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36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影设备包括一个与静电图像承载件相对、用于载运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套筒;一个用于调节在显影剂承载套筒上的显影剂量的调节件,其中,调节件和显影剂承载套筒一起构成一个咬合区,并包括一个磨损指数为0.03-0.15的橡胶片,橡胶片以接触压力P(g/cm)接触显影剂承载件,其中,10≤P≤60。(*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影设备,其用于电摄影或静电成像设备中,以便在图像承载件上使静电图像显影。在采用电摄影系统的成像设备中,在成像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借助显影设备显现成可见图像。目前在实际使用的有一种使用单成分干墨粉的显影设备。目前,打印机市场主要由LED(发光二极管)激光束打印机等占领,打印机技术的目标是高分辨率,例如,600dpi(每英寸点数),800dpi和1200dpi。对于能够实现上述高分辨率的高精度显影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至于在墨粉图像沉积在记录介质上之后将墨粉图像固定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设备,从节约能源和缩短打印时间的观点来看,接触式加热设备是符合需要的。由于它们热效率很高,因而它们的优点是可降低定影温度,这有利于操作安全性。至于墨粉,为了改善墨粉图像在记录介质上的固定(为了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固定墨粉图像),粘结剂或蜡的热学性质需要改善,使墨粉在熔化状态中在弹性方面得到改善。另外,为了改进图像质量,一直在努力减小墨粉颗粒的直径。例如,为了提高分辨率或鲜锐度,使潜像以更高的重现精度显影,已经采用了颗粒直径约为6-9μm的墨粉。也是为了改进图像质量,采用弹性片或类似物的显影方法已经投入实用,其中,在显影设备中使用一个弹性材料构成的片,该弹性片放置得与显影套筒相接触,以便调节在显影套筒上涂覆的墨粉量,同时也是为了使墨粉摩擦带电。另外,为了使墨粉更为均匀地充电,正在研究减少在显影套筒上涂覆黑粉量的方法。但是,在过去,为了更好地定影,颗粒直径较小的墨粉用于采用弹性片的显影设备时,耐用性变成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较小直径颗粒构成的墨粉比较大直径颗粒构成的墨粉易于更好地充电,因而其在显影套筒上的静力附着更为牢固,易于弄污显影套筒的圆周面。另外,上述墨粉颗粒当在片与显影套筒圆周而会合的接触咬合区受到外力时易于相互熔结。如果墨粉颗粒的熔结出现在接触咬合区,那么,横过图像就会出线不合要求的线条,即,条纹(streaks)。当片和显影套筒之间的接触压力高、环境温度和湿度高、打印速度快和/或类似情形时,上述问题更容易发生。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墨粉颗粒在片和显影套筒圆周面的接触咬合区相互熔结的显影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能够适当摩擦墨粉颗粒的片的显影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设备,它包括一个显影剂承载件,该显影剂承载件载运显影剂,并设置得使其显影剂承载面面对面地面对在其上形成静电图像的构件;以及一个调节件,它调节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圆周面上涂覆的显影剂量;其中,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一起形成一个咬合区,还包括一个橡胶片,其磨擦指数在0.03-0.15的范围内,所述橡胶片和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之间的接触压力P(g/cm)满足下式10≤P≤60现在对照以下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推荐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影设备的剖视图。图2的曲线图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显影设备进行的试验的结果。图3的曲线图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影设备进行的试验的结果。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影设备的剖视图。图5的曲线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显影设备的效果。图6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成像设备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卡盒的剖视图。实施例1图6是一个电摄影激光束打印机,即,一个成像设备的剖视图,它采用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显影设备。该图表示这种打印机的基本结构。标号1代表电摄影感光件(下文称“感光鼓”)它使用有机光电导体。感光鼓的转速(下文称“处理速度”)为100mm/秒。感光鼓1的圆周面由滚筒式充电装置2均匀充电,然后受到由激光束扫描器发出的、由成像信号调制的激光束的曝光;更具体来说,来自激光扫描器101的半导体激光器的激光束由一多角形扫描器反射,因而以扫描方式移动,然后由激光扫描器101的光学系统在感光鼓1的圆周面上聚焦,因此形成静电潜像,借助显影装置6,使用一定的显影方法,如显影法使该潜像显影。在电荷已被曝光清除的区域上,显影装置6使墨粉附着在感光鼓1的圆周面上;换言之,潜像被反像显影。显出的图像被转印到一张转印材料104上,转印材料是由送纸滚筒105从一个储存着多张转印材料的纸盒103分别供送的。更具体来说,当接收到主人的打印信号时,这张转印材料由送纸滚筒输送,显出的图像,即,墨粉图像被转印滚筒107转印到转印材料上。转印滚筒107是由导电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并且与感光鼓1一起形成一个咬合区,在该咬合区中墨粉图像是以预定的偏压由电场静电方式转印的。在转印到转印材料上后,墨粉图像借助定影装置109固定在转印材料上。同时,感光鼓1由清洁器清洁;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墨粉颗粒是由清洁器的刮片5清除的。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影设备的剖视图。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显影片8是一个调节显影剂的构件。显影套筒3是显影剂承载件。在显影设备中,显影片8与显影套筒接触地设置,形成一个咬合区,在该咬合区中待涂覆的墨粉量受到调节。显影套筒3包括一个直径为16.0mm的非磁性铝筒和一层涂覆在铝筒圆周面上的树脂材料。涂覆的树脂材料含有导电颗粒。显影套筒3的表面粗糙度(Ra)为1.0μm(Ra=1.0μm)。显影片8是由硬度为40度(JISA)的硅橡胶。它安装在显影剂容器上,使显影片8和显影套筒8之间的接触压力(Pg/cm在套筒纵向上每一厘米的接触压力)为40g/cm。咬合区的宽度(在垂直于套筒纵向的方向上)为1.0mm,相对于套筒转动方向来说,咬合区的上游边缘和显影片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下文称为“NE”)为2.0mm。在显影套筒3中,磁性滚筒4是固定地设置的。在显影剂容器中装有单一成分的磁性墨粉7。墨粉7当其被搅动时移至显影套筒附近,然后由于存在磁性滚筒4形成的磁场而附着在显影套筒3上。接着,当显影套筒3转动时,附着在显影套筒3上的墨粉由显影套筒3载运,并在咬合区遇到显影片8。在咬合区中,墨粉层的厚度受到调节,在厚度得到调节的同时墨粉也摩擦带电。其后,墨粉被带至显影工位。在套筒3上承载的墨粉量(W套筒3表面每平方厘米的墨粉重量,毫克)为1.20mg/cm2(W=1.20)。从电源11将由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组成的交流复合电压施加在显影套筒3上,因而在感光鼓1和显影套筒3之间形成显影电场。该电场形成静电潜像。施加在显影套筒3上的直流电压为-500V(Vdc=-500V)。施加在显影套筒3上的交流电压具有矩形波形,峰-峰电压(Vpp)为1600V,频率为(800Hz。显影套筒3和感光鼓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00μm。当交流复合电压施加在显影套筒3上时,感光鼓1均匀充电至-700V。然后,感光鼓1的均匀充电的表面受到由成像信号调制的激光束的曝光。因此,曝光区的电压(V1)变至-150V,这些带有-150V的区域使用带有负电荷的墨粉反像显影。墨粉7是可带负电荷的单一成分的墨粉。它是以下述方式生产的。首先使用加热至140℃的双轴挤压机将100份重量的苯乙烯-丙烯酸正丁基酯(Styrene-n-butylacrylate)(粘合树脂)、80份重量的磁性颗粒、2份重量的单偶氮铁配合物(monoazoic iron complex)(负电荷控制剂)及3份低分子量聚丙烯(蜡)熔化并捏合。然后,在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设备,它包括: 一个显影剂承载件,它与静电图像承载件相对,其用于载运显影剂; 一个调节件,其用于调节在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上的显影剂量; 其中,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配合形成一个咬合区,还包括一个磨损指数为0.03-0.15的橡胶片,所述橡胶片以一个接触压力P(g/cm)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接触,其中,10≤P≤6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野启司诹访贡一山口诚士松本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