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02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包括静电保护器、整流桥、控制及逻辑单元、稳压电容、储能电容和桥丝电阻,静电保护器通过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整流桥耦接控制及逻辑单元,稳压电容通过第三引脚、第四引脚和K1充电开关耦接整流桥和控制及逻辑单元,储能电容通过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K2内部放电开关耦接控制及逻辑单元,桥丝电阻通过第五引脚、第七引脚和K3点火开关耦接控制及逻辑单元,为电子雷管起爆端桥丝电阻提供一种稳定的电压,减少因为电路电流杂乱、静电和电压不稳,造成电子雷管早爆、晚爆或者盲炮,控制不精确,影响现场工作推进,严重时造成财产人身安全事故,提高起爆工作的精准、稳定和安全。和安全。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起爆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炸药是一种能在极短时间内剧烈燃烧(即爆炸)的物质,能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发生爆炸。一般情况下,炸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稳定,但不论环境是否密封,药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况下,只要有较强的能量(起爆药提供)激发,炸药就会对外界进行稳定的爆轰式作功。炸药爆炸时,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对周围物质起破坏、抛掷、压缩等作用。正是由于炸药的这些特性,一旦其非正常起爆或流入社会,将严重地危害社会的安全稳定,并对国家、人民的财产安全形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爆炸物品的监控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0003]炸药按照包装形式一般分为两大类:包装炸药和散装炸药,其中包装炸药较为常见,包括各种规格的卷装、袋装、箱装。而散装炸药,是指完全依靠现场装填设备进行装药的炸药。目前的散装炸药分为散装乳化炸药和散装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或两种的组合。其本身没有固定的包装规格和包装数量。散装炸药的爆破,除了需要散装炸药本身之外,还需要起爆器材 (包括起爆弹和雷管)对其进行引爆。
[0004]爆炸物品通常包括炸药和起爆器材。其中,起爆器材除了包括起爆弹和起爆雷管之外,还包括石油领域使用的石油射孔弹、地质勘探领域使用的震源药柱等。其中的起爆雷管包括电雷管、导爆管雷管、数码电子雷管等。
[0005]在起爆工作进行时,根据现场环境进行电子雷管组网布局,当起爆器带载雷管过多,信息传输距离过长时,电子雷管经常会因为起爆控制电路中产生静电、电流杂乱和电压高低不平的现象而导致电子雷管早爆、晚爆或者盲炮,控制不精确,影响现场工作推进,严重时造成财产人身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以解决电子雷管经常会因为起爆控制电路中产生静电、电流杂乱和电压高低不平的现象而导致电子雷管早爆、晚爆或者盲炮,控制不精确,影响现场工作推进,严重时造成财产人身安全事故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包括静电保护器、整流桥、控制及逻辑单元、稳压电容、储能电容和桥丝电阻,所述静电保护器通过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和所述整流桥耦接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所述稳压电容通过第三引脚、第四引脚和K1充电开关耦接所述整流桥和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所述储能电容通过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K2内部放电开关耦接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所述桥丝电阻通过第五引脚、第七引脚和K3点火
开关耦接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由通信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逻辑控制模块、自检模块、延时管理模块和充电点火模块组成。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控制所述K1充电开关、所述K2内部放电开关和K3点火开关的断开及闭合;
[0011]其中,K1充电开关闭合,K2内部放电开关、K3点火开关断开,P/N端输入的高压信号从引脚和引脚传输至所述储能电容;
[0012]或,K2内部放电开关32闭合,K1充电开关、K3点火开关断开,所述储能电容中的电荷经过所述K2内部放电开关放电,泄放到GND;
[0013]或,K3点火开关闭合,K1充电开关、K2内部放电开关断开,所述储能电容中的电荷输出到电子雷管中的点火药头,再流到GND。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逻辑控制模块为逻辑控制器。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静电保护器为ESD静电二极管。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K1充电开关、所述K2内部放电开关和所述K3点火开关均由继电器和保护电阻串联组成。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的是:
[0018]1、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可以对电子雷管的爆破起到安全精准的控制,通过静电保护器和整流桥可以对外界流入电子雷管前端的电流进行整流处理,以及防止其产生静电,处理后的电流又会被稳压电容和储存在控制及逻辑单元内的既定程序协调控制,为电子雷管起爆端桥丝电阻提供一种稳定的电压,减少因为电路电流杂乱、静电和电压不稳,造成电子雷管早爆、晚爆或者盲炮,控制不精确,影响现场工作推进,严重时造成财产人身安全事故,提高起爆工作的精准、稳定和安全。
[0019]2、该前端控制模块的控制及逻辑单元内的既定程序,在整流、防静电和稳压的前提下,主要提供三种工作模式,第一充电模式,K1充电开关闭合,K2内部放电开关、K3点火开关断开,P/N端输入的高压信号从引脚和引脚传输至储能电容,为储能电容供电充电;第二内部主动放电模式,K2内部放电开关闭合,K1充电开关、K3点火开关断开,储能电容中的电荷经过K2内部放电开关放电,泄放到GND,放出储能电容电能;第三起火点爆模式,K3点火开关闭合,K1充电开关、K2内部放电开关断开,所述储能电容中的电荷输出到电子雷管中的点火药头,再流到GND,为储能电容内为桥丝电阻供稳定无杂流的电流,进行起爆工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图1中前端控制模块的充电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图1中前端控制模块的内部主动放电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8、静电保护器;19、整流桥;20、控制及逻辑单元;21、稳压电容;22、储能电容;23、桥丝电阻;24、第一引脚;25、第二引脚;26、第三引脚;27、第四引脚;28、第五引脚;29、第六引脚;30、第七引脚;31、K1充电开关;32、K2内部放电开关;33、K3点火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例1:
[0026]实施例1请参照图1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包括静电保护器18、整流桥19、控制及逻辑单元20、稳压电容21、储能电容22和桥丝电阻23,所述静电保护器18通过第一引脚24、第二引脚25和所述整流桥19耦接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20,所述稳压电容21通过第三引脚26、第四引脚27和K1充电开关31耦接所述整流桥19和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20,所述储能电容22通过第六引脚29、第七引脚30和K2内部放电开关32耦接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20,所述桥丝电阻23通过第五引脚28、第七引脚30和K3点火开关33耦接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保护器(18)、整流桥(19)、控制及逻辑单元(20)、稳压电容(21)、储能电容(22)和桥丝电阻(23),所述静电保护器(18)通过第一引脚(24)、第二引脚(25)和所述整流桥(19)耦接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20),所述稳压电容(21)通过第三引脚(26)、第四引脚(27)和K1充电开关(31)耦接所述整流桥(19)和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20),所述储能电容(22)通过第六引脚(29)、第七引脚(30)和K2内部放电开关(32)耦接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20),所述桥丝电阻(23)通过第五引脚(28)、第七引脚(30)和K3点火开关(33)耦接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20)由通信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逻辑控制模块、自检模块、延时管理模块和充电点火模块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雷管起爆器的高稳定性前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及逻辑单元(20)控制所述K1充电开关(31)、所述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栋冯华邱刚刘振辉黄楚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正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