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08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支架,包括立杆和横杆,所述立杆包括多段竖向分布的连接节,相邻两连接节相向的两端相抵,相邻两连接节可拆卸连接,横杆一端部连接于位于最上部一段的连接节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立杆运输的效果。于立杆运输的效果。于立杆运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智能交通系统又称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目前,道路上通常配备有监控道路违章行为或是用于读取道路流量信息以配合交通智能系统的监视设备,常见的监视设备为监控、探头、闪光灯等。
[0003]监视设备通常安装于道路侧边的竖向支架上,支架为监视设备和道路之间提供足够通行车辆的净空高度,以避免监视设备妨碍交通。同时,为减少监视设备被人为损坏,通常监视设备所处的净空高度为6m。
[0004]现有的支架通常包括一根竖向连接于道路两侧底面上的立杆,以及连接于立杆顶端的横杆。横杆一端与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水平悬挑,并且位于道路的上方,而监视设备则安装于横杆上,以监视并记录道路内的车辆信息或是车辆违章情况。
[0005]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立杆长度尺寸为6m,需要特殊的装载车辆进行运输,运输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支架,具有便于立杆运输的效果。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支架,包括立杆和横杆,所述立杆包括多段竖向分布的连接节,相邻两连接节相向的两端相抵,相邻两连接节可拆卸连接,横杆一端部连接于位于最上部一段的连接节侧面。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立杆通过多段可拆卸的连接节拼接成型,并且最上部一段连接节的一侧连接横杆,以形成用于安装监视设备的安装支架。而在运输时,相较于直接运输一根长6m的立杆,将立杆拆分呈多段连接节后运输,所需的运输车辆长度尺寸要求更低,使得运输更为便捷。并且单独一端连接节所需吊装相较于一整根立杆吊装更为轻松、省力。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节上设置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沿连接节长度放向贯通连接设置,位于最高位置的连接节的顶部封闭设置并且侧面设置有连接孔;横杆上设置有第二穿线孔,第二穿线孔沿横杆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其中一端贯通横杆的端部,横杆设置有第二穿线孔对应最高位置的连接节连接孔设置,横杆表面还设置有多个分布孔,多个分布孔沿横杆长度方向分布,并且自横杆表面贯通
至第二穿线孔内。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穿线孔能够减轻连接节的质量,而第二穿线孔能够减轻横杆的质量,从而便于吊装运输连接节和横杆。并且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通过连接孔连接,能够用作收纳监视设备的电线,保护监视设备的电线,而位于横杆上的分布孔,能够使得监视设备的电线自分布孔穿出连接监视设备。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节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穿线孔同轴的抵接片,所述抵接片环绕穿线孔呈筒状且抵接片的内侧壁与第一穿线孔同轴设置;所述连接节的底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包围第一穿线孔设置;相邻两连接节中,位于较低位置的连接节的抵接片伸入至位于较高位置的连接节插接槽内,所述抵接片与插接槽内壁相抵设置。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两连接节通过其中一段连接节的抵接片伸入另一段连接节的插接槽内,从而使得相邻两连接节插接配合,从而实现多段连接节之间的拆卸连接,在运输时将立杆分离成多段,然后在现场时进行相邻两连接节的拼接。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节的两端面均设置有柔性的垫层,垫层遮蔽连接节的两端设置,相邻两连接节连接时,分别位于两连接节两端部的两垫层相抵。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两连接节的两柔性的垫层相抵,能够减少相邻两连接节之间的刚性接触的概率。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节下部表面设置有贯通连接节侧壁的第一螺栓孔,第一螺栓孔沿连接节表面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所述抵接片上设置有多个沿抵接片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螺栓孔,相邻两连接节连接时,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同轴设置,并在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上设置有螺栓件,螺栓件同轴穿过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设置。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两连接节连接时,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内同轴设置螺栓件固定,增加相邻连接节之间的连接性能,从而提高立杆的整体稳定性能。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两连接节的连接位置的外侧壁设置有多块固定板,多块固定板依次首尾连接呈筒状,并且内侧壁包围两连接节连接位置的外侧壁,多块固定板遮蔽相邻两连接节之间的连接位置,所述螺栓件穿过固定板设置。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遮蔽相邻两连接节之间的连接位置的固定板能够提高连接节之间的连接性能,同时,固定板通过螺栓件与相邻两连接节之间的连接位置可螺接。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节的一端部设置有凸出的卡块,所述卡块穿过垫层设置;所述连接节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配合卡块的限位槽,相邻两连接节连接时,其中一段连接节的卡块伸入至另有连接节的限位槽内,所述凸块伸入至限位槽内时,位于较高位置的连接节的第二螺栓孔与位于较低位置的连接节的第一螺栓孔同轴对准。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两连接节连接时,其中一段连接节的凸块伸入至另一连接节的限位槽内,从而约束相邻两连接节之间的转动,减少由于相邻两段连接节转动而对两段连接节之间垫层的磨损。与此同时,在凸块伸入至限位槽内时,相邻两连接节的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同轴对准,以便操作者连接安装两连接节。
[002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节的顶端直径尺寸小于连接节的底端直径尺寸,所述连接节的外侧壁倾斜设置,相邻两连接节中,位于较高位置的一段连接节的底端尺寸与位于较低位置的一段连接节的顶端尺寸一致,多段连接节连接形成上小下大的立杆。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接的顶端尺寸小于底端尺寸,使得连接节上小下大,而由多段连接节连接形成的上小下大的立杆,能够减小立杆安装于地面上时上部受到的风荷载,从而提高立杆的整体稳定性。
[002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横杆与位于最高位置的连接节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对应连接孔位置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配合孔,第一配合孔两端分别与第二穿线孔和连接孔连接;所述连接板一侧面与位于最高位置的连接节连接,相对的另一侧面呈朝向位于最高位置连接节倾斜设置;横杆的一端部设置有垂直横杆轴向的配合板,配合板上对应第一配合孔设置有贯通配合板的第二配合孔,所述配合板一侧面与连接板倾斜的侧面贴合并且连接。
[0024]在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1)和横杆(2),所述立杆(1)包括多段竖向分布的连接节(3),相邻两连接节(3)相向的两端相抵,相邻两连接节(3)可拆卸连接,横杆(2)一端部连接于位于最上部一段的连接节(3)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3)上设置有第一穿线孔(4),所述第一穿线孔(4)沿连接节(3)长度放向贯通连接设置,位于最高位置的连接节(3)的顶部封闭设置并且侧面设置有连接孔(13);横杆(2)上设置有第二穿线孔(17),第二穿线孔(17)沿横杆(2)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其中一端贯通横杆(2)的端部,横杆(2)设置有第二穿线孔(17)对应最高位置的连接节(3)连接孔(13)设置,横杆(2)表面还设置有多个分布孔(19),多个分布孔(19)沿横杆(2)长度方向分布,并且自横杆(2)表面贯通至第二穿线孔(17)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3)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穿线孔(4)同轴的抵接片(5),所述抵接片(5)环绕穿线孔呈筒状且抵接片(5)的内侧壁与第一穿线孔(4)同轴设置;所述连接节(3)的底端设置有插接槽(6),所述插接槽(6)包围第一穿线孔(4)设置;相邻两连接节(3)中,位于较低位置的连接节(3)的抵接片(5)伸入至位于较高位置的连接节(3)插接槽(6)内,所述抵接片(5)与插接槽(6)内壁相抵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3)的两端面均设置有柔性的垫层(9),垫层(9)遮蔽连接节(3)的两端设置,相邻两连接节(3)连接时,分别位于两连接节(3)两端部的两垫层(9)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3)下部表面设置有贯通连接节(3)侧壁的第一螺栓孔(7),第一螺栓孔(7)沿连接节(3)表面周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所述抵接片(5)上设置有多个沿抵接片(5)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螺栓孔(8);相邻两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职武吴斌李阳吴维梁陈宇郑文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锦绣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