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30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吹气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与连接器形状相匹配的夹口,其用以夹紧竖向分布的连接器,所述吹气机构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上方,且所述吹气机构的吹气口朝下,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吹气机构的吹气口可从所述连接器的上端伸入其内,以向所述连接器内壁吹气,或从所述连接器内拔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清洗装置采用气流清洗所述连接器的内壁,气源来源丰富,无需进行二次清洁,清洗更方便;且气源清洗不会破坏所述连接器内壁的螺纹,不影响环氧树脂与连接器内壁的摩擦力,有利于提高复合筋材的抗拉强度。合筋材的抗拉强度。合筋材的抗拉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建筑材料
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玄武岩纤维筋具有抗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不存在锈蚀等特点,在矿坑边坡、水库岸坡等常年遭受雨水侵蚀的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目前有工程和科研人员尝试将其代替金属锚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但玄武岩纤维筋抗压抗剪性能较差,难以直接对其进行锚固张拉,现有常将玄武岩纤维筋端部通过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将其与金属筋材相连接,并在连接器套管内灌注环氧树脂制备成复合筋材。
[0004]为保证环氧树脂与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之间的摩擦力,需要连接器内壁光滑,而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通常选用具有内螺纹的无缝钢管制备,在连接器的制备、运输、存放过程难免出现锈渍、油渍、杂物等,在使用连接器前,需要对连接器内壁进行清洗。
[0005]对连接器内壁清洗时常采用在管口处用清洁剂或者刷头旋转的处理方法,但此方法难以清除内壁螺纹细微缝隙之间的杂物,刷头甚至会破坏内壁的螺纹,这严重影响了环氧树脂与连接器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导致复合筋材在达到最大张拉应力之前从连接器内部被拉出,制约了玄武岩纤维筋在工程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气流清洗连接器内壁的清洗装置。
[0007]一种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吹气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与连接器形状相匹配的夹口,其用以夹紧竖向分布的连接器,所述吹气机构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上方,且所述吹气机构的吹气口朝下,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吹气机构的吹气口可从所述连接器的上端伸入其内,以向所述连接器内壁吹气,或从所述连接器内拔出。
[0008]优选地,所述吹气机构包括气泵和喷气头,所述喷气头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泵与所述喷气头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喷气头的出气口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器的内径并构成所述吹气机构的吹气口。
[0009]优选地,所述喷气头呈条形,所述喷气头竖向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夹口的上方,所述喷气头上设有竖向贯穿其的流道,且所述流道的上端构成所述喷气头的进气口,所述流道的下端构成所述喷气头的出气口。
[0010]优选地,所述气泵的出气口和所述流道的上端连通处与所述流道的内壁相切,以使所述气泵向所述流道内送入的气体在其内部螺旋向下流动。
[0011]优选地,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的上方,且其驱动端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上方,所述喷气头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所述驱动机构用
以驱动所述喷气头,在所述夹持机构的上方上下移动。
[0012]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向件、手柄、连杆、弹性件、活动件和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所述导向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上方,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导向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导向件和所述手柄之间并与二者连接固定,所述活动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件的下端,并可在所述导向件上竖向滑动,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手柄和所述活动件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手柄和所述活动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的下端构成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外力上下转动所述的手柄,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活动件沿所述导向件上下移动。
[0013]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根支撑杆、两根杆体和两个弧形的夹持片,两根所述支撑杆竖向且间隔设置,两根所述杆体分别水平安装在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且二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两个所述夹持片背离其弧口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在两根所述杆体相互靠近的一端,且两个所述夹持片的弧口围合形成与所述连接器外形相匹配的夹口。
[0014]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两个锁紧件,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设有水平贯穿其的滑孔,且两个所述滑孔相互对齐,两根所述杆体分别水平穿过两个所述滑孔,两个所述锁紧件分别安装在对应所述杆体上,并用以将两根所述杆体分别锁紧在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以使两个所述夹持片夹紧二者之间的连接器,或两个所述锁紧件解锁,两根所述杆体可在对应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滑动。
[0015]优选地,所述锁紧件为螺母,所述杆体的外壁设有与所述螺母相匹配的外螺纹,两个所述锁紧件分别旋合在两根所述杆体上,且两个所述锁紧件位于两根所述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在外力作用下,拧紧两个所述螺母至与同侧的所述支撑杆相抵,以使两个所述夹持片夹紧二者之间的连接器,或拧松两个所述螺母,两根所述杆体可分别滑动以相互远离。
[0016]优选地,每根所述支撑杆上分别设有多个所述滑孔,多个所述滑孔在对应所述支撑杆上竖向间隔分布,两根所述支撑杆上的多个所述滑孔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滑孔相互对准。
[0017]优选地,还包括条形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水平设置在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且其两端与两根所述支撑杆连接固定,所述定位件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其的定位孔。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清洗装置采用气流清洗所述连接器的内壁,气源来源丰富,无需进行二次清洁,清洗更方便;且气源清洗不会破坏所述连接器内壁的螺纹,不影响环氧树脂与连接器内壁的摩擦力,有利于提高复合筋材的抗拉强度。
[0019]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为:
[0023]1、夹持机构;11、支撑杆;12、杆体;13、夹持片;14、锁紧件;15、滑孔;2、吹气机构;21、喷气头;3、驱动机构;31、导向件;32、手柄;33、连杆;34、弹性件;35、活动件;36、支架;4、定位件;41、定位孔。
[0024]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1)和吹气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1)具有与连接器形状相匹配的夹口,其用以夹紧竖向分布的连接器,所述吹气机构(2)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1)上方,且所述吹气机构(2)的吹气口朝下,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吹气机构(2)的吹气口可从所述连接器的上端伸入其内,以向所述连接器内壁吹气,或从所述连接器内拔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机构(2)包括气泵和喷气头(21),所述喷气头(21)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泵与所述喷气头(21)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喷气头(21)的出气口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器的内径并构成所述吹气机构(2)的吹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头(21)呈条形,所述喷气头(21)竖向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1)夹口的上方,所述喷气头(21)上设有竖向贯穿其的流道,且所述流道的上端构成所述喷气头(21)的进气口,所述流道的下端构成所述喷气头(21)的出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和所述流道的上端连通处与所述流道的内壁相切,以使所述气泵向所述流道内送入的气体在其内部螺旋向下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1)的上方,且其驱动端位于所述夹持机构(1)的上方,所述喷气头(21)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3)的驱动端上,所述驱动机构(3)用以驱动所述喷气头(21),在所述夹持机构(1)的上方上下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以清洗玄武岩纤维筋连接器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导向件(31)、手柄(32)、连杆(33)、弹性件(34)、活动件(35)和支架(36),所述支架(36)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1)的一侧,所述导向件(31)安装在所述支架(36)上,并位于所述夹持机构(1)的上方,所述手柄(32)的一端与所述导向件(3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34)设置在所述导向件(31)和所述手柄(32)之间并与二者连接固定,所述活动件(35)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件(31)的下端,并可在所述导向件(31)上竖向滑动,所述连杆(33)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贞伟付小林张晨阳郭进军杜志刚叶润青连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