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机构及机械密封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091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机构及机械密封辅助系统,其中,增压机构包括:嵌套设置且覆盖有同一底板的内筒和外筒,底板开设有与内筒腔体连通的封液孔、与外筒腔体连通的至少一组冷却孔,外筒的顶部覆盖有一顶板,顶板开设有与环形腔体连通的循环管路通孔;依次贯穿外筒、内筒的压缩杆,压缩杆的末端形成有与内筒的内侧密封贴合并将内筒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的活塞部;其中,外筒与内筒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内配置有环绕于内筒外侧壁的盘管,至少一组冷却孔与环形腔体连通并与盘管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增加缸内的密封介质温度过高而影响密封效果甚至影响增加缸内密封件使用寿命的问题。使用寿命的问题。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压机构及机械密封辅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压缸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增压机构及机械密封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且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对于工作在机械密封辅助系统中的液压缸其主要用于使管路处于保压状态。但是,一般液压缸中的密封介质温度过高时会影响液压缸的密封效果,甚至会影响液压缸内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增压机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增压机构及机械密封辅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增加缸内的密封介质温度过高而影响密封效果甚至影响增加缸内密封件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压机构,包括:
[0007]嵌套设置且覆盖有同一底板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底板开设有与内筒腔体连通的封液孔、与外筒腔体连通的至少一组冷却孔,所述外筒的顶部覆盖有一顶板,所述顶板开设有与所述外筒腔体连通的循环管路通孔;
[0008]依次贯穿所述外筒、所述内筒的压缩杆,所述压缩杆的末端形成有与所述内筒的内侧密封贴合并将所述内筒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的活塞部;
[0009]其中,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内配置有环绕于内筒外侧壁的盘管,所述至少一组冷却孔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并与所述盘管相连。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还可开设有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的补给孔,所述内筒的上腔体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筒的顶部覆盖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形成有供所述内筒的上腔体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的敞口,所述顶板的底部部分贯穿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盖板的固定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管路通孔由形成于所述顶板侧壁的横向通孔、与所述横向通孔连通且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的纵向通孔构成。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上形成有套设于所述压缩杆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纵向长度不小于所述压缩杆的纵向长度。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机械密封辅助系统,包括:
[0015]待冷却密封设备;
[0016]与所述待冷却密封设备相连的循环泵;
[0017]分别与所述待冷却密封设备、所述循环泵相连的换热器,且所述待冷却密封设备、
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换热器之间形成流动介质循环管路;以及,
[0018]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的循环管路通孔与所述流动介质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增压机构的封液孔与所述待冷却密封设备连通。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0020]与所述增压机构的补液孔连通的自动补液设备。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待冷却密封设备与所述换热器的管路连接处配置有自动排气阀。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循环泵的管路连接处配置有压力开关。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泵的进液端或出液端设有流量计。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的增压机构通过依次贯穿外筒、内筒的压缩杆的活塞部在内筒腔体内的位置,确保活塞部上方形成的上腔体压力与活塞部下方形成的下腔体压力保持相同,以实现与增压机构外部循环管路的压力平衡。并且,通过底板设置的冷却孔向环绕于内筒外侧的盘管注入冷却介质对内筒及外筒进行冷却,以防增压机构内的密封介质温度过高而影响密封效果甚至影响增压机构内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机械密封辅助系统的示意性原理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机械密封辅助系统的立体图;
[0028]图3为图2的主视图;
[0029]图4为图2的右视图;
[0030]图5为图2的后视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增压机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增压机构的示意性剖视结构图;
[0033]图8为图6的示意性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正方向”、“负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6]请参图1至图8所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机械密封辅助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7]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机械密封辅助系统包括:增压机构300;待冷却密封
设备400;与待冷却密封设备400相连的循环泵500;分别与待冷却密封设备400、循环泵500相连的换热器600,且待冷却密封设备400、循环泵500以及换热器600之间形成流动介质循环管路700。
[0038]其中,结合图7所示,增压机构300包括:嵌套设置且覆盖有同一底板30的内筒10和外筒20,底板30开设有与内筒腔体100连通的封液孔31,封液孔31配置有封液接口31a,增压机构300通过封液接口31a与待冷却密封设备400连通。外筒20的顶部覆盖有一顶板21,顶板21开设有与外筒腔体(外筒20与内筒10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200)连通的循环管路通孔,增压机构300通过循环管路通孔与流动介质循环管路700连通。内筒10的上腔体101与环形腔体200连通,具体地,内筒10的顶部覆盖有一盖板11,盖板11上形成有供内筒10的上腔体101与环形腔体200连通的敞口110,顶板21的底部部分贯穿有至少一个贯穿盖板11的固定件111。
[0039]需要说明的是,循环管路通孔配置有至少一个,对于配置有两个及以上循环管路通孔的情形,在正常使用时,除保留其中一个循环管路通孔之外,其他循环管路通孔以塞头等部件堵住,以作备用。而被保留的循环管路通孔与流动介质循环管路700相连,在流动介质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大于第一压力预设值时自动排液,以稳定流动介质循环管路700的压力。循环管路通孔均由形成于顶板21侧壁的横向通孔211(与流动介质循环管路相连且与待冷却密封设备400相连)、与横向通孔211连通且与环形腔体200连通的纵向通孔212构成。如图1所示,横向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套设置且覆盖有同一底板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底板开设有与内筒腔体连通的封液孔、与外筒腔体连通的至少一组冷却孔,所述外筒的顶部覆盖有一顶板,所述顶板开设有与所述外筒腔体连通的循环管路通孔;依次贯穿所述外筒、所述内筒的压缩杆,所述压缩杆的末端形成有与所述内筒的内侧密封贴合并将所述内筒腔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的活塞部;其中,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内配置有环绕于内筒外侧壁的盘管,所述至少一组冷却孔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并与所述盘管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可开设有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的补给孔,所述内筒的上腔体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顶部覆盖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形成有供所述内筒的上腔体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的敞口,所述顶板的底部部分贯穿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盖板的固定件。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通孔由形成于所述顶板侧壁的横向通孔、与所述横向通孔连通且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的纵向通孔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必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博伊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