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46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包括麻花状秸秆纤维束(1),每根秸秆纤维束的表面分布着若干分散态秸秆纤维丝(2),分散态秸秆纤维丝的一端固定在秸秆纤维束里,另一端成自由态,秸秆纤维束编织成由多个方形网格(3)排列的编织网。该秸秆编织网能防止液体地膜对土壤颗粒之间孔隙的填充和堵塞,有助于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持水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际施工方便,适于推广应用。适于推广应用。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


[0001]本技术属于农用液体地膜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

技术介绍

[0002]农业生产中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对获得良好的农业收成是非常必要的。随着高分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个世纪20年代已在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塑料地膜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这些塑料地膜是将石油化工生产的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母料切片,再通过结晶、干燥、熔融挤出、双向拉伸等工艺制成。为方便将塑料地膜运输到田间地头,需通过成卷装置将已制成的塑料地膜包装成卷,已成卷包装好的塑料地膜再经人工铺设在农田土壤的表面。为防止塑料地膜被风吹走,铺设的过程中还要把塑料地膜的两个侧边压入垄沟土壤下一定深度,同时还要小心防止塑料地膜被土壤中的树枝等尖锐杂物扎破。因此,传统塑料地膜所涉及的生产、包装工艺复杂,运输和农田铺设环节费时费力,这造成了传统塑料地膜的使用成本较高。再者,以地下石油为原料制得的传统塑料地膜在土壤中降解性差,地膜中的化学添加剂成分易污染土壤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外正在开发一种可喷洒式液体地膜,这种地膜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使用前是液体,使用时均匀喷洒在地表,风干后就能形成地膜。与传统塑料地膜相比,液体地膜生产过程涉及环节较少,地表成膜工艺简单,大大节省了地膜的使用成本,而且液体地膜所用的原料主要来自腐殖酸、木质素、胶原蛋白等可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可有效解决传统塑料地膜污染土壤问题。目前液体地膜已可以在很多领域替代农业和园艺业中普遍使用的传统塑料地膜。
[0003]但与传统塑料地膜相比,液体地膜在实际使用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对于传统塑料地膜,人们是将已成型的膜材铺设在土壤表面,已成型的地膜是一个整体,其不会轻易进入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中,而是能跨越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以较为平整的方式铺设在土壤表面。而对于液体地膜,其使用前是液体,因此液体地膜喷洒到地面上的瞬间也是以液态形式存在,这些液体能在风干成膜前自由流动,且这些能流动的液体能在重力势能作用下流向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并填满孔隙。而土壤孔隙是容纳水分和空气的空间,也是植物根系伸展和土壤动物及微生物活动的地方,正常农业生产中土壤耕作层要求应有适量的孔隙,以维持土壤的通气、排水、导水、持水性。液体地膜成膜前流向了土壤孔隙,这既堵塞了土壤孔隙结构,同时也耗用了大量的液体地膜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研发使液体地膜能跨越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在土壤表面成膜,降低液体地膜对土壤颗粒孔隙的堵塞,保持土壤的透气性是有重要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性强、可降解的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该秸秆编织网能降低液体地膜对土壤颗粒之间孔隙的填充和堵塞,有助于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持水性。
[0005]为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麻花状秸秆纤维束(1),每根秸秆纤维束的表面分布着若干分散态秸秆纤维丝(2),分散态秸秆纤维丝的一端固定在秸秆纤维束里,另一端成自由态,秸秆纤维束编织成由多个方形网格(3)排列的编织网。
[0006]所述的秸秆纤维束的直径为2~5cm。
[0007]所述的分散态秸秆纤维丝的长度在5~25cm。
[0008]所述的秸秆纤维束编织成的每个方形网格的边长为3~30cm。
[0009]所述的秸秆纤维束编织成的每个方形网格内分散态秸秆纤维丝的数目为15~40根。
[0010]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是由农作物的秸秆制成。秸秆的成分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秸秆能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降解成为简单的有机物和腐殖质,腐殖质又是植物营养的储存库,也是土壤肥力的基础。
[0011]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包括麻花状的秸秆纤维束(1),这种麻花状秸秆纤维束由多根秸秆纤维丝通过秸秆编绳机拧成,将秸秆纤维丝拧成麻花状可以将长短不一且平行排列的秸秆纤维丝以相互纠缠的方式拧结一起,麻花状秸秆纤维束中的秸秆纤维丝不易松散,不易从秸秆纤维束中脱落下来,麻花状秸秆纤维束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不易破损和断裂,因此用这种麻花状秸秆纤维束所编织成的编织网在农田使用中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可回收性和可重复利用性。
[0012]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包括秸秆纤维束编织成的多个方形网格(3),这些方形网格形状规整,方格之间平行排列,彼此共用方格的四边,这样的结构能使得秸秆编织网以平整的方式铺设在土壤的表面。秸秆纤维束所构成的方形网格是整个秸秆编织网的骨架,能将分散态的秸秆纤维丝的一端固定在方形网格边框秸秆纤维束内,使得分散态秸秆纤维丝不会脱落到土壤颗粒的缝隙中。
[0013]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包括分散态秸秆纤维丝(2),分散态秸秆纤维丝的一端固定在秸秆编织网方形网格边框的秸秆纤维束内,另一端成自由态,分散态秸秆纤维丝由于没有编织成束,能以相对自由分散状态分布。因此秸秆编织网的每个方格内,从方格四个边框的秸秆纤维束中延伸出来的分散态秸秆纤维丝能彼此散乱互搭成一层丝网,丝网中分散态秸秆纤维丝与丝之间三维立体搭建所形成的孔隙较小,这层丝网会铺在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顶部而形成一个丝网盖。当液体地膜以液体的形式喷洒在分散态秸秆纤维丝所搭成的丝网上,则液体在自身粘性和表面张力作用下会在风干成膜前以膜的形式挂附在丝网盖上,这类似肥皂溶液能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在一个二维方框中形成薄膜的原理,这些液体地膜的液体不会轻易在分散态秸秆纤维丝形成的丝网上向下流入土壤颗粒的孔隙中。当液体地膜的液体停留在丝网上一段时间后会风干,且所形成的风干膜也会自然挂附在丝网上,而不会堵塞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这有助于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持水性。
[0014]本技术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秸秆编织网骨架能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和连接性,可在每一农业收成季后回收,回收的秸秆编织网通过适当的修补,并向秸秆编织网边框的秸秆纤维束中补充植入一定数量的分散态秸秆纤维丝后重复利用,这可进一步降低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0016]图1是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秸秆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秸秆纤维束;2-分散态秸秆纤维丝;3-方形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参照附图,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麻花状秸秆纤维束(1),每根秸秆纤维束的表面分布着若干分散态秸秆纤维丝(2),分散态秸秆纤维丝的一端固定在秸秆纤维束里,另一端成自由态,秸秆纤维束编织成由多个方形网格(3)排列的编织网。所述的秸秆纤维束的直径为2cm。所述的分散态秸秆纤维丝的长度在5cm。所述的秸秆纤维束编织成的每个方形网格的边长为3cm。所述的秸秆纤维束编织成的每个方形网格内分散态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麻花状秸秆纤维束(1),每根秸秆纤维束的表面分布着若干分散态秸秆纤维丝(2),分散态秸秆纤维丝的一端固定在秸秆纤维束里,另一端成自由态,秸秆纤维束编织成由多个方形网格(3)排列的编织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喷洒液体地膜用秸秆编织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纤维束的直径为2~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卓赵楠顾海丰耿浩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