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绝热材料用添加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13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绝热材料用添加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应用于保温材料中的添加剂并不能在显著提高高温条件下隔热效果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添加剂包括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绝热材料用添加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机保温绝热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材料用添加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绝热材料是以提高气相空隙率,降低导热系数和传导系数为主。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传统保温材料长效等性能,通常的做法就是将不同隔热原理的材料在施工时进行复合使用,进而提高整体保温隔热性能,但各类原理的材料复合使用时一般仅达到各自隔热效果的叠加,并不具有促进作用,而且由于添加了过多的材料种类,虽提高了隔热的性能,但是也导致了容重的增加,同时实际应用受各种材料特性的限制而限制。
[0003]在实际应用中,保证较高的绝热性能的情况下,并无法降低使用厚度,因此,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能够辅助提高绝热性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使用厚度的添加剂。该添加剂由添加有稀土物质的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由于含有稀土元素,能够达到反热辐射的目的,因此可以有效降低相同厚度下的导热系数,提高保温性能。但该添加剂的补充,仅仅只对0-600℃环境中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有显著的降低,对于在更高温度或更低温度的环境中,其降低的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应用于保温材料中的添加剂并不能在更高温度或更低温度的环境中显著降低导热系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开发一款能够同时显著降低保温材料在不同环境中的导热系数,即使在零下或者在高温达到1000℃的情况下依然能有效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的添加剂。
[0005]一种保温绝热材料用添加剂,包括30%-45%聚丙烯酰胺、30%-45%的聚乙烯醇,以及剩余量的稀土物质。
[0006]所述稀土物质为硝酸铈和氯化镧。
[0007]所述聚丙烯酰胺与聚乙烯醇的比值小于1。
[0008]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800万以上;所述聚乙烯醇的分子量为2-50万。
[0009]一种保温材料用添加剂在保温材料中的应用,该添加剂在保温材料中的添加量为0.1-2wt%。
[0010]所述保温材料为耐高温温度为800℃以上的材料,或者耐低温温度在0℃以下的材料。
[0011]所述保温材料中包括玻化微珠和纤维,且所述玻化微珠的含量为保温材料总含量的40%以上,玻化微珠与纤维的比值大于1.2。
[0012]所述玻化微珠的含量为保温材料总含量的50%以上添加剂在保温材料中的添加量为0.1-1.5wt%。
[0013]添加剂在保温材料中的添加量为0.1-1wt%。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50万,稀土物质为纳米级。
[0024]本专利技术配方的具体组成和配比(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
[0025]表1
[0026]编号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硝酸铈氯化镧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000万)145302058-1.2240401281.6-1.8335455151.2-1.5445302052-2.3545355151.6-1.86303320178-1.2739454121.2-1.5833436182-2.394345572-2.3
[0027]使用时,将上述表1中的组成添加到现有的或者自制的保温材料的原料中即可,然后按照现有制备方法制备出保温体即可。
[0028]实施例2
[0029]一种保温体,采用以下保温材料组成和配比,其中添加有上述实施例1中的添加剂,该保温体的原料按重量份计算,具体组成如下:
[0030]玻化微珠60份,海泡石绒30份,含锆型硅酸铝棉8份,膨润土6份,玻璃纤维2份,渗透剂4份,添加剂0.4份;其中,添加剂中各组成比例如表1所示。
[0031]其中,玻化微珠的粒径大小为30-50目,海泡石绒的规格为100Kg/m3,含锆型硅酸铝棉的规格为110Kg/m3,钠基膨润土在600r/min的粘度计条件下的读值为33,玻璃纤维的规格为30-70支,长度为0.5-5cm;渗透剂为OT70(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
[0032]制备时,将上述材料与其重量7倍的水复合形成浆料,经过干燥后,即可制成各种形状成品,复合形成浆料的方式,以及干燥的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不再赘述。
[0033]本实施例中还添加了两组对照例,一组为无添加剂的保温体,另外一组为不同组成和配比的添加剂,具体如下:
[0034]对照例1:添加剂组成的范围值不同
[0035]保温体包括:玻化微珠55份,海泡石绒10份,含锆型硅酸铝棉3份,膨润土3份,玻璃纤维2份,渗透剂4份,添加剂0.5份。其中,玻化微珠的粒径大小为15-80目;含锆型硅酸铝棉的规格为80Kg/m3;玻璃纤维的规格为20支,长度为0.2-5cm;渗透剂为OT;添加剂为分子量为1900-2200万的聚丙烯酰胺与硝酸铈,聚丙烯酰胺在添加剂中的质量占比为70%。
[0036]对照例2:
[0037]保温体包括:55份玻化微珠;27份海泡石绒;10份硅酸铝棉;6份钠基膨润土;0.5份玻璃纤维;1份渗透剂;0.5份添加剂。
[0038]其中,玻化微珠的粒径大小为15-80目;含锆型硅酸铝棉的规格为80Kg/m3;玻璃纤维的规格为20支,长度为0.2-5cm;渗透剂为OT;添加剂为分子量为1900-2200万的聚丙烯酰胺与硝酸铈,聚丙烯酰胺在添加剂中的质量占比为40%。
[0039]将上述保温材料与700份的水复合形成浆料,经过干燥后,即可制成各种形状成
品;本实施例中1重量份为1Kg。
[0040]将上述保温材料与700份的水复合形成浆料,经过干燥后,即可制成各种形状成品;本实施例中1重量份为1Kg。
[0041]对上述采用不同添加剂种类制成的保温体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0042]表2
[0043][0044][0045]本专利技术的检测结果中,容重(kg/m3)、抗拉强度(KPa)均采用GB/T17911-2006的检验标准检测,-20℃导热系数(W/m
·
K)采用GB/T10295-2008的检验标准检测,800-1000℃导热系数(W/m
·
K)采用YB/T4130-2005的检验标准检测,其余导热系数(W/m
·
K)采用GB/T10294的检验标准检测,燃烧性能是按照GB8624-2012的规定检测,平均散热损失(W/m2)是采用《设备及管道散热损失的测定》(SY/T6421-1999)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试,测试厚度60mm。
[0046]通过上述表2中的数据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添加剂,能显著降低高温条件下的导热系数,提高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
[0047]实施例3
[0048]一种保温体,采用以下保温材料组成和配比,该保温体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具体组成如下:
[0049]65%玻化微珠,10%纤维水镁石,2%硅酸铝棉,15%钠基膨润土,2%玻璃纤维,5%渗透剂,1%添加剂;其中,该添加剂采用上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绝热材料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30%-45%聚丙烯酰胺、30%-45%的聚乙烯醇,以及剩余量的稀土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绝热材料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物质为硝酸铈和氯化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绝热材料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与聚乙烯醇的比值小于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保温绝热材料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800万以上;所述聚乙烯醇的分子量为2-50万。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保温绝热材料用添加剂在保温材料中的应用,该添加剂在保温材料中的添加量为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中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