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网收纳机构,包括:承载平台,用以承载单个钢板网;上下移动机构,用以带动承载平台在上下方向上运动;以及翻转机构,用以带动承载平台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校直机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校直机的出口处,钢板网从校直机的出口吐出时,钢板网便会直接到达承载平台上,在钢板网全部位于承载平台上后,上下移动机构带动承载平台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到达位置后承载平台翻转,钢板网便会向下掉落(距离有限),承载平台再转到水平位置,同时承载平台向上移动到出口位置高度,等待承接下一个钢板网。实现自动收纳钢板网的目的,无需人工手动接收、摆放钢板网。摆放钢板网。摆放钢板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板网收纳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板网收纳机构,属于钢板网生产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利用钢卷加工成的钢板网,由于卷钢处于卷曲的状态,因而支撑的钢板网也为弯曲的,因而需要将钢板网通过校直机进行校直,由于校直机的出口具备一定的高度,钢板网从校直机的出口持续吐出,需要两个人配合在校直机的出口处接住钢板网,并进行人工上下累放,以防止钢板网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再次弯曲,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网收纳机构,能够自动将校直机吐出的钢板网进行接收并上下累放,避免人工手动接收。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钢板网收纳机构,包括:
[0006]承载平台,用以承载单个钢板网;
[0007]上下移动机构,用以带动承载平台在上下方向上运动;以及
[0008]翻转机构,用以带动承载平台转动。
[0009]优选的,所述承载平台的数量为2个,分别为左承载平台和右承载平台,所述左承载平台与所述右承载平台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左承载平台和右承载平台的长度、宽度、厚度均相同。
[0010]优选的,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的数量为2个,分别对应所述左承载平台和右承载平台,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支架、定滑轮、卷扬机和钢丝绳,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与对应的承载平台连接。
[0011]进一步的,单个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的定滑轮、卷扬机和钢丝绳的数量均为 2个,2个所述定滑轮分别安装在支架的前后两侧,两个卷扬机分别与一个钢丝绳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一个定滑轮与承载平台的前后两端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两根前后相对设置的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均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上下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滑块,所述承载平台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上的滑块转动连接,旨在实现承载平台相对于支架能够转动;
[0013]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与所述承载平台连接,带动承载平台相对于滑块转动;
[0014]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左承载平台与所述右承载平台之间还设置有竖直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钢板网的网孔相配合。
[001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3-6个。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与校直机配合使用,本技术安装在校直机的出口处,钢板网从校直机的出口吐出时,钢板网水平的向前输送,承载平台位于的高度与钢板网的高度相同,且与出口基本相连,钢板网便会直接到达承载平台上,在钢板网全部位于承载平台上后,上下移动机构带动承载平台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到达位置后承载平台翻转,钢板网便会向下掉落(距离有限),承载平台再转到水平位置,同时承载平台向上移动到出口位置高度,等待承接下一个钢板网。实现自动收纳钢板网的目的,无需人工手动接收、摆放钢板网。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支撑柱;2、滑槽;3、左承载平台;4、右承载平台;5、滑块;6、卷扬机;7、定滑轮;8、钢丝绳;9、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网收纳机构,其包括承载平台,承载平台的数量是2个,分别为左承载平台3和右承载平台4,左承载平台3和右承载平台4均能够上下进行移动,并能够自行翻转。
[0023]使用时,将本技术安装在校直机的出口处,左承载平台3和右承载平台4的最上方位置与校直机出口齐平,初始时,左承载平台3和右承载平台4 位于最上方位置,以便接收从校直机出口处吐出的钢板网,在接收到钢板网后,左承载平台3和右承载平台4同时向下移动,因而钢板网就会向下进行移动,在到达指定高度后,左承载平台3和右承载平台4停止向下移动(此时承载平台上的钢板网的高度比地面或地面上钢板网高3-10cm),左承载平台3和右承载平台4均向下翻转,钢板网便会从承载平台上掉落,向下掉落3-10cm到达地面或累放在地面的钢板网上;左承载平台3和有承载平台向上移动到最上方位置,同时左承载平台3和有承载平台再转动到水平位置,等待接收下一个钢板网。
[0024]关于承载平台:
[0025]承载平台包括转轴和平板,转轴和平板固定连接,平板用以承接钢板网,转轴使得承载平台能够转动。
[0026]本技术通过设置上下移动机构,来实现承载平台上下移动的目的。
[0027]考虑到承载平台的数量为2个,对应的上下移动机构的数量也为2个,分别对应左承载平台和右承载平台,每个承载平台对应设置一个上下移动机构,以下以一个承载平台为例说明承载平台如何通过上下移动机构实现上下移动的。
[0028]上下移动机构包括支架、定滑轮7、卷扬机6和钢丝绳8,支架固定设置,定滑轮7安装在支架的顶端,卷扬机6的输出端与钢丝绳8的一端连接,钢丝绳8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7与承载平台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卷扬机6的运转能够实现收放钢丝绳8的目的,而承载平台通过钢丝绳8悬挂在定滑轮7上,因而可以实现控制承载平台高度的目的。
[0029]为了保证承载平台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对上下移动机构还作以下改进。
[0030]上下移动机构的定滑轮7、卷扬机6和钢丝绳8的数量均为2个,两个定滑轮7分别安装在支架的前后两端卷扬机6也分别安装在前后两侧,两个卷扬机6分别通过一个钢丝绳8穿过支架前后的定滑轮7与承载平台的前后两端(转轴的前后两端)连接。
[0031]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两个钢丝绳8吊住承载平台的前后两端,在承载平台需要上升或下降时,两个卷扬机6同时回收钢丝绳8或放开钢丝绳8即可。
[0032]此外,支架包括前后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柱1,两个支撑柱1均竖直设置,支撑柱1上设置有上下方向的滑槽2,承载平台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个支架上的滑槽2相配合。
[0033]滑槽2的设置,使得承载平台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始终受滑槽2的限制,保证承载平台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
[0034]当然,可以在滑槽2内设置滑块5,承载平台的前后两端(转轴的前后两端)与这2个滑块5转动连接,这样就使得承载平台能够相对支架进行转动。
[0035]同时设置翻转机构(翻转电机),翻转电机与承载平台连接,使得能够使得承载平台自行转动。
[0036]如在滑槽2内设置滑块5,钢丝绳8可通过与该滑块5连接就实现与承载平台连接的目的。
[0037]钢丝网中部有若干个孔,为了保证钢丝网上下累放时的整齐性,本技术在左承载平台3和有承载平台之间是爱和只有竖直的限位杆9。
[0038]需要说明的是,左承载平台3和有承载平台均处于水平状态时(平板处于水平状态),左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网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用以承载单个钢板网;上下移动机构,用以带动承载平台在上下方向上运动;以及翻转机构,用以带动承载平台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网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的数量为2个,分别为左承载平台和右承载平台,所述左承载平台与所述右承载平台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左承载平台和右承载平台的长度、宽度、厚度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网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的数量为2个,分别对应所述左承载平台和右承载平台,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支架、定滑轮、卷扬机和钢丝绳,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支架的顶端,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与对应的承载平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网收纳机构,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的定滑轮、卷扬机和钢丝绳的数量均为2个,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平县皓圆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