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及其显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48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减少色粉飞散与图像密度的成像。此成像装置2根据成像次数,通过显影偏压发生电路126与栅偏压发生电路124给对比电位的电位减少部分进行补偿,使图像密度保持一定。还由于具有使载粉的平均粒度、色粉平均粒度、色粉浓度、显影筒的直径与圆周速度都已最优化的显影机构,故不论显影筒径如何小,也能确保高的图像密度和进一步减少色粉飞散。(*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静电照相方法于感光件上成像,并于用色粉使图像显影后输出到作为被复印材料的纸上的成像装置,同时涉及到适用于此成像装置的显影装置。利用电子照相方法的成像装置,是在将预定电位给予具有光电导性的感光体后,通过照射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光使感光件的电位有选择的衰减而形成静电潜像,并将色粉供给此静电潜像,而输出复印对像物的复印像或应印刷的图像。供给予感光体的色粉即形成的色粉像,复印到作为被复印材料的纸上,通过定影装置而定影于记录纸上。另一方面,感光体上残留的未复印的色粉则由清除装置从感光体上除去。但是,在许多复印装置中,是用载粉使色粉充分带电,而由相对于感光件的表面依预定间隔设置的显影筒(显影辊),将此带电的色粉供给于感光件的静电潜像来进行显影。于是,要使显影筒的外周面的移动速度以比感光体表面移动速度更快的速度移动(高速转动),以确保附着于静电潜像上的色粉量,即确保图像的浓度。但是,要使显影筒高速转动,就会使色粉飞散到感光体的周围或复印装置内部。飞散的色粉中存在着未经充分带电的色粉由于这些带电弱的色粉(以后称为弱带电色粉)与载粉间的静电吸力弱,故会使弱带电色粉在显影筒高速转动时受高心力的作用而与载粉脱离。为了防止色粉飞散,有改进显影剂的方法和改进显影装置的方法这样两种方法。首先,作为显影剂的改进方法,其中有通过提高色粉的摩擦带电量来增大色粉与载粉的静电吸力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防止色粉飞散,但由于色粉的摩擦带电量高,就会有不能获得充分的图像密度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显影装置的改进方法,则尝试过采用与成像速度(以下称作处理速度)相比为大直径的显影辊来减小离心力。但是,大直径的显像辊则会带来装置大型化而致成本增高的问题。考虑到上述种种问题,近年来试验过载粉的小粒度化。通过载粉的小粒度化能增加载粉相对于色粉的比表面积,而可将色粉浓度设定得很高,使显影效率提高。这样的显影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即使不将显影筒如现在那样的高速转动,也能获得充分的图像密度,而能减少对显影辊的限制。但在使用小粒度的载粉时,特别是在使用粒度小于50μm的载粉时,已知会引起通常的显影不能看见,载粉附着到感光体上的现象(以后称作载粉附着)。如上所述,过去在使用小粒度的载粉时,虽可提高显像效率,但会使载粉附着到感光体上,不能获得充分满意的显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小粒度载粉、显像效率高且无载粉附附着的显像装置。此外,还在于提供不使显像辊大型化,能防止色粉飞散的显像装置。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下述特征的成像装置,即此装置包括使像载体充电的充电装置;使为此充电装置充电的像载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相对上述像载体设置,将显影剂供给由曝光装置形成的静电潜像上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对此显像装置施加显像偏压的电压施加装置;以及为使此显影电压同前述曝光装置曝光的像载体的电位差除以像载体与显影装置的间距所得的值在预定范围内,而对上述充电装置与电压施加装置所加电压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这样的成像装置,特征在于它包括使像载体充电的充电装置;使为此充电装置充电的像载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相对于上述像载体设置,将显影剂供给由曝光装置形成的静电潜像上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对此显影装置加显影偏压的电压施加装置;对于表示成像过程中所需成像部件为保持成像状态的时间,或是对于表示进行反复成像的区域量即感光体的移动距离的次数作计数,亦即对前述像载体与显影剂中至少一方的使用次数作计数的计数装置;以及为使此显影电压同前述曝光装置曝光的像载体的电位差除以像载体与显影装置的间距所得的值在预定范围内,而根据前述计数装置所计数的次数控制前述充电装置的充电量与显影偏压的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这样的成像装置,特征在于它包括使像载体充电的充电装置;使为此充电装置充电的像载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相对上述像载体设置,将显影剂供给由曝光装置形成的静电潜像上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对此显影装置加显影偏压的电压施加装置;以及为使此显影偏压同前述曝光装置曝光的像载体的电位差除以像载体与显影装置的间距所得的值在60~220(V/mm),而对前述充电装置的充电与前述电压施加装置施加电压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这样的成像装置,特征在于它包括使像载体充电的充电装置;使为此充电装置充电的像载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与上述像载体相分开设置,收容粒度为30~50μm的载粉以及使此载粉的覆盖率达到30~40%而相对于此载粉混合的色粉组成的显影剂,并应用此收容的显影剂使由前述曝光装置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对此显影辊施加显影偏压,同时为使此显影偏压同前述曝光装置曝光的像载体的电位差除以像载体与显影装置的间距所得的值在60~220(V/mm)而施加显影偏压的电压施加装置;设成像速度为V(mm/s)而显影辊的外周面移动速度对像载体的外周面的移动速度之比为K时,则显影辊直径的大小为2(KV)2/1200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样的成像装置,特征在于它包括使像载体充电的充电装置;使为此充电装置充电的像载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与上述像载体相分开设置,收容粒度为30~50μm的载粉以及使此载粉的覆盖率达到30~40%而相对于此载粉混合的色粉组成的显影剂,并应用此收容的显影剂使前述曝光装置成像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对此显影辊施加显影偏压,同时为使此显影偏压同前述曝光装置曝光的像载体的电位差除以像载体与显影装置的间距所得的值在60~220(V/mm)而施加显影偏压的电压施加装置;设成像速度为V(mm/S)而显影辊的外周面移动速度对像载体的外周面的移动速度之比为K时,则显影辊直径的大小为2(KV)2/800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样的成像装置,特征在于它包括使像载体充电的充电装置;使为此充电装置充电的像载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与上述像载体相分开设置,收容粒度为30~50μm的载粉以及使此载粉的覆盖率达到30~40%而相对于此载粉混合的色粉组成的显影剂,并应用此收容的显影剂使用前述曝光装置成像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对此显影辊施加显影偏压,具体是为使此显影偏压同前述曝光装置曝光的像载体的电位差除以像载体与显影装置的间距所得的差在60~220(V/mm)而施加显影偏压的电压施加装置;设成像速度为V(mm/s)而显影辊的外周面移动速度对像载体的外周面的移动速度之比为K时,则显影辊直径的大小为2(KV)2/12000~2(KV)2/800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样的成像装置,特征在于它包括使像载体充电的充电装置;使为此充电装置充电的像载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与上述像载体相分开设置,收容粒度为30~50μm的载粉以及使此载粉的覆盖率达到30~40%而相对于此载粉混合的色粉组成的显影剂,并应用此收容的显影剂使由前述曝光装置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对于表示成像过程中所需成像部件为保持成像状态的时间,或是对于表示进行反复成像的区域量即感光体的移动距离的次数作计数,亦即对前述像载体与显影剂中至少一方的使用次数作计数的计数装置;对此显影辊施加显影偏压,具体是为使此显影偏压在同前述曝光装置曝光的像载体的电位差在60~200(V/mm)而施加显影偏压的电压施加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使像载体充电的主体装置;使为此充电装置充电的像载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相对于上述像载体设置,将显影剂供给由曝光装置形成的静像上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对此显影装置施加显影偏压的电压施加装置;以及为使此显影电压同前述曝光装置曝光的像载体的电位差除以像载体与显影装置的间距所得的值在预定范围内,而对上述充电装置与电压施加装置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间亨三村季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