26)顶部,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名坚周微微肖连王作强胡成亮周一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艺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