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32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中间转印体、一次转印电荷赋与装置、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使消电电荷与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成正比。例如:设置控制部、根据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电位,切换带消电充电器的消电条件。如根据墨像转印次数,切换从消电用电源施加在带消电充电器上的直流电压。这样能对中间转印带均一消电,以备进行后面的墨像转印。(*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详细地说,涉及使用中间转印体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往,这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载置从像载体转印的墨像的中间转印体、利用静电力将用于上述像载体使墨像转印在上述中间转印体的电荷赋与上述中间转印体的一次电荷赋与装置、利用静电力将用于从该中间转印体使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的电荷赋与该转印材或转印材载体的二次电荷赋与装置、对将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的上述中间转印体的表面消电的中间转印体的消电装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为人们所知。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用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使中间转印体的表面在墨像转印到转印材上之后消电,使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均一化,除去附在中间转印体上的残留墨粉等附着物,以进行后面的从像载体往中间转印体的一次转印。但是,在上述以往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用上述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使中间转印体消电,有时还会存在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不成为所定电位、电位不均残留等现象,若存在这种消电不良现象,会对后面的从像载体往中间转印体的转印工序带来坏影响。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上述中间转印体的消电不良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消电前的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很离散是上述消电不良的主要原因。尤其当进行若干次的一次转印,以便将像载体上形成的各色墨像叠合在上述中间转印体、然后将中间转印体上的叠合墨像一次转印在转印材的图像形成装置场合,用上述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消电前的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很离散,其与叠合在中间转印体上的墨像数、即对中间转印体的一次转印的次数有关。另外、在上述以往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分别设置对上述中间转印体的表面消电的电晕放电器等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及清除中间转印体表面附着物的清洁装置,所以要实现低成本化很难。在上述以往图像形成装置中,将中间转印体的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时的转印条件通常定为使往转印材的转印效率成为所定值以上的合适转印范围的大致中央。该转印条件的设定值与上述合适转印范围的上下限的差和将中间转印体的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时的转印容限相对应,该差越大转印容限越大。这里,若从像载体往中间转印体墨像的一次转印通过后的墨像包含墨粉附着量不同的部分,在该中间转印体上的墨像内会产生带电量的离散。例如,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墨像包含全色调部(ベタ部)及半色调部(ハ一フト一ン部)时,全色调部的带电量比半色调部小。另外,若例如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场合,中间转印体上的墨像叠合部分的带电量比仅有单色墨粉附着的部分小。从像载体往中间转印体转印墨像的一次转印部通过后的墨像内的带电量离散有时还会因该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移动方向的上述一次转印部的邻接下流侧产生的剥离放电而发生。这样,若中间转印体上的墨像内带电量发生离散,转印特性相互不同部分会存在于同一墨像内。若在相同转印条件下将该转印特性不同的所有部分转印在转印材上,则由于能以所定值以上转印率转印墨像整体的转印条件的范围变狭,所以对于墨像整体的转印容限降低,不能稳定地将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附图说明图10中曲线a和曲线b分别表示对于全色调部及半色调部的转印电流与转印率的关系,模式地显示了转印特性。图中的符号A及B表示的宽度是能以转印率80%以上将各部转印在转印材上的转印电流的范围,转印容限较大。但是,由于两转印特性曲线有偏离,上述二部分都能以转印率80%以上进行转印的转印电流的范围变狭,如图中符号C所示,转印容限降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后能对中间转印体均一消电、以备后面的从像载体进行墨像转印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设置能兼用作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与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的导电性刷部件、能实现比分别设置上述两装置场合成本低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从像载体转印的中间转印体上的墨像内带电量发生离散也能抑制该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时的转印容限的降低、能将该墨像稳定地转印在转印材上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载置从像载体转印的墨像的中间转印体将用于从像载体往中间转印体转印墨像的电荷赋与该中间转印体的一次转印电荷赋与装置;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将消电电荷赋与中间转印体,以对已将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的上述中间转印体的表面进行消电;其特征在于上述消电电荷与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成正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将已形成在上述像载体上的墨像若干次叠合转印在上述中间转印体上根据上述往中间转印体的墨像转印次数,切换上述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所得到的消电电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根据上述往中间转印体的墨像转印次数,切换由上述一次转印电荷赋与装置所赋与的电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将用于从上述中间转印体往转印材转印墨像的电荷赋与上述转印材体载体的二次转印电荷赋与装置;根据在充电操作期间上述中间转印体是否面对上述二次转印电荷赋与装置切换从上述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所得到的消电电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移动速度控制装置,根据转印材的厚度,切换中间转印体的移动速度根据上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速度切换从上述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所得到的消电电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使用电晕消电器作为上述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施加包括直流成分和交流成分的电压;上述消电电荷改变施加在上述电晕消电器上的直流成分大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中间转印体是一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层的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导电性刷部件,该刷部件与将墨像转印在上述转印材上后的上述中间转印体相接触;电源,该电源将与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相反极性的偏压施加在上述导电性刷部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使用可回转的导电性刷辊作为上述导电性刷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预转印带电装置,使转印到上述转印材前的上述中间转印体上的墨像带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还在于,设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通过上述预转印带电装置的带电位置的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移动速度,控制上述预转印带电装置的输出。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即使消电前的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离散也能对中间转印体均一消电,以备进行后面的从像载体的墨像转印。按照本专利技术,即使因往中间转印体转印次数不同而引起消电前的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离散,也能对中间转印体均一消电,以备进行后面的从像载体的墨像转印。按照本专利技术,即使因中间转印体是否与电荷赋与动作中的二次转印电荷赋与装置对向而引起消电前的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离散,也能对中间转印体均一消电,以备进行后面的从像载体的墨像转印。按照本专利技术,即使因中间转印体的移动速度不同而引起消电前的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离散,也能对中间转印体均一消电,以备进行后面的从像载体的墨像转印。按照本专利技术,使用电晕消电器作为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通过切换施加在上述电晕消电器上的电压之中的容易控制的直流成分,能很容易对中间转印体进行消电控制。按照本专利技术,仅使用一个导电性刷部件与中间转印体接触就能进行对该中间转印体的消电及清洁,与分别设置中间转印体的消电装置和清洁装置相比,能实现低成本化。按照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载置从像载体转印的墨像的中间转印体; 将用于从像载体往中间转印体转印墨像的电荷赋与该中间转印体的一次转印电荷赋与装置; 中间转印体消电装置,将消电电荷赋与中间转印体,以对已将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的上述中间转印体的表面进行消电; 其特征在于:上述消电电荷与中间转印体的表面电位成正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行方伸一俞英雄内田智高桥充川越克哉小野博司本桥俊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