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潜像显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67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静电潜像显像装置,它由安置在显像室中的显像辊和对显像辊外周表面上保持的显像剂量进行限量控制的显像剂限量装置组成。显像剂限量装置包括:柔性刀片与显像辊外周表面进行压接触;柔性支承板,它安装在刀片另一表面上支承着刀片,使其与显像辊保持着预定的位置关系;以及弹性加载装置,它由多个以一定间隔距离安置在支承板背面宽度上的弹簧件组成,并通过支承板将刀片推向显像辊使其在压力下与显像辊外周表面接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潜像显影装置,这种装置用在静电复印机或激光打印机等成像机器中,将静电潜像显现成显色图像。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潜像显像装置,该装置配备有一显像辊,显像辊在其外周表面上保有显像剂层,并将该显像剂传送到显像区和显像剂限量装置,后者作用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以便对显像辊外周表面上保有的显像剂量进行限定。众所周知,在图像成形机器中,配备有按预定方向转动的显像辊的静电潜像显像装置得到广泛应用,以便将静电潜像显现成显色图像。显像辊按预定方向进行转动,顺序地运行通过显像剂保有区,显像剂限量区,和显像区。在显像剂保有区,由适当系统供给进来的增色剂,即显像剂保持在显像辊的外周表面上。在显像剂限量区,显像剂限量装置对显像辊外周表面上保有的增色剂,即显像剂作用,以便将保持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的增色剂量限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在显像区中,增色剂,即显像剂,施加到一静电潜像载体的外表面上,载体例如可以是一转鼓,上述载体在其外周表面上有一静电感光层,在静电潜像载体表面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则显现成显色图像。为了实现高质量显像,重要的是,用显像剂限量装置来恰当地限制住增色剂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的保有量,并使显像辊外周表面上增色剂厚度保持在一预定值内,以及在轴向上有足够的均匀性。日本专利公开文件No.16736/1988公开了一种配备有限量装置的静电潜像显像装置,该限量装置有一刀片,刀片是由合成橡胶构成的弹性橡胶材料制成,例如聚氨脂橡胶,硅橡胶等。组成显像剂限量装置的弹性橡胶材料,其一个表面或前边缘被压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从而与之接触,以便将显像辊外周表面上保有的增色剂的量限制在一相当小量范围内,这样就在显像辊外表面上形成一薄层增色剂。此外,刀片有用厚度为0.1至0.2毫米的不锈钢弹簧钢板制成的,配备由这种刀片组成的显像剂限量装置的显像装置也已投入实际应用。但是,在应用合成橡胶材料或薄不锈钢板制造弹性刀片的显像剂限量装置中,弹性刀片两端的刚度较低,因而两端的限制力小于刀片中间部分的限制力。这样,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保有的增色剂层的厚度在相对刀片两端部位处变得厚于在相对刀片中部处的。本专利技术者进行的实验表明,当应用聚氨腈橡胶作刀片时,增色剂层厚度在刀片两端处比中部处厚3.5到7.0微米。所以正如上述,当应用弹性刀片时,很难在显像辊外周表面沿其整个轴向宽度上形成具有均匀厚度的增色剂层,其结果是无法获得均匀良好的图像。另外,弹性刀片抗磨损性能不是很好,于是其使用寿命也不是令人满意的。为了解决上述弹性刀片存在的问题,有一项专利技术建议采用刚硬件,例如玻璃,来制作组成显像剂限量装置的刀片(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件,No.36277/1995)。利用玻璃板这种坚硬材料制作刀片,就有可能在显像辊外周表面沿其宽度方向上形成具有均匀厚度的增色剂层,也就此改进刀片抗磨损性能,获得令人满意的使用寿命。可是,在利用坚硬材料制作刀片以便组成显像剂限量装置时,以及利用该装置对显像辊表面保有的显像剂量进行限量控制时,如果显像辊和刀片变得互相不平行,那么刀片在宽度方向上的接触力就不会是均匀的,因而也就不再可能使增色剂层在显像辊外周表面沿其整个轴向宽度上的厚度保持均匀。至于上述不平行的原因则来自由于制造误差显像辊轴有所偏移,或者由于显像室产生变形。另外,在利用玻璃板这样坚硬材料制作刀片以便组成显像剂限量装置时,以及利用该装置对显像辊表面保有的显像剂量进行限量控制时,如果显像辊和刀片变得互相不平行,那么刀片在宽度方向上的接触力就不会是均匀的,因而也就不再可能使增色剂层在显像辊外周表面沿其整个轴向宽度上的厚度保持均匀。至于上述不平行的原因则来自由于制造误差显像辊有所偏移,或者由于显像室产生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者进行的实验还得知,组成显像剂限量装置的刀片,其从与显像辊外周表面接触的中点到刀片下端的刀片突出量对显像辊外周表面上形成的增色剂层的稳定性和厚度有极大的影响。这就是说,当突出量小于预定值时,显像辊外周表面上的显像剂层的厚度就会变得特别薄。而另一方面,当突出量大于预定值时,显像辊外周表面上的显像剂层的厚度就会变得特别厚。从本专利技术者进行的实验还得知,组成显像剂限量装置的刀片,其施加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的接触力对显像辊外周表面上的增色剂层的厚度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这就是说,当接触力大于预定值时,显像辊外圆周表面上显像剂层厚度就会变得很薄。而另一方面,当接触力小于预定值时,显像辊外周表面上显像剂层厚度就会变得很厚。从本专利技术者进行的实验还得知,显像辊外周表面的粗糙度对显像辊外周表面上增色剂层厚度和稳定性影响极大。这就是说,当显像辊外周表面的粗糙度小于预定值时,显像辊外周表面上显像剂层的厚度就会变得很薄。而另一方面,当表面粗糙度大于预定值时,显像辊外周表面上显像剂层厚度就会变得很厚。从本专利技术者进行的实验还得知,把显像辊的硬度设定在一恰当值上,这对于保持增色剂层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的厚度处于一预定值上起很大的作用。实验表明,随着显像辊硬度减小,增色剂层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的厚度也减小,而随着显像辊硬度增大,增色剂层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的厚度也增大。并且,显像辊外周表面上增色剂厚度还随着组成显像剂限量装置的刀片的接触力变化而变化,所述接触力是作用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的;这就是说,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形成的增色剂厚度随着接触力减小而增大,另一方面则随着接触力增大而减小。而且还从实验得知,当接触力太小或太大时,不可能获得稳定均匀的增色剂层,增色剂层厚度经常发生变化。大家知道,图像质量与显像辊表面上形成的增色剂厚度有很大关系。当增色剂层厚度小于例如20微米时,图像密度变得很低,以致于复印出的图像缺少清晰性。当增色剂层厚度大于,例如30微米时,就会出现所谓图像载体模糊现象,此时增色剂粘附到除图像区域以外的区域。显像辊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转动轴和安装在该转动轴上的橡胶圆辊组成。因而,从本专利技术者进行的实验得知,显像辊作为一个整体其实体硬度是随安装在转动轴上的橡胶圆辊的厚度变化而变化,而这个显像辊实体硬度也就极大地影响着显像辊外周表面上形成的增色剂层的厚度和稳定性。从本专利技术者进行的实验还得知,尽管由于有刀片限量控制作用而使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形成的增色剂层厚度保持在一个预定值上,增色剂层还要经受密度变化,也就是说,要经受传送到显像区域中的显像剂量的变化,这个传送量取决于由显像剂保有区中补给辊供给到显像辊外周表面上的显像剂量。还得知,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形成的显像剂层密度甚至还随着刀片其本身的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图像密度随传送到显像区并由显像辊外周表面所保持的显像剂量减少而减小,而当传送的显像剂量太多时,则会出现模糊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像装置,在该装置中,刀片作用在显像辊上的接触力沿整个宽度方向是均匀的,以及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形成的增色剂层厚度在整个轴向宽度上是均匀的,即使由于显像辊转动轴偏移而使显像辊和刀片互相不平行时也能保持均匀。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静电潜像显像装置,在该装置中,玻璃刀片作用在显像辊上的接触力沿整个宽度方向是均匀的,以及在显像辊外周表面上形成的增色剂层厚度在整个轴向宽度上是均匀的,即使由于显像辊转动轴偏移而使显像辊和玻璃刀片互相不平行时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潜像显像装置,它由下列部分组成:一显像室;一显像辊,它安置在所述显像室中,用来在显像剂保有区中在其外周表面上保持着显像剂,将这样保持着的显像剂传送到显像区以便将其施加到静电潜像上;一显像剂限量装置,用来在显像剂限量区中对所述显像辊外周表面上保持的显像剂量进行限量控制,显像剂限量区处于显像剂保有区和显像区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显像剂限量装置包括:一个柔性刀片,其一个表面被压到所述显像辊外周表面上从而与之接触;一个柔性支承板,它安装在所述刀片另一表面上支承着所述刀片,使其与所述显像辊保持着一预定的位置关系;以及一弹性加载装置,它由多个以一定间隔距离安置在所述支承板背面宽度上的弹簧件组成,并通过所述支承板将所述刀片推向所述显像辊使其在压力下与所述显像辊外周表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植隆久前正展中幡彰伸青木毅乾洋士
申请(专利权)人:三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