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伤急救眼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765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创伤急救眼罩,包括两块罩体和两根松紧带,罩体与罩体之间、罩体与松紧带之间,以及松紧带与松紧带之间均设有连接装置,罩体上于第一连接体外一体成型有连接环,连接环上安装有上药装置,连接环端部处螺纹连接有罩盖,上药装置包括安装环和上药环,安装环和上药环之间连接有多根弹性绳,连接环于罩体的连接处开设有插口,连接环于插口下端开设有插槽,安装环位于插口内,且安装环下端插设于插槽内,上药环内侧粘接有纱布,罩盖的末端一体成型有推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眼罩和双眼罩在使用时,可互相转换,厂家加工眼罩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对眼部上药更加方便。对眼部上药更加方便。对眼部上药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伤急救眼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创伤急救眼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及环境因素等影响,眼疾患者越来越多,手术量也越来越多,术后如何保护眼睛,如何防止术眼触碰受伤,防止眼部感染,是临床护理的一个难题。
[0003]以往在实际操作中,患眼遮盖的常用方法是使用医用纱布将需要遮盖的眼部覆盖,然后使用胶布将其固定。胶布与皮肤粘接,胶布容易脱落,增加工作负担,此外,胶布容易造成脸部皮肤过敏,形成新的损害,而且对眼部上药的时候也不方便。
[0004]现如今,大多使用医用眼罩对术后的眼睛进行防护,简单方便快捷,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眼罩具备单眼罩和双眼罩两种,当某一种类缺少时,两种眼罩互相转换使用比较困难。单眼手术患者使用双眼罩会遮挡另一眼睛的视线,而且比较浪费;双眼手术患者使用单眼罩时,需要佩戴两个单眼罩,比较麻烦。厂家加工眼罩时,也需要加工成单眼罩和双眼罩两种款式,生产效率较低。同时,仍然存在对眼部上药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伤急救眼罩,解决单眼罩和双眼罩互相转换使用比较困难、厂家生产效率低,以及不方面对眼部上药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创伤急救眼罩,包括两块罩体和两根松紧带,所述罩体与罩体之间、罩体与松紧带之间,以及松紧带与松紧带之间均设有连接装置,所述罩体的两侧与连接装置的连接处均缝合有第一连接体,所述松紧带的两端于连接装置的连接处均缝合有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扣壳和扣体,所述扣体扣合于扣壳内,所述扣壳和扣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设于连接孔内,所述罩体的一侧与扣体连接,另一侧与扣壳连接,所述松紧带的一与扣体连接,另一端与扣壳连接,所述罩体上于第一连接体外一体成型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安装有上药装置,所述连接环端部处螺纹连接有罩盖,所述上药装置包括安装环和上药环,所述安装环和上药环之间连接有多根弹性绳,所述连接环于罩体的连接处开设有插口,所述连接环于插口下端开设有插槽,所述安装环位于插口内,且所述安装环下端插设于插槽内,所述上药环内侧粘接有纱布,罩盖的末端一体成型有推环。
[0008]进一步,所述罩体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对称设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弹簧和按压柱,所述按压柱插设于壳体内,所述弹簧一端与壳体内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按压柱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和安装柱上均开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
[0009]进一步,所述松紧带上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弹簧和按压柱,所述按压柱插设于壳体内,所述弹簧一端与壳体内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按压柱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和安装柱上均开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均设有气垫。
[0011]进一步,所述罩体的内部且靠近边沿处设有软胶环。
[0012]进一步,所述罩盖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创伤急救眼罩,一方面,通过在罩体和松紧带的两端设置扣壳和扣体,使得单眼罩和双眼罩在使用时,可互相转换。厂家加工眼罩时,也无需加工成单眼罩和双眼罩两种款式,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罩盖和上药装置,通过将药物涂抹于纱布上,将按照环插入插口内即可。上药和换药更加方便。再通过缓慢旋转入罩盖,罩盖末端的推环推动上药环向内移动,使纱布逐渐与患者眼部贴合,使纱布上的药物与伤口接触,保障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创伤急救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创伤急救眼罩中单个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创伤急救眼罩中单个眼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创伤急救眼罩中单个眼罩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创伤急救眼罩中连接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创伤急救眼罩中调节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罩体1,第一连接体11,连接孔12,气垫13,软胶环14,通孔15,连接环16,插口161,插槽162,松紧带2,第二连接体21,连接装置3,扣壳31,扣体32,连接柱33,调节装置4,壳体41,弹簧42,按压柱43,第一槽口44,第二槽口45,罩盖5,推环51,弹性环52,凸柱53,安装环61,手持部611,上药环62,纱布621,弹性绳6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创伤急救眼罩,包括两块罩体1和两根松紧带2,罩体1与罩体1之间、罩体1与松紧带2之间,以及松紧带2与松紧带2之间均设有连接装置3。
[0023]罩体1的两侧与连接装置3的连接处均缝合有第一连接体11,松紧带2的两端于连接装置3的连接处均缝合有第二连接体21,第一连接体11和第二连接体21上均开设有连接孔12。连接装置3包括扣壳31和扣体32,扣体32扣合于扣壳31内,扣壳31和扣体32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柱33,连接柱33穿设于连接孔12内。罩体1的一侧与扣体32连接,另一侧与扣壳31连接,松紧带2的一与扣体32连接,另一端与扣壳31连接。
[0024]使用时,若眼疾患者为双眼手术,则使用两块罩体1和两个松紧带2,通过扣体32和扣壳31连接在一起使用,若眼疾患者为单眼手术,则只需使用一块罩体1和一个松紧带2,通过扣体32和扣壳31连接在一起使用。使得单眼罩和双眼罩之间可互相转换使用,厂家加工眼罩时,也无需加工成单眼罩和双眼罩两种款式,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5]罩体1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对称设置,如圆形、椭圆形等,本专利技术优选为圆形,罩体1的材质优选为塑料材质,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重量较轻,佩戴更加轻便。
[0026]罩体1上于第一连接体11外一体成型有连接环16,连接环16上安装有上药装置,连接环16端部处螺纹连接有罩盖5。上药装置包括安装环61和上药环62,安装环61和上药环62
之间连接有多根弹性绳63,使上药环62与安装环61活动连接。连接环16于罩体1的连接处开设有插口161,连接环16于插口161下端开设有插槽162,安装环61位于插口161内,且安装环61下端插设于插槽162内。安装环61顶部一体成型有手持部611,便于拔插上药装置。上药环62内侧粘接有纱布621,使用时,将药物涂抹于纱布621上。罩盖5的末端一体成型有推环51,当旋入罩盖5时,推环51能够推动上药环62移动。推环51上设有设有弹性环52,用于提供缓冲作用,同时避免上药环62磨损。罩盖5的外端面设有多个凸柱53,便于旋转罩盖5。
[0027]当缓慢旋转入罩盖5时,罩盖5末端的推环51能够推动上药环62向内移动,使纱布621逐渐与患者眼部贴合,使纱布6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伤急救眼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罩体和两根松紧带,所述罩体与罩体之间、罩体与松紧带之间,以及松紧带与松紧带之间均设有连接装置,所述罩体的两侧与连接装置的连接处均缝合有第一连接体,所述松紧带的两端于连接装置的连接处均缝合有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扣壳和扣体,所述扣体扣合于扣壳内,所述扣壳和扣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设于连接孔内,所述罩体的一侧与扣体连接,另一侧与扣壳连接,所述松紧带的一与扣体连接,另一端与扣壳连接,所述罩体上于第一连接体外一体成型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安装有上药装置,所述连接环端部处螺纹连接有罩盖,所述上药装置包括安装环和上药环,所述安装环和上药环之间连接有多根弹性绳,所述连接环于罩体的连接处开设有插口,所述连接环于插口下端开设有插槽,所述安装环位于插口内,且所述安装环下端插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亮余漩何厚伯曹惺国赵转运黄松胡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