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得辉专利>正文

一种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种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0974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种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选地依次深耕、曝晒、施肥,再旋耕、平整后做成栽培畦;搭建塑料薄膜,将红枣苗木与食用玫瑰苗木按畦田间隔栽植,且在食用玫瑰苗木根部铺设草垫,在红枣苗木根部铺设作物秸秆;在食用玫瑰植株萌动前、孕蕾期和花期进行补水,且在萌芽期施加有机肥,花期施加微量元素;在红枣栽植第一天进行灌水,并在栽植当年秋于红枣树根部进行施加有机肥,并对叶片进行喷洒肥料。所述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作栽培方法,通过整地、选苗、栽植和田间管理使得得到的红枣均达到特级标准,食用玫瑰的评分均接近满分,整体达到了较高的标准,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种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种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沙漠地带普遍存在干旱、少雨、多风的恶劣气候条件,限制了植物的生存。近些年为了响应植树造林、绿化沙漠的号召,不少耐旱、耐风沙的植物被种植于沙漠,但该类植物生长周期长,缺乏经济效益,难以带动经济发展。
[0003]而关于红枣、食用玫瑰在沙漠地区的套作栽培则鲜有报道,故提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种栽培方法。所述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作栽培方法,通过整地、选苗、栽植和田间管理使得得到的红枣均达到特级标准,食用玫瑰的评分均接近满分,整体达到了较高的标准,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0005]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作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整地:将选地依次深耕、曝晒、施肥,再旋耕、平整后做成栽培畦;
[0007](2)栽培方法:搭建塑料薄膜,将红枣苗木与食用玫瑰苗木按畦田间隔栽植,且在食用玫瑰苗木根部铺设草垫,在红枣苗木根部铺设作物秸秆;
[0008](3)田间管理:在食用玫瑰植株萌动前、孕蕾期和花期进行补水,且在萌芽期施加有机肥,花期施加微量元素;在红枣栽植第一天进行灌水,并在栽植当年秋于红枣树根部进行施加有机肥,并对叶片进行喷洒肥料。
[0009]需要强调的是,沙漠地区干旱、缺水,植物生长环境苛刻,所以选择栽培地时更应择优选取。宜选择背风向阳、阳光充足、地势较高、远离污染的地块进行种植。
[0010]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深耕30~40cm,施肥1000~1200kg/亩。
[0011]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栽培畦的宽为120~140cm,栽培畦的高为25~35cm。
[0012]优选地,于所述栽培畦与栽培畦之间形成排水沟,沟宽为25~35cm。
[0013]在食用玫瑰的选苗方面,应选择根系发达,地径粗0.5cm以上,株高30cm以上,具有2~3个分枝,无病虫害的苗木;同样,在选择红枣苗木时应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枣病虫害的苗木,且株高1.2m以上,地径粗1.5cm以上,侧根粗2mm以上。
[0014]优选地,步骤(2)中,食用玫瑰的栽植密度为300~400株/亩,株距为90~110cm,行距为150~170cm。
[0015]优选地,步骤(2)中,红枣的栽植密度为110~134株/亩,株距为200~250cm,行距为250~300cm。
[0016]需要强调的是,沙漠地带风沙大,一方面会影响植株根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会造
成水分的流失,所以在植株根部需铺设草垫或者作物秸秆,用于保湿、保温和防风、固沙,同时按需将草垫、作物秸秆或者植物上层面加盖薄膜,以提高效果。
[0017]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补水每5~7d进行一次,于萌动前补水1~2次,孕蕾期补水2~3次,花期补水2~3次。
[0018]优选地,步骤(3)中,在萌芽期施加有机肥用量为20~30kg/亩,所述微量元素中锌和硼的重量比为1:2~3,微量元素的添加量为12~15kg/亩。
[0019]优选地,步骤(3)中,在红枣栽植第一天进行灌水,并于7~10d后进行第二次灌水。
[0020]优选地,步骤(3)中,于红枣树根部施加20~30kg/株的有机肥;喷洒肥料中磷酸二氢钾0.2~0.4wt.%、硫酸钾0.4~0.6wt.%。
[0021]对于有机肥的施加量,亦是有严格规定的。经反复验证发现,在沙漠地带种植食用玫瑰和红枣时,有机肥的施加量不可过高,过高会导致植株生长过快,而沙漠地带的自然条件(特别是高寒地区)不足以支撑快速生长的植株,会导致植株在下一年中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所以在沙漠中种植(前期三到五年内)需要放缓植株的生长速度,这点由于关键。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作栽培方法,通过整地、选苗、栽植和田间管理使得得到的红枣均达到特级标准,食用玫瑰的评分均接近满分,整体达到了较高的标准,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作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1)整地:选择背风向阳、阳光充足、地势较高、远离污染的地块作为种植园区,将选地先依次深耕30cm、曝晒24h、施肥1000kg/亩,再旋耕、平整后做成栽培畦,栽培畦的宽为120cm,栽培畦的高为25cm,栽培畦与栽培畦之间形成排水沟,沟宽为25cm;
[0028](2)栽培方法:在食用玫瑰的选苗方面,选择根系发达,地径粗0.5cm,株高30cm,具有2个分枝,无病虫害的苗木;在红枣的选苗方面,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枣病虫害的苗木,株高1.2m,地径粗1.5cm,侧根粗2mm,搭建塑料薄膜,将红枣苗木与食用玫瑰苗木按畦田间隔栽植,食用玫瑰的栽植密度为300株/亩,株距为90cm,行距为150cm,红枣的栽植密度为110株/亩,株距为200cm,行距为250cm,且在食用玫瑰苗木根部铺设草垫,在红枣苗木根部铺设作物秸秆;
[0029](3)田间管理:在食用玫瑰植株萌动前、孕蕾期和花期分别进行补水,方式为:于萌动前补水1次,孕蕾期补水2次,花期补水2次,补水每5d进行一次,且在萌芽期施加有机肥20kg/亩,花期施加12kg/亩微量元素,其中锌和硼的重量比为1:2;在红枣栽植第一天进行灌水,再于7d后进行第二次灌水,并在栽植当年秋于红枣树根部进行施加20kg/株的有机肥,并对叶片进行喷洒肥料,喷洒肥料中磷酸二氢钾0.2wt.%、硫酸钾0.4wt.%。
[0030]实施例2
[003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作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1)整地:选择背风向阳、阳光充足、地势较高、远离污染的地块作为种植园区,将选地先依次深耕40cm、曝晒28h、施肥1200kg/亩,再旋耕、平整后做成栽培畦,栽培畦的宽为140cm,栽培畦的高为35cm,栽培畦与栽培畦之间形成排水沟,沟宽为35cm;
[0033](2)栽培方法:在食用玫瑰的选苗方面,选择根系发达,地径粗0.6cm,株高35cm,具有3个分枝,无病虫害的苗木;在红枣的选苗方面,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枣病虫害的苗木,株高1.5m,地径粗1.8cm,侧根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整地:将选地依次深耕、曝晒、施肥,再旋耕、平整后做成栽培畦;(2)栽培方法:搭建塑料薄膜,将红枣苗木与食用玫瑰苗木按畦田间隔栽植,且在食用玫瑰苗木根部铺设草垫,在红枣苗木根部铺设作物秸秆;(3)田间管理:在食用玫瑰植株萌动前、孕蕾期和花期进行补水,且在萌芽期施加有机肥,花期施加微量元素;在红枣栽植第一天进行灌水,并在栽植当年秋于红枣树根部进行施加有机肥,并对叶片进行喷洒肥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深耕30~40cm,施肥1000~1200kg/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栽培畦的宽为120~140cm,栽培畦的高为25~35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栽培畦与栽培畦之间形成排水沟,沟宽为25~3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沙漠地带的红枣、食用玫瑰套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食用玫瑰的栽植密度为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得辉
申请(专利权)人:贺得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