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震荡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50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震荡带,包括震荡块和坑槽,所述震荡块设有平整面以及凸起的工作面,震荡块埋设于路面挖设的坑槽内,震荡块通过转轴连接外接的驱动单元,震荡块通过旋转使平整面或工作面露出地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旋转的震荡块实现路面通行效果的切换,震荡块旋转后,当凸起的工作面露出地表时,震荡带处于工作状态,当平整面露出地表时,震荡带处于非工作状态,车辆只有在经过工作状态的震荡带时会产生颠簸,因此这种状态的切换可以帮助实现最大化通行效率。以帮助实现最大化通行效率。以帮助实现最大化通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震荡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管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震荡带。

技术介绍

[0002]震荡带通常设置在需要车辆减速通过的路段或是需要提醒司机注意的路面区域,如路口处或是一些路面的实线区域,震荡带一般为小凸块组成的阵列,因此对车速的限制力度不如条状的减速带,但也不影响其成为重要管控手段之一。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于震荡带的研究较少,如公开号CN202064299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铸钢反光减速震荡带,包括铸钢震荡条和铸钢压力平板,铸钢压力平板上面均布有铸钢震荡条,每两个相邻的铸钢震荡条之间有装在铸钢压力平板上的太阳能光电板和蓄电池,在铸钢压力平板前端的铸钢震荡条的前面有反光标或LED闪光灯。
[0003]现有震荡带一般是一次性固定,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如果不拆除,则无法移动或者调整,因此灵活性非常差,在个别路面区域并不需要全时段减速,因此这种设置会一定程度上降低道路的通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震荡带无法随时调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震荡带,将震荡带阵列中的震荡块设计为能够旋转的特殊结构,从而实现震荡块在需要使用时凸出地面,在不需要使用时与地面平行,最大化路面通行效率。
[0005]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震荡带,包括震荡块和坑槽,所述震荡块设有平整面以及凸起的工作面,震荡块埋设于路面挖设的坑槽内,震荡块通过转轴连接外接的驱动单元,震荡块通过旋转使平整面或工作面露出地表。本专利技术通过可旋转的震荡块实现路面通行效果的切换,其中外接的驱动单元可以是任何能够带动转轴旋转的远程控制机构,驱动单元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与控制室远程通讯,本专利技术不做限制,震荡块旋转后,当凸起的工作面露出地表时,震荡带处于工作状态,当平整面露出地表时,震荡带处于非工作状态,车辆只有在经过工作状态的震荡带时会产生颠簸,因此这种状态的切换可以帮助实现最大化通行效率。
[0007]作为优选,所述震荡块以n*m的阵列形式排列于路面,每个转轴水平串接整列震荡块。
[0008]作为优选,所述坑槽为球形腔,所述震荡块整体呈球形,震荡块其中一侧削平为平整面,其余面为工作面。当震荡块旋转时,平整面与工作面可以交替露出地表,实现状态切换。
[0009]作为优选,所述坑槽内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震荡块设有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槽的末端通过与限位凸起抵接的方式限制震荡块转动范围。由于车辆经过工作状态的震荡带时会对震荡块产生作用力,因此为了减少转轴受力,同时避免震荡块被迫转动,这里设置了相互
协作的限位凸起和限位槽,限位凸起位置固定,震荡块旋转时限位槽与限位凸起之间相对运动,当限位槽的末端抵接限位凸起时,转动达到最大角度,此时车辆以指定方向经过时,受力会传导至限位凸起,防止震荡带被迫转动。
[001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凸起位于坑槽底部,限位凸起顶部为圆滑凹陷或平面,震荡块的限位槽底部与限位凸起顶部抵接。当限位凸起设置于底部时,除限位作用外还可以同时起到支撑震荡块的作用。
[0011]作为优选,所述震荡块的限位槽底部为光滑面,震荡块其余表面为粗糙面。光滑面便于震荡块转动,粗糙面用于防止高温天气下震荡块在坑槽内热胀引起的体积增大而卡住的情况。
[0012]作为优选,所述震荡块的平整面设有仿路面层,震荡块的工作面涂有反光漆。例如在沥青路面,仿路面层就是沥青或其他触感类似的材料,反光漆用于提醒司机该处有震荡带。
[0013]作为一种替代方案,所述震荡块整体呈圆柱形,且至少一面为平整面,坑槽为条形。震荡块以类似滚筒的形式转动。
[0014]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效果包括:通过将震荡带中的震荡块设置为活动组件,再借助震荡块不同面的差别,实现震荡带工作状态的切换,提高了震荡带设置的灵活性,也提高了路面通行效率,并且利用坑槽和震荡块的结构配合,实现更高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路面效果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状态切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路面效果图;图中包括:1-震荡块、2-转轴、3-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在下文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做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专利技术的主旨。
[0017]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是一种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震荡带,包括震荡块1和坑槽,震荡块设有平整面以及凸起的工作面,震荡块埋设于路面挖设的坑槽内,震荡块通过转轴2连接外接的驱动单元,震荡块通过旋转使平整面或工作面露出地表。本实施例通过可旋转的震荡块实现路面通行效果的切换,其中驱动单元为带远程控制模块的电机及其附属齿轮,驱动单元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与控制室远程通讯,震荡块旋转后,当凸起的工作面露出地表时,震荡带处于工作状态,当平整面露出地表时,震荡带处于非工作状态,车辆只有在经过工作状态的震荡带时会产生颠簸,因此这种状态的切换可以帮助实现最大化通行效率。
[0018]本实施例的震荡块以3*6的阵列形式排列于路面,每个转轴水平串接整列震荡块。
[0019]如图2所示是实施例的状态切换示意图,分别表示了两种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其
中白色箭头为车辆行驶方向。本实施例的坑槽为球形腔,震荡块整体呈球形,震荡块其中一侧削平为平整面,其余面为工作面。当震荡块旋转时,平整面与工作面可以交替露出地表,实现状态切换。
[0020]本实施例的坑槽内设有限位凸起3,震荡块设有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槽的末端通过与限位凸起抵接的方式限制震荡块转动范围。由于车辆经过工作状态的震荡带时会对震荡块产生作用力,因此为了减少转轴受力,同时避免震荡块被迫转动,这里设置了相互协作的限位凸起和限位槽,限位凸起位置固定,震荡块旋转时限位槽与限位凸起之间相对运动,当限位槽的末端抵接限位凸起时,转动达到最大角度,此时车辆以指定方向经过时,受力会传导至限位凸起,防止震荡带被迫转动。
[0021]其中限位凸起位于坑槽底部,限位凸起顶部为圆滑凹陷或平面,震荡块的限位槽底部与限位凸起顶部抵接。当限位凸起设置于底部时,除限位作用外还可以同时起到支撑震荡块的作用。
[0022]本实施例震荡块的限位槽底部为光滑面,震荡块其余表面为粗糙面。光滑面便于震荡块转动,粗糙面用于防止高温天气下震荡块在坑槽内热胀引起的体积增大而卡住的情况。
[0023]另外,震荡块的平整面设有仿路面层,震荡块的工作面涂有反光漆。例如在沥青路面,仿路面层就是沥青或其他触感类似的材料,反光漆用于提醒司机该处有震荡带。
[0024]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设计思路一致,区别在于,震荡块整体呈圆柱形,且至少一面为平整面,坑槽为条形。震荡块以类似滚筒的形式转动,其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震荡带,包括震荡块和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块设有平整面以及凸起的工作面,震荡块埋设于路面挖设的坑槽内,震荡块通过转轴连接外接的驱动单元,震荡块通过旋转使平整面或工作面露出地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震荡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块以n*m的阵列形式排列于路面,每个转轴水平串接整列震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震荡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坑槽为球形腔,所述震荡块整体呈球形,震荡块其中一侧削平为平整面,其余面为工作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收费车道远程控制震荡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坑槽内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震荡块设有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震洪柳小毛杜国宪潘敏鈞马建威邵桢包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华甬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