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086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包括供料模块(100)、第一喷涂模块(200)、翻转单元、第二喷涂模块(300)以及收卷单元(400),所述供料模块(100)连接第一喷涂模块(200),第一喷涂模块(200)通过翻转单元连接第二喷涂模块(300),第二喷涂模块(300)连接收卷单元(4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超声喷涂工位实现了高速全连续双面超声喷涂工艺操作。现了高速全连续双面超声喷涂工艺操作。现了高速全连续双面超声喷涂工艺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材料涂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尤其是一种多工位高速全自动连续双面超声喷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体材料的涂覆通常采用刷涂、辊涂,压力超声喷涂等方式。而超声波雾化超声喷涂是利用高频率的超声波振动能量将液体雾化成微小液滴,液滴凭借重力或者吹扫气达到被涂覆材料表面从而实现涂覆过程。由于超声喷涂过程中的液体量可控而且液滴体积足够小,单次涂覆量容易控制在要求范围内,所以超声波雾化超声喷涂往往用在需要涂覆量需要精密控制的领域。相比其他涂覆设备,超声雾化超声喷涂具有以下显著优点:能耗低,雾化效率高,雾滴直径可调整,超声喷涂质量更加可靠。
[0003]但出于实用经济性和加工难易程度等方面的考虑,单个超声喷头的功率不宜做的过大,而且受液体材料的黏度,表面张力,固含量,溶液均一性等物化指标的影响,超声喷头的超声雾化能力往往受限,所以最终超声喷涂可加工的液体材料在浓度和黏度等方面有一些限制,一般可加工的液体材料黏度在10cps左右,而固含量一般不宜超过40%,因此,为了实现较高的喷涂材料的厚度和重量,就需要多次喷涂,这就需要超声喷涂头往复多次进行喷涂操作,耗时较长,同时为了保证已喷涂区域能够干燥彻底,防止液滴团聚,甚至流淌,就需要被涂覆材料运行速度不宜过快,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被涂覆材料暂停在原位等待干燥,最终导致连续喷涂速度慢,效率低。而有双面喷涂要求的应用需求时,片材只能通过完成一面喷涂后人工翻面,再进行二次喷涂。而对于卷材,一种方法是一侧喷涂全部完成并收卷后,再次展开后在另一侧二次喷涂,很明显,这种方式的效率比较低。第二种方法是采用立式的方式,将被涂覆材料以与地面垂直的方式进行立式传送和牵引,在被涂覆材料的两侧分别加装超声喷涂头,通过超声喷涂头在垂直于被涂覆材料运动方向的方向往复运行,从而实现双面喷涂,但如果涂覆量过大或者干燥不足,存在液滴流淌风险,所以这种方式的加工速度也不会太快。
[0004]综上,受制于喷涂材料,超声喷头功率大小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喷涂装置普遍存在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应用在连续双面超声喷涂时,要么工序繁琐,效率低,要么喷涂装置尺寸易受到场地高度限制。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工位全双面超声喷涂装置与方法,可实现一次双面,大涂覆量的超声喷涂,而且场地没有高度限制。
[0005]公开号为的CN104624428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全角度超声喷涂操作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工件夹持单元,所述工件夹持单元用于夹持待喷涂的工件;超声喷涂单元,所述超声喷涂单元用于对待喷涂的工件进行超声喷涂;负压吸附单元,所述负压吸附单元用于控制超声喷涂操作系统内部的气压维持为负压;驱动控制单元,所述驱动控制单元用于驱动和控制所述工件夹持单元、超声喷涂单元和负压吸附单元。本技术实现了精密超声喷涂,颗粒度可达到微米尺度,同时使得所喷涂试剂的均匀度和附着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是,该方案不能实现一次性双面喷涂,且依次加工的零件尺寸有限,不具有烘干装置,喷涂
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包括供料模块、第一喷涂模块、翻转单元、第二喷涂模块以及收卷单元,所述供料模块连接第一喷涂模块,第一喷涂模块通过翻转单元连接第二喷涂模块,第二喷涂模块连接收卷单元。
[0008]优选地,所述供料模块包括供料单元、剥离辊以及护膜收卷单元,所述剥离辊将供料单元提供的物料表面的护膜剥离,剥离后的护膜通过护膜收卷单元收卷,剥离后的物料进入第一喷涂模块。
[0009]优选地,所述供料模块还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所述第一导辊设置在供料单元、剥离辊之间,所述第二导辊设置在剥离辊、护膜收卷单元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涂模块、第二喷涂模块均包括超声喷涂单元、负压吸附单元、以及护膜供料单元;
[0011]所述超声喷涂单元与负压吸附单元相对设置形成喷料模块,所述护膜供料单元设置在喷料模块的下游,物料经过喷料模块喷涂后通过护膜供料单元提供护膜对喷涂的表面进行防护。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涂模块、第二喷涂模块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对位调整单元;
[0013]所述喷料模块为一个或者多个,喷料模块之间通过对位调整单元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超声喷涂单元包括喷头阵列、行走控制单元、供液单元、掩模板;
[0015]所述喷头阵列包括一个或多个喷头,喷头分别连接行走控制单元、供液单元,所述掩模板设置在喷头阵列与负压吸附单元之间;
[0016]所述负压吸附单元还包括烘干装置;
[0017]所述负压吸附单元采用多孔板。
[0018]优选地,所述对位调整单元包括一对或者多对能够发生相对位移的动辊组。
[0019]优选地,所述翻转单元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导辊,翻转单元设置在第一喷涂模块和第二喷涂模块之间;所述翻转单元将经过第一喷涂模块喷涂后的物料进行180
°
翻转,使得物料未喷涂的一面朝向第二喷涂模块的超声喷涂单元进入第二喷涂模块。
[0020]优选地,所述收卷单元包括导辊、收料装置,所述导辊为一个或多个。
[002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包括供料模块、第一喷涂模块、翻转单元、第二喷涂模块以及收卷单元,所述供料模块连接第一喷涂模块,第一喷涂模块通过翻转单元连接第二喷涂模块,第二喷涂模块连接收卷单元;
[0022]所述供料模块包括供料单元、剥离辊以及护膜收卷单元,所述剥离辊将供料单元提供的物料表面的护膜剥离,剥离后的护膜通过护膜收卷单元收卷,剥离后的物料进入第一喷涂模块;
[0023]所述供料模块还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所述第一导辊设置在供料单元、剥离辊之间,所述第二导辊设置在剥离辊、护膜收卷单元之间;
[0024]所述第一喷涂模块、第二喷涂模块均包括超声喷涂单元、负压吸附单元、以及护膜供料单元;
[0025]所述超声喷涂单元与负压吸附单元相对设置形成喷料模块,所述护膜供料单元设置在喷料模块的下游,物料经过喷料模块喷涂后通过护膜供料单元提供护膜对喷涂的表面进行防护;
[0026]所述第一喷涂模块、第二喷涂模块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对位调整单元;
[0027]所述喷料模块为一个或者多个,喷料模块之间通过对位调整单元连接;
[0028]所述超声喷涂单元包括喷头阵列、行走控制单元、供液单元、掩模板;
[0029]所述喷头阵列包括一个或多个喷头,喷头分别连接行走控制单元、供液单元,所述掩模板设置在喷头阵列与负压吸附单元之间;
[0030]所述负压吸附单元还包括烘干装置;
[0031]所述负压吸附单元采用多孔板;
[0032]所述对位调整单元包括一对或者多对能够发生相对位移的动辊组;
[0033]所述翻转单元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导辊,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模块(100)、第一喷涂模块(200)、翻转单元、第二喷涂模块(300)以及收卷单元(400),所述供料模块(100)连接第一喷涂模块(200),第一喷涂模块(200)通过翻转单元连接第二喷涂模块(300),第二喷涂模块(300)连接收卷单元(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模块(100)包括供料单元(1)、剥离辊(3)以及护膜收卷单元(5),所述剥离辊(3)将供料单元(1)提供的物料表面的护膜剥离,剥离后的护膜通过护膜收卷单元(5)收卷,剥离后的物料进入第一喷涂模块(2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模块(100)还包括第一导辊(2)、第二导辊(4),所述第一导辊(2)设置在供料单元(1)、剥离辊(3)之间,所述第二导辊(4)设置在剥离辊(3)、护膜收卷单元(5)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涂模块(200)、第二喷涂模块(300)均包括超声喷涂单元、负压吸附单元、以及护膜供料单元;所述超声喷涂单元与负压吸附单元相对设置形成喷料模块,所述护膜供料单元设置在喷料模块的下游,物料经过喷料模块喷涂后通过护膜供料单元提供护膜对喷涂的表面进行防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涂模块(200)、第二喷涂模块(3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对位调整单元;所述喷料模块为一个或者多个,喷料模块之间通过对位调整单元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喷涂单元包括喷头阵列、行走控制单元、供液单元、掩模板;所述喷头阵列包括一个或多个喷头,喷头分别连接行走控制单元、供液单元,所述掩模板设置在喷头阵列与负压吸附单元之间;所述负压吸附单元还包括烘干装置;所述负压吸附单元采用多孔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调整单元包括一对或者多对能够发生相对位移的动辊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超声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导辊,翻转单元设置在第一喷涂模块(200)和第二喷涂模块(300)之间;所述翻转单元将经过第一喷涂模块(200)喷涂后的物料进行180
°
翻转,使得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俊良夏国锋柯长春沈水云殷洁炜朱凤鹃桂劼申欣明陆佳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