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32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主体结构底部的一侧连接承力梁,承力梁支承在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

技术介绍

[0002]在装配式工程施工中,预制构件配合铝合金模板的使用,可将标准层的施工时间大大减少。因此,模板材料的高效周转为重点之一。根据标准层预制楼梯施工工序要求,N

1层预制楼梯需在N层浇筑混凝土之后才允许吊装。这也就意味着施工人员无法通过结构楼梯到达N层,只能通过爬架楼梯到达N层的工作面,完成安装模板、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等工序。而爬架空间狭窄,楼层内的材料堆放及拆卸模板等其他工作面的影响会导致工人行走、搬运材料困难,影响施工效率。另由于缺少N

1层结构楼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空洞,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或只能使用传统的满堂支架的形式进行安拆施工,施工效率低,达不到整体进度要求。另外,传统满堂支架搭设在结构板上,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以解决施工人员通过爬架楼梯到达N层工作面存在楼层内的材料堆放及拆卸模板等其他工作面的影响会导致工人行走、搬运材料困难,影响施工效率;施工过程中形成空洞,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使用满堂支架的形式进行安拆施工存在施工效率低,达不到整体进度要求,满堂支架搭设在结构板上,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该钢楼梯包括:
[0005]主体结构,包括立柱、以及连接在相邻的立柱之间的下操作层和上操作层、以及连接在下操作层与上操作层上方的立柱之间的爬梯,所述下操作层与N

1层结构板平齐;
[0006]承力梁,连接在下操作层底部的一侧并且水平支承在N

1层结构板上;
[0007]承力柱,连接在下操作层底部与承力梁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承力柱支承在N

2层结构板与N

1层结构板之间的中间结构板上或者是支承在N

1层结构板与N

2层结构板之间的两个预制折叠楼梯的连接节点处。
[0008]优选地,所述下操作层包括:
[0009]下操作层纵梁,连接在相邻的立柱之间并且所述下操作层纵梁与承力梁呈直线设置;
[0010]下操作层横梁,垂直下操作层纵梁连接在相邻的立柱之间;
[0011]下操作平台,连接在下操作层纵梁和下操作层横梁之间,所述下操作平台预留有下操作层洞口。
[0012]优选地,所述承力梁与下操作层纵梁可拆卸连接并且承力梁只可以逆时针转动。
[0013]优选地,所述下操作层纵梁靠近承力梁的一端连接有耳板,螺栓穿过耳板、承力梁
和下操作层纵梁,进而将承力梁与下操作层纵梁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下操作层纵梁远离承力梁的一端连接有竖向套管,所述承力柱插入竖向套管内,螺栓穿过竖向套管和承力柱,进而将承力柱与下操作层纵梁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下操作层横梁的中部还连接有中部承力梁和下操作层中部纵梁,所述中部承力梁和下操作层中部纵梁呈直线设置并且均与下操作层纵梁平行,所述下操作层洞口设置在下操作层中部纵梁与其中一个下操作层纵梁之间。
[0016]优选地,所述上操作层包括:
[0017]上操作层纵梁,平行下操作层纵梁连接在相邻的立柱之间;
[0018]上操作层横梁,垂直上操作层纵梁连接在相邻的立柱之间;
[0019]上操作层平台,连接在上操作层纵梁和上操作层横梁之间,所述上操作层平台预留有上操作层洞口。
[0020]优选地,所述上操作层纵梁上焊接连接有吊装耳板。
[0021]优选地,所述爬梯顶部的立柱之间还铰接连接有翻板,所述翻板远离上操作层的一端与立柱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锁链。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
[0023](1)本技术的钢楼梯通过在主体结构底部的一侧连接承力梁,承力梁支承在N

1层结构板,主体结构底部与承力梁相对的另一侧连接承力柱,承力柱支承在N

2层结构板与N

1层结构板之间的中间结构板上或者是支承在N

1层结构板与N

2层结构板之间的两个预制折叠楼梯的连接节点处。通过设置承力梁和承力柱,可以使钢楼梯很好的应用于预制折叠楼梯间,同时减少预制折叠楼梯上方的空间,而不占用结构板的空间。
[0024](2)传统钢管脚手架每进行一次搭拆循环需4名工人8h方能完成,而本技术的钢楼梯无需现场搭拆,所费工时仅为吊装时间,使用前后吊装需2名工人1h完成。仅仅是时间上就节省了87.5%,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有利于工序穿插,减少工作面冲突,提高效率。
[0025](3)本技术的钢楼梯可重复周转,节约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钢楼梯的施工示意图。
[0027]图2为钢楼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钢楼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下操作层的示意图。
[0030]图5为上操作层的示意图。
[0031]附图标注:1

承力梁、2

承力柱、3

立柱、4

下操作层、41

下操作层纵梁、42

下操作层横梁、43

下操作平台、44

下操作层中部纵梁、45

下操作层洞口、5

上操作层、51

上操作层纵梁、52

上操作层横梁、53

上操作层平台、54

上操作层洞口、55

吊装耳板、6
‑ꢀ
N

1层结构板、7
‑ꢀ
N

2层结构板、8

中间结构板、9

锁链、10

预制折叠楼梯、11

耳板、12

竖向套管、13

中部承力梁、14

爬梯、15

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3]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其特征在于,该钢楼梯包括:主体结构,包括立柱(3)、以及连接在相邻的立柱(3)之间的下操作层(4)和上操作层(5)、以及连接在下操作层(4)与上操作层(5)上方的立柱(3)之间的爬梯(14),所述下操作层(4)与N

1层结构板(6)平齐;承力梁(1),连接在下操作层(4)底部的一侧并且水平支承在N

1层结构板(6)上;承力柱(2),连接在下操作层(4)底部与承力梁(1)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承力柱(2)支承在N

2层结构板(7)与N

1层结构板(6)之间的中间结构板(8)上或者是支承在N

1层结构板(6)与N

2层结构板(7)之间的两个预制折叠楼梯(10)的连接节点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操作层(4)包括:下操作层纵梁(41),连接在相邻的立柱(3)之间并且所述下操作层纵梁(41)与承力梁(1)呈直线设置;下操作层横梁(42),垂直下操作层纵梁(41)连接在相邻的立柱(3)之间;下操作平台(43),连接在下操作层纵梁(41)和下操作层横梁(42)之间,所述下操作平台(43)预留有下操作层洞口(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梁(1)与下操作层纵梁(41)可拆卸连接并且承力梁(1)只可以逆时针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楼梯间的移动式施工安全钢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操作层纵梁(41)靠近承力梁(1)的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敏周永佳李柏翰颜得洲卢礼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